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定义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7 08:33:57 338 人看过

犯罪是侵犯法益的行为。作为违法构成要件要素的行为也被我国刑法理论成为危害行为。刑法上的行为,是指基于人的意识实施的客观上侵害法益的身体活动。具有有体性、有意性和有害性三个特征。有体性,是人的身体活动,包括积极活动与消极活动。所以,思想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行为是客观的,外在的表现,能够改变客观世界,侵害法益。有意性,是人的意识,基于人的意识而做出的。这是行为的主观要素。所以,无意识的举动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譬如身体的痉挛、抽搐、梦中的动作等,并非行为。有害性,是行为必须客观上侵害了法益,这是行为的实质要素,违法构成要件所规定的行为,都是侵害法益的行为。所以,没有法益侵害性的行为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也被排除在犯罪之外。

盗窃罪与他罪和违法行为的界限

1、盗窃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价值数额不大,但是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依照规定定罪处罚;盗窃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择一重罪处罚。

2、盗窃使用中的电力设备,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罪的,择一重罪处罚。

3、为盗窃其他财物,盗窃机动车辆当犯罪工具使用的,被盗机动车辆的价值计入盗窃数额;为实施其他犯罪盗窃机动车辆的,以盗窃罪和所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为实施其他犯罪,偷开机动车辆当犯罪工具使用后,将偷开的机动车辆送回原处或者停放到原处附近,车辆未丢失的,按照其所实施的犯罪从重处罚。

4、为练习开车、游乐等目的,多次偷开机动车辆,并将机动车辆丢失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在偷开机动车辆过程中发生交通肇事构成犯罪,又构成其他罪的,应当以交通肇事罪和其他罪实行数罪并罚;偷开机动车辆造成车辆损坏的,按照规定定罪处罚;偶尔偷开机动车辆,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对于盗窃罪的具体处罚情况,是需要严格基于实际的涉案事实后果来进行处理的,特别是盗窃罪的不同违法方式和涉案的不同金额大小所认定的处罚标准是不同的,司法机关应当在进行调查取证后进行合法的判决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8日 08: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数罪并罚相关文章
  • 犯罪行为的定义是什么?
    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所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是刑法学中犯罪构成的基础和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学着重从下列角度研究犯罪行为:(1)把犯罪行为作为犯罪心理演化过程的一个阶段进行研究,如犯罪意识——犯罪动机——犯罪行为——犯罪结果;(2)研究犯罪行为方式,从中发现规律和特点,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政策提供依据;(3)研究某一犯罪者的犯罪行为方式,为改造该罪犯提供帮助。一、累犯可以适用缓刑吗?根据我国《刑法》第65条规定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即采取必须从重处罚的原则。确定其刑事责任,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对于累犯必须从重处罚。即无论成立一般累犯,还是特别累犯,都必须对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即适用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二)从重处罚,是相对于不构成累犯,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而言。也即对于累犯的从重处罚,参照的标准,就是在不构成累犯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也
    2023-03-08
    86人看过
  • 犯罪行为的定义是什么
    法律综合知识
    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所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有体性,是人的身体活动,包括积极活动与消极活动。所以,思想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行为是客观的,外在的表现,能够改变客观世界,侵害法益。有意性,是人的意识,基于人的意识而做出的。这是行为的主观要素。所以,无意识的举动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譬如身体的痉挛、抽搐、梦中的动作等,并非行为。有害性,是行为必须客观上侵害了法益,这是行为的实质要素,违法构成要件所规定的行为,都是侵害法益的行为。所以,没有法益侵害性的行为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也被排除在犯罪之外。
    2023-06-14
    471人看过
  • 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界定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而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2、处罚的方法不同。违法,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而犯罪,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怎样的是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犯罪是侵犯法益的行为。作为违法构成要件要素的行为也被我国刑法理论成为危害行为。刑法上的行为,是指基于人的意识实施的客观上侵害法益的身体活动。具有有体性、有意性和有害性三个特征。有体性,是人的身体活动,包括积极活动与消极活动。所以,思想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行为是客观的,外在的表现,能够改变客观世界,侵害法益。有意性,是人的意识,基于人的意识而做出的。这是行为的主观要素。所以,无意识的举动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譬如身体的痉挛、抽搐、梦中的动作等,并非行为。有害性
    2023-07-05
    339人看过
  •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违法和犯罪的区别比较明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区分:1、社会危害性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虽然也具有社会危害性,但与犯罪相比起社会危害性的严重程度远不及后者。因为对于社会危害性十分严重的犯罪行为要靠刑法来调整和处罚。2、刑事违法性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虽然也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但其并没有达到刑法所规定的犯罪的程度,因此不作为犯罪看待。而一切犯罪行为,都已经违法了刑法的有关规定,根据不同的犯罪构成触犯相应刑法条文,构成不同的犯罪。3、应受刑法处罚性不同。犯罪行为一律应受到刑法的处罚,虽然某些犯罪行为因其自身的一些原因和刑法的特别规定,刑法不进行刑罚处罚,但其具有的应受刑法处罚的性质是没有改变的。而一般违法行为由于没有触犯刑法规范。因此刑法不将其作为犯罪来惩处,故也就不具有应受刑法处罚性质。凡是犯罪必定违法,但违法不一定犯罪。一、公安机关的民警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吗?一般违法行为指依社会危
    2023-03-04
    209人看过
  • 什么是违法犯罪行为
    犯罪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行为,会依法受到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属于犯罪行为。一、市场上卖假货是不是属于诈骗卖假货不属于诈骗罪,属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是以非法牟利为目的,在从事工商业活动中,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严重损害用户和消费者利益,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应该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二、交通肇事有案底吗如果交通肇事构成了刑事犯罪,并且被判处了刑事处罚的,此时会给肇事罪留下案底;如果交通肇事没有构成刑事犯罪,不属于犯罪行为,只是需要承担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的,不会给肇事罪留下案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
    2023-06-24
    494人看过
  •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有什么区别
    违法和犯罪的区别比较明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区分:1、社会危害性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虽然也具有社会危害性,但与犯罪相比起社会危害性的严重程度远不及后者。因为对于社会危害性十分严重的犯罪行为要靠刑法来调整和处罚。2、刑事违法性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虽然也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但其并没有达到刑法所规定的犯罪的程度,因此不作为犯罪看待。而一切犯罪行为,都已经违法了刑法的有关规定,根据不同的犯罪构成触犯相应刑法条文,构成不同的犯罪。3、应受刑法处罚性不同。犯罪行为一律应受到刑法的处罚,虽然某些犯罪行为因其自身的一些原因和刑法的特别规定,刑法不进行刑罚处罚,但其具有的应受刑法处罚的性质是没有改变的。而一般违法行为由于没有触犯刑法规范。因此刑法不将其作为犯罪来惩处,故也就不具有应受刑法处罚性质。凡是犯罪必定违法,但违法不一定犯罪。一、诈骗罪单位犯罪司法实践中,以单位的名义、为单位的利益实施诈骗的行为
    2023-03-10
    7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数罪并罚是指一个人在判决宣告以前犯有数罪,或者在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或者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审判部门依照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的原则和方法对一人所犯数罪的... 更多>

    #数罪并罚
    相关咨询
    • 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定义是什么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17
      1、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国家及其下属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一般体现的是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具有公权性质。 2、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法法律规定的行为,一般体现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具有私法性质。
    • 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定义是什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21
      1、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国家及其下属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一般体现的是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具有公权性质。 2、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法法律规定的行为,一般体现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具有私法性质。
    •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定义是什么?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4-29
      1、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国家及其下属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一般体现的是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具有公权性质。 2、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法法律规定的行为,一般体现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具有私法性质。
    • 犯罪行为的定义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5-26
      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所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 有体性,是人的身体活动,包括积极活动与消极活动。所以,思想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行为是客观的,外在的表现,能够改变客观世界,侵害法益。 有意性,是人的意识,基于人的意识而做出的。这是行为的主观要素。所以,无意识的举动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譬如身体的痉挛、抽搐、梦中的动作等,并非行为。 有害性,是行为必须客观上
    • 违法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区别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03
      违法和犯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违法是指一切违反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其外延极为广泛。 而犯罪则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同时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 第三,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