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争议法院是对外公开的吗
劳动争议案件会不会对外公开,要看当事人协议,案件是否涉及到秘密而定,如果当事人协议不公开进行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可以不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六条劳动争议仲裁公开进行,但当事人协议不公开进行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审理方式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二、劳动仲裁找不到对方怎么办
1、可以可以采用留置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
鉴于无法找到当事人,一般可采用留置送达(留置于经营场所,须有见证人)、公告送达(单位门口张贴或者省级以上报纸刊登)。
2、当事人若确有困难,不能在所定的开庭日期到庭,则可以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向仲裁庭提出延期开庭请求,是否准许:
由仲裁庭决定。
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视为撤回仲裁申请。
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仲裁庭可以缺席裁决。
3、找不到公司的法人,可根据工商档案找公司所在地,即公司住所地,只要公司找到并有财产可供执行即可。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一般要公开进行,但当事人协议不公开进行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不公开审理。
-
哪一个是外国公司劳动争议的主管法院
105人看过
-
劳动仲裁法对法院审理劳动争议的影响
272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做公开还是不公开
153人看过
-
法院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处理
121人看过
-
如何解决反对法院管辖的劳动争议
498人看过
-
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以劳动争议
116人看过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争议进行调解的过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通常由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派代表组成,也可以由第三方机构组织成立。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作为调解员参与调解过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帮助当... 更多>
-
法院劳动争议开庭几次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15法律意见:一般只有一次,但如果因法定原因影响,则会延迟开庭时间。因此,劳动仲裁可以开庭几次,并没有法律具体规定。此外,如果申请人或被申请人有事无法按期到庭参加审理,可以提前向仲裁委申请延期开庭,不过需要有正当理由。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五条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被
-
法院对劳动争议处理的解释辽宁在线咨询 2023-04-06可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一条规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无管辖权为由对劳动争议案件不予受理,当事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一)经审查认为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案件确无管辖权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二)经审查认为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有管辖权的,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仲裁,并将审查意见书面
-
法院劳动争议开庭有什么流程福建在线咨询 2023-07-18一、法律意见:一般只有一次,但如果因法定原因影响,则会延迟开庭时间。因此,劳动仲裁可以开庭几次,并没有法律具体规定。此外,如果申请人或被申请人有事无法按期到庭参加审理,可以提前向仲裁委申请延期开庭,不过需要有正当理由。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五条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
-
法院开庭的劳动争议申诉书怎么写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08展开全部1、我国劳动争议实行的是一裁两审终审制,即先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再起诉到基层人民法院,对基层人民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上诉到中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后,所有的程序都走完了,再申诉,其实也是浪费劳动者的金钱和精力,因为二审法院都维持的判决,申诉基本上也不会有改变判决的可能性。因为二审法院是中级人民法院,那申请的法院是省高级人民法院。2、阁下若真的要申诉,申诉书的格式类似上诉书,即把
-
劳动争议上法院要多少的开庭费用香港在线咨询 2022-12-31申请劳动仲裁不要钱。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上班的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在区县劳动局)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部予以保障。 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费收费标准: (一)没有争议金额的案件,每件300元。 (二)有争议金额的案件,按下列标准累加收费: 1.争议金额在1万元以内(含1万元)的案件,每件500元; 2.争议金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