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违约损害赔偿中可得利益损失能不能被支持?
可以被支持,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可得利益损失是指一方未全面履行合同等违约行为导致守约方所丧失的财产性损失,即在合同履行前并不为当事人所拥有的,而为当事人所期望在合同全面履行以后可以实现和取得的财产权利。通常情况下只要构成违约行为即可能导致对方可得利益的损失。可得利益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期望从合同交易中获得的各种利益之和,特指合同在适当履行后,当事人可以实现或者取得的利益。
二、违约损害赔偿范围是什么?
(一)约定赔偿范围
依当事人的意思而定的损害赔偿,约定赔偿是依照当事人的意思确定损失赔偿的范围和计算方法,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合同自由原则。如果当事人有赔偿损失的约定,则应优先适用。
(二)一般法定赔偿范围
依照法律的一般规定确定损害赔偿的范围。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由此可见,在合同当事人没有约定赔偿时,则应适用法定赔偿。
(三)特别法定赔偿范围
由法律基于特殊的立法政策而特别规定的损害赔偿。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即三倍赔偿。根据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适用的原则,在有特别法可依的情况下,应当优先使用特别法,即优先适用特别法定赔偿。
违约损害赔偿中的可得利益损失是可以被支持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受害者的实际损失。而具体的赔偿范围包括约定赔偿范围,一般法定赔偿范围和特殊法定赔偿范围。约定赔偿范围是双方当事人依据自己的意思而定立的赔偿。
-
违约损害赔偿损益相抵可得利益损失赔偿咋计算
188人看过
-
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是否共同组成违约损害赔偿?
106人看过
-
预期利益损失能否支持?
363人看过
-
违约赔偿如何计算可得利益损失
187人看过
-
2024缔约过失能主张可得利益损失赔偿吗
286人看过
-
损失赔偿与利益可得
110人看过
-
违约赔偿怎么计算可得利益损失浙江在线咨询 2023-09-14违约赔偿计算可得利益损失的方式有: 1、对比法,依照通常方法比照相同条件下所获取的利润来确定; 2、估算法,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估算; 3、约定法,根据当事人事先约定的可得利益数额确定。 一、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怎样计算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没有具体的规定。 (1)对财产损失全部赔偿。财产赔偿的范围与致害人有无过失和过失度无关,而取决于所造成的客观损害。 全部赔偿的内容,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在
-
怎样计算违约方赔偿守约方可得利益损失?重庆在线咨询 2023-07-04第二十四条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后,因一方当事人根本违约致使另一方订立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守约方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违约方赔偿房屋差价损失、转售利益损失等可得利益损失的,应酌情予以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在认定和计算可得利益损失时,应从守约方主张的可得利益赔偿总额中扣除守约方未采取合理措施不当扩大的损失、守约方亦有过失所造成的损失、守约方因此获得的利益以及守约方取得利益需要支出的必要的交易成本,并
-
损害赔偿受害人是法人的可得利益损失怎么赔偿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0侵权损害赔偿,受害人是法人的,可得利益损失,按照受损害的损失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第一百零六条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一百零七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国家赔偿可得利益损失包括可得利益损失金额的多少广西在线咨询 2021-12-30国家赔偿的可得利益损失不包括在内。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按上一年度国家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日补偿。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误工费按上一年度国家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医疗费用按实际情况赔偿。
-
我想请教一下缔约过失能主张可得利益损失赔偿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4-09-07缔约过失一般不得主张可得利益损失,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缔结合同过程当中基于合同不成立、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情形而产生的责任,而可得利益损失属于违约责任的赔偿范围。根据《民法典》第五百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 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事实;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