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者强制责任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为何是两个概念?”“‘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究竟由谁管?什么时候能出台?”“车祸救治费到底该谁出”的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读者纷纷致电,对相关问题表示质疑。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访了相关部门。
保监委:“第三者强制责任险”将取代“第三者责任险”“‘第三者责任险’和‘第三者强制责任险’是两个不同概念?”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寻求答案。保监委深圳监管局办公室的周丽容女士接待了记者,她始终没有对“两个概念的说法”作肯定的评价,但也没有否定这种说法,只表示:“目前国务院正在制订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险条例,保监委只在经费、条款费率等方面做技术上的支持,具体的条例出台时间不清楚”。她还告诉记者,“第三者强制责任险”如果出台,“第三者责任险”将没有存在的必要。
这是否意味着,曾经买了“第三者责任险”的人将面对手中合同作废,需再买“强制险”才能获得理赔呢?记者问周女士。对于这一突如其来的问题,周女士似乎没有准备,在沉思了一会儿之后,叫来保监委的一位律师询问。该律师表示,“第三者强制责任险”的条例出来后,应该会对各种新产生的情况有说明,现在尚无法作出回答。
周女士最后也表示,新的交通法规出台后,配套的法律法规的确未跟上,造成了一些相关部门的困惑。
交警局:“救助基金”可能由新组建机构管理
在采访过程中,保险公司、红十字会等部门都认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最终应该由交警局管,于是记者昨日再次来到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了解“救助基金”的设立情况。“‘救助基金’目前国家正在研究组建中,但它作为国家法规的配套,即使出台了,也肯定不由交警局一家来管,必然由政府来指定或者由政府新组建一个机构来管理。”深圳市交警局副局长马增雄这样告诉记者。
“救助基金”资金来源将怎样组成?马增雄认为,按规定从“第三者强制责任险”中抽取的费用肯定是资金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外,财政方面应该有一定的拨款,社会捐赠也将可能是来源之一。他同时还表示,“新交通法”
本来是一部人性化的法规,但由于“社会救助基金”迟迟未出台,相关的配套条例和法规也不完善,使相关部门在处理事故、抢救、救治等工作上都处于被动状态,交警局现在只能和医院、保监委开会,协调落实好工作。而至于“救助基金”究竟什么时候能出台,他无法预测。
-
救助基金借款人无法偿还道路救助责任
226人看过
-
深圳:工伤保险基金第一时间“救命”
258人看过
-
无责赔付“困惑”交强险车主(1)
467人看过
-
深圳社保体系中外地人的困惑与难点
263人看过
-
道路救助基金是否按责任偿还?
261人看过
-
特困救助金标准
259人看过
-
交强险救助基金的救助金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12救助基金是《道路交通安全法[1]》第17条规定的一项新制度。这项制度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制度的补充,旨在保证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不能按照交强险制度和侵权人得到赔偿时,可以通过救助基金的救助,获得及时抢救或者适当补偿。建立这项制度,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在制度设计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公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关爱和救助,是一种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对
-
-
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和道路社会救助基金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2《道路交通安全法》为什么要规定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和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机动车实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并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利用强制保险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通过浮动保费减少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是发达国家的通常做法。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同时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用于支付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抢救费用,对于尽力挽救伤者生命,体现社会对生命
-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困惑与解答海南在线咨询 2024-11-17工伤职工遭遇不公,尤其是导致终生严重残疾的工伤,所在单位往往不会主动赔偿。若单位一次性赔偿,通常包括治疗费用、支具费用、交通费用和营养费用等,但最多只能赔偿三大块: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补助金国家已经规定了具体赔偿标准,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则需要根据地区进行计算,具体标准尚不明确,但据了解,很多地区的标准都是以职工每月工资为基数,最高不超过50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