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一般离婚案件是由被告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但是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上班的地方一般是经常居住地,所以是可以的。
一、夫妻一方重婚应到哪里诉讼?
夫妻一方重婚的起诉地点:通常是被告住所地或者是被告经常居住地。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十二条的规定,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安徽省结婚在北京可以起诉离婚么?
安徽结婚但被告在北京已经居住满一年的就可以在北京起诉离婚。离婚案件一般情况下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若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被告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经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三、夫妻户口异地离婚要怎么处理
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以上所说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
缓刑可以不在户籍地,而在居住地吗
231人看过
-
离婚去男方户籍地还是女方户籍地
221人看过
-
起诉离婚去户籍地还是居住地怎么办理
108人看过
-
在男方户籍所在地拿结婚证可以在女方户籍所在地拿离婚证吗
266人看过
-
女方在男方居住地提出离婚诉讼可以吗?
285人看过
-
离婚诉讼向居住地还是户籍地起诉
271人看过
户籍是对自然人按户进行登记并予以出证的公共证明簿,记载的事项有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亲属、婚姻状况等。它是确定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法律地位的基本法律文件。 中国户籍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农业户籍,也就是农村户口;另一种是非农户籍,也称城镇户口。... 更多>
-
男方户籍四川,女方户口在四川,可以在男方户籍地起诉离婚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07一般说来,你只能在男方户籍地或者经常居住地起诉离婚。如果你户口在四川,有证据证明男方下落不明,理论上说也可以在你的住所地起诉,但实际操作中,很难在四川立案,因为你的所谓的下落不明的证据四川法院核实很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2、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
-
男方户籍成都,可以在成都起诉离婚吗?男方一直在四川居住怎么办?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28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即你可能需要在四川起诉。 请问男方是一直都在四川居住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二条,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
户籍所在地与居住地不一致去哪个法院起诉离婚河南在线咨询 2024-08-22应当到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 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
-
男方在女方户籍地, 离婚后男方可否在女方户籍地起诉离婚分割财产?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18男方诉女方,要看女方是安徽人,是指女方的住所地(即户籍所在地)在哪里,如果是在安徽,就要到安徽,女方户籍所在的县的基层法院起诉!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这里的被告住所地是指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在司法实践中,公
-
缓刑可以不在户籍地,而在居住地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1-12-14原则在不能出户口所在地,如需外出,需要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时间,不能折抵缓刑的考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