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罪共犯的构成要件是:
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
2、本罪的客观方面是利用职务之便、挪用、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产;
3、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4、本罪必须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目的。
贪污罪共犯如何量刑
贪污罪的量刑原则应以共犯的独立性为主,但又不能脱离共犯从属性的制衡。
身份犯共犯的量刑原则主要有二:一是对于构成身份犯来说,没有特定身份的人与有特定身份的人犯法律要求特定身份的罪的,没有特定身份的人虽以该罪论处,但可以减轻刑罚;二是对于科刑身份犯来说,因特定身份而致刑罚有轻重或者免除的,没有这种特定身份的人,科以通常的刑罚。
贪污罪共犯的量刑原则盖源于以下理论:
首先,狭义的共犯从属于正犯的程度,主要有四种形式,即最小限度从属形式、限制从属形式、极端从属形式和最极端从属形式。世界各国大多数都采极端从属形式,也就是正犯必须具备构成要件的该当性、违法性与有责性,共犯始能成立。但由于共犯的参与程度与性质不同,因此,在上述的限度之内,他们所承担的刑事责任也另当别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刑事个别化原则”和“分配主义原则”。据此,贪污罪共犯的量刑也就具有了相对独立性。
其次,贪污罪的共犯相对正犯来说,虽然具有从属的性质,但他们又具备各自的犯罪构成,这种犯罪构成指的是,在具备贪污罪基本构成要件的基础上,由刑法总则规定的,构成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的主、客观要件。同时,贪污罪的共犯所参与犯罪的具体情节也不尽相同。因此,对贪污罪的共犯的量刑,就应当根据他们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及情节,分别予以处罚。
再次,贪污罪正犯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主要取决于特定的个人要素,而贪污罪的共犯欠缺这一身份要素。虽然贪污罪正犯的身份要素对贪污罪共犯在定罪上有着连带关系,但在量刑上却不能有所影响。因此,贪污罪的正犯与贪污罪的共犯就应分别处罚,而不宜同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
探讨共同贪污犯罪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282人看过
-
贪污罪罪名再探讨
475人看过
-
贪污罪认定标准的探讨
131人看过
-
探讨贪污罪的作案手法
442人看过
-
探讨贪污罪的认定方法
223人看过
-
贪污罪的定罪及刑罚探讨
136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贪污罪的构成要素贪污罪的法律规定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27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贪污罪的构成要素贪污罪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以及职务的廉洁性,但主要是侵犯了职务的廉洁性。 贪污罪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侵
-
共同犯罪构成要件探讨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13不同犯罪不构成共犯共犯存在的前提是存在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所犯的罪名是一个罪名。而不同的犯罪不会构成共同犯罪,自然也就不会存在共犯。根据《刑法》第25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
官员贪污受贿,贪污罪的构成要素是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3-03-26构成贪污罪应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中行使一定职权、履行一定职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2、侵犯的是公共财物,所谓公共财产是
-
2022年贪污罪共犯的构成要件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4贪污犯的共犯指的是和主犯一起进行贪污犯罪。 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犯中的罪犯分主犯和从犯,从犯是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 各个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实施一种犯罪,而且共同犯罪人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与自己一道在共同实施该种犯罪。
-
贪污罪的犯罪客体是如何形成的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28概念:犯罪客体,犯罪行为侵害的,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对象,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对象.联系:犯罪对象是犯罪客体的载体,犯罪客体是犯罪对象本质内容.区别:1、任何犯罪行为都必然侵害犯罪客体,但不一定都有侵害的对象(犯罪对象).2、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与犯罪性质无关.3、犯罪对象是犯罪客体的外在形式,犯罪客体是犯罪对象的内在本质.4、犯罪一般是通过侵害犯罪对象来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