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随意宣泄情绪或构成名誉侵权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09:25:48 306 人看过

因合同签订问题与公司闹翻,秦先生便在多家招聘网站上发帖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不料被公司以名誉侵权为由诉至法院。虽然闵行区法院最终并未认定秦先生侵权成立,但法官认为秦先生的行为确有不妥之处。

记者浏览一些网站发现,在网上大倒苦水的帖子并不鲜见,其中不乏言辞激烈者。法律专家提醒,若随意谩骂,进行人身攻击,可能构成侵权。

去年3月,秦先生进入某设备公司工作,一个多月后离职。去年6月间,公司发现秦先生在多家网站上发布标题为《某某公司蒙难记》的文字帖,内容大致为:他原是一名外企员工,见这家设备公司招聘焊接检验员和焊接检验工程师,便应聘焊接检验员一职。公司面试四次后让他做焊接检验工程师,后来才知道公司压根只招一个人。工作两个月签合同时,公司经理提出要扣除他工资中的500元作为奖金。由于他不同意,经理便不再录用他。帖子还有经理在耍弄我,让我丢了原先不错的工作,希望大家要小心这家公司等内容。

发现网帖后,该公司愤然将秦先生告上法庭。公司认为,秦先生在工作期间发生多次质量事故,给公司造成一定损失,所以公司在试用期间通知解除劳动关系。由于秦先生在各大网站发布侵权文字,已侵犯公司名誉权,要求判令秦先生赔礼道歉,并赔偿律师费等6000元。

闵行区法院审理后认为,从公司提供的证据材料来看,秦先生在网站上发布的涉及在公司工作情况的内容,并未使用侮辱、诽谤的文字进行诋毁,公司的证据也无法证明秦先生发布的文字给公司造成损害。因此,该公司主张的秦先生侵害其名誉权的事实难以成立。但秦先生将个人在求职过程中发生的不愉快事情在互联网上任意发布的行为确有不妥,应引以为戒,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记者发现,像秦先生的网上宣泄帖并非个案,一些热门社交网站论坛和高校BBS都有类似网帖。某高校双学位本科毕业的小黄刚刚找到第一份工作,却被领导安排去做清洁工,这令小黄憋了满肚子火: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顶头上司说我就该去扫厕所?分明是他缺乏管理者应有的素质,嫉妒我学历高而故意刁难

职场专家表示,职场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等特点会让许多职场新人四处碰壁,他们便选择通过网络平台抱怨,宣泄自己求职和工作中受到的不公待遇和不满情绪。适当宣泄有助身体健康,但网络作为公众交流平台,随意宣泄往往会给其他当事人造成难以预料的影响,所以如果心里有疙瘩,应采取合理方式妥善解决。

记者发现,目前网络上还存在着不少无良公司黑名单,发帖者希望通过揭露用人单位的丑陋行为,为求职者提出警示。汉商律师事务所胡海容律师认为,这样在公共区域内发布不满言论,很容易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因此,发帖者在发帖时要如实陈述事实经过,不暴露别人隐私,尽量不要采取激烈、偏激的言辞,避免侵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04日 17: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名誉侵权相关文章
  • 名誉侵权构成要件
    一、名誉侵权构成要件(一)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事实,指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损害的客观事实。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主要包括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名誉损毁、精神或财产上受到损害。精神损害往往是直接受到的损害,财产损失则是因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上的损失,也成间接损失。这两种损害,有时同时具备,但更多的时候只具备精神损害。但是,这两种损害,不论是同时具备,还是只有精神损害,具备其中之一者,既造成了损害的事实。(二)行为具有违法性。名誉权是公民维护其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对于公民的名誉权任何人都负有法定上的不作为义务。只有行为人违反法定义务,以积极的作为方式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其侵害行为才具有违法性。在客观上行为人实施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主要有三种:暴力侮辱,指对受害人使用暴力或用暴力相威胁,而使他人的名誉受到侵害;语言侮辱,即用侮辱性的言词对被害人进行嘲笑、侮辱
    2023-05-06
    104人看过
  • 是否构成名誉侵权
    昨日,马荣委托律师向朝阳法院立案,起诉王强名誉侵权,删除8月14日零时21分发布的微博,并致歉。朝阳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名誉权是公民、法人享有的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它代表着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关系到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应该得到的信任和尊重程度。我国法律规定,禁止以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但是,在不侮辱他人人格的情况下,客观、真实的报道或评价不应被视为侵犯他人名誉权。本文对判定其是否构成名誉侵权的干货进行了梳理,并推送给您参考。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回答问题:撰写、发表评论文章引发的名誉权纠纷如何认定为侵权?答:撰写、发表批评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由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况处理:文章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没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不应视为侵犯他人名誉权。文章反映的问题虽然基本属实,但侮辱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犯他人名誉权。如果文章的基本内容不真
    2023-05-08
    481人看过
  • 名誉侵权诽谤构成
    名誉侵权诽谤一、概念及其构成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
    2023-04-26
    144人看过
  • 名誉权侵权构成要件
    名誉侵权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侵犯名誉权行为方式主要有:侮辱;诽谤;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侵害名誉权的后果: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时,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一、名誉权引起的财产损失赔偿是什么名誉权是人身权利,一般不会有财产利益,但名誉权会直接影响权利人的财产获得,因此名誉受损也会造成财产损失。如公民因遭受名誉的毁损而丧失某种工作的机会,法人因名誉毁损而遭受财产的重大损失。财产损害既包括现有财产的损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丧失,只要是侵害名誉权所引起的后果
    2023-03-11
    165人看过
  • 名誉权侵权构成要件
    一、名誉权侵权构成要件侵害名誉权构成的要件:(一)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事实,指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损害的客观事实。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主要包括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名誉损毁、精神或财产上受到损害。精神损害往往是直接受到的损害,财产损失则是因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上的损失,也成间接损失。(二)行为具有违法性。名誉权是公民维护其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对于公民的名誉权任何人都负有法定上的不作为义务。只有行为人违反法定义务,以积极的作为方式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其侵害行为才具有违法性。(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在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中,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即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内在必然联系。如果受害人的名誉被侵害,与侵害人的侵害无关,或者侵害人尽管实施了侵害行为,但没有给任何人造成名誉上的侵害,则行为人不承担侵
    2023-03-29
    481人看过
  • 如何构成名誉权侵权
    一、如何构成名誉权侵权(一)行为人主观有过错主观有过错是指行为人对于他人名誉权受侵害的事实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以媒体新闻报道侵害他人名誉权案件为例,如果加害人的主观心态为故意,我们可以轻易认定,但如果仅仅表现为对所报道的事实调查或审查不严导致报道失实,其主观心态应如何认定?笔者认为,新闻媒体作为我国的社会监督主体,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报道权,而不应过分要求新闻媒体报道准确无误。因为基于我国国情,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并支持新闻媒体继续有效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二)行为人行为违法对于该构成要件中的“法”,最高人民法院未作明确解释,但是,笔者认为,按照惯例,此处的“法”应作限制解释,仅包括法律和行政法规。对于部门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虽然可以约束行为人,但是违反这些规定,受害人并不得据此要求行为人承担
    2023-04-14
    124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责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名誉侵权指的是文学作品、通告文字、行为语言或其他形式对当事人产生了名誉上的消极影响所构成的一种违背人权的行为,行为人要负法律责任。 任何个人、媒体不得发布捏造虚假信息、刊登新闻、PS图片,否则构成名誉侵权。如果是真实事件发布,则不构成名誉侵... 更多>

    #名誉侵权
    相关咨询
    • 怎么构成名誉侵权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6
      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2、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3.诽谤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
    • 网络骂人构成侵犯名誉权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02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网上骂人的行为,已构成了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 如何构成名誉权侵权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0
      1、行为人主观有过错 主观有过错是指行为人对于他人名誉权受侵害的事实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以媒体新闻报道侵害他人名誉权案件为例,如果加害人的主观心态为故意,我们可以轻易认定,但如果仅仅表现为对所报道的事实调查或审查不严导致报道失实,其主观心态应如何认定?新闻媒体作为我国的社会监督主体,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报道权,而不应过分要求新闻媒体报道准确无误。因为基于我国国情,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
    • 名誉权如何构成侵权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25
      1、行为人主观有过错 主观有过错是指行为人对于他人名誉权受侵害的事实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以媒体新闻报道侵害他人名誉权案件为例,如果加害人的主观心态为故意,我们可以轻易认定,但如果仅仅表现为对所报道的事实调查或审查不严导致报道失实,其主观心态应如何认定?新闻媒体作为我国的社会监督主体,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报道权,而不应过分要求新闻媒体报道准确无误。因为基于我国国情,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
    • 名誉权侵权如何构成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20
      1、行为人主观有过错 主观有过错是指行为人对于他人名誉权受侵害的事实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以媒体新闻报道侵害他人名誉权案件为例,如果加害人的主观心态为故意,我们可以轻易认定,但如果仅仅表现为对所报道的事实调查或审查不严导致报道失实,其主观心态应如何认定?新闻媒体作为我国的社会监督主体,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报道权,而不应过分要求新闻媒体报道准确无误。因为基于我国国情,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