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应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3 14:22:33 346 人看过

单位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应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

一、公司员工要对公司的非法融资承担责任吗

公司非法融资,员工是否需要担责,应该根据是否参与、是否明知、参与程度、有无收益等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公司普通员工无需担责,但公司法人代表、直接责任人们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违法的公司法人不知情会不会有追究刑事责任

公司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如果有证据证明法人不知情的,应当不予追究法人的刑事责任。

三、公司触犯了法律股东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一般不需要。《刑法》规定,单位犯罪的,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因此,只要股东不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一般不会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00: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单位犯罪相关文章
  •  单位犯罪是否只能追究主要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这段内容讲述的是单位犯罪的相关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是单位犯罪,只需要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即可。而单位则是指依法设立或登记注册、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组织总称。这段内容还指出,单位和单位犯罪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单位犯罪只需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即可。单位是指依法设立或登记注册、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组织总称。单位和单位犯罪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处以罚款。 单 位 犯 罪 的 主 管 人 员 和 其 他 直 接 责 任 人 员 如 何 处 罚 ?单位犯罪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指在单位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员,如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对
    2023-09-11
    413人看过
  •  单位金融犯罪责任追究办法
    该段内容描述了单位犯金融诈骗罪时的刑罚规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金融诈骗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金融犯罪单位主责人员刑罚金融犯罪是社会中的一种严重犯罪行为,它不仅会对个人造成经济损失,也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严重破坏。单位主责人员在金融犯罪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们是犯罪行为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直接导致了金融犯罪的后果。对于单位
    2023-08-28
    467人看过
  • 不追究刑事责任后如何追究民事责任
    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来追究民事责任。《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其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职位侵占可追究民事责任吗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就是指刑事附带民事责任,一般是将所侵占的款物归还单位并赔偿经济损失。第271条【职务侵占罪;贪污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
    2023-08-02
    170人看过
  • 根据规定如何追究单位犯罪的法律责任
    一、根据规定如何追究单位犯罪的法律责任根据规定如下追究单位犯罪的法律责任: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二、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差别在哪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差别在与定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即为单位犯罪。而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三、单位犯罪的追诉时效单位犯罪追诉时效的确定标准与自然人追诉
    2023-11-28
    378人看过
  • 单位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进行追究
    一、单位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进行追究1、驾驶员交通违法肇事的,企业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司法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性质、责任、企业承担或预测承担的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相应做出经济赔偿,暂调离驾驶工作岗位(以下简称暂离岗)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追究,上述处分可并处。2、驾驶员交通违法肇事经济赔偿的处理决定由所在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由经理室或安全职能部门做出,执行部门由经理室决定,非营运车驾驶员分别按附表一规定的同类同档的70%和50%比例执行。赔偿的最高限额为8000元,驾驶员因违法私自处理伤人事故致受害人重新提出赔偿或司法起诉的,按本办法标准上浮20%予以加重处罚。3、驾驶员违法肇事暂离岗的处理决定由经理室或安全职能部门和生产经营部门做出,执行部门由经理室决定。二、交通事故责任应该如何认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事关事故双方是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的关键,也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
    2023-06-08
    284人看过
  • 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指依法应当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而且应当立案。虽有犯罪事实发生,但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公司印章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伪造公司印章罪规定于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是指没有办理合法手续,私刻公司的印章的行为的犯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根据刑法第280条第2款的规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应当立案。此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二、刑事案件立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一)、有犯罪事实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
    2023-03-24
    274人看过
  • 失火罪是否可以追究单位刑事责任
    单位不是失火罪的构成主体,失火罪不可以追究单位刑事责任。失火罪的构成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失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从实践来看,本罪对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现为,危害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和既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两种情况。由于火的燃烧须依附于财物,没有财物的燃烧,火势就难以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因此单纯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情况是罕见的。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首先,行为人必须有引起火灾的行为。失火一般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如吸烟入睡引起火灾,取暖做饭用火不慎引起火灾。做饭不照看炉火,安装炉灶、烟囱不合防火规则,在森林中乱烧荒,或者架柴做饭、取暖,不注意防火,以致
    2023-08-17
    219人看过
  • 试论实施单位犯罪行为的责任人员刑事责任的追究
    我国自1987年《海关法》首次提出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1997年修订《刑法》以总则规定单位犯罪的总原则、分则附挂相应罪名的立法形式,对单位犯罪作了明确的规定,共涉及刑法条文一百余条。其中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典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为惩治单位犯罪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但当时由于受立法者认识能力的非至上性和立法水平的限制,刑法分则仅规定了130种单位犯罪(包括1999年12月25日与2001年12月29日两个刑法修正案增加的2个罪名),约占全部罪名的32%,而最早确认单位犯罪的英美法系则有“关于适用刑法,若无特殊规定,法人一概科罚”的单位犯罪普遍化规定,差距是显著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现行有限的法律条文不可能涵盖单位实施的所有犯罪行为,也不可能预见到将来可能出现的犯罪。而另一方面,我
    2023-04-22
    428人看过
  • 刑事责任追究中从犯的地位
    从犯会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从犯是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分子。起辅助作用,指为犯罪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如提出建议、提供工具、排除障碍等。起次要作用,指在主犯的指挥下进行某种具体犯罪活动,或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实施某种情节轻微的犯罪行为。索贿罪怎么追究刑事责任对行为人的索贿行为的认定可以从其是否有财物要求提出,暗示或者明示的施加压力行为等。对行为人进行处罚的规定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
    2023-07-06
    329人看过
  • 如何追究环境污染罪犯的刑事责任
    一、如何追究环境污染罪犯的刑事责任污染环境罪的处罚: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等依法确定的重点保护区域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情节特别严重的;(二)向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水域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情节特别
    2023-10-10
    309人看过
  • 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一、哪些情形可以撤销案件或者宣告无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第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第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第三,请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第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第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第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二、抢劫中止不认为是犯罪的要怎么处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
    2023-03-11
    494人看过
  • 单位犯诈骗应该怎样追究个人责任
    可以根据我国《刑法》有关规定和司法实践经验进行阐述,诈骗罪没有单位犯罪,只能由自然人对诈骗罪担刑事责任。1.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2.数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3.数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4-22
    390人看过
  • 单位是否应该被追究抗税罪责任?
    抗税罪有单位犯罪。首先抗税罪主要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以暴力方法拒绝缴纳税款的行为。通常情况下,抗税罪的主体是自然人。但是,根据刑法规定,抗税罪的主体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和扣缴税款义务的人。而且负责扣缴税款义务的人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单位,实践生活中多指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换句话说,抗税罪没有明确规定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抗税罪处罚行为人构成抗税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抗税罪是指负有纳税义务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的个人或者企业事业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故意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二条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2023-07-08
    350人看过
  • 刑事犯罪被害人不追究刑事责任如何处理?
    《刑事诉讼法》第1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这种情况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虽然违法,也具有社会危害性,但由于行为人的行为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尚未达到犯罪的严重程度,所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根据刑法有关追诉时效的规定,行为人犯罪后超过追诉时效期限没有被追诉,本人也未再犯新罪的,不再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追诉时效的期限为: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究的,须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特赦是一种赦免
    2023-06-17
    415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或多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且刑法明文规定单位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 更多>

    #单位犯罪
    相关咨询
    • 单位犯集资诈骗罪的,个人与单位共同承担的刑事责任,如何追究责任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8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集资诈骗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
    • 单位犯罪员工有责任追究吗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21
      公司犯罪只对直接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作出判决,一般不追究员工的刑事责任。公司犯罪处罚原则(一)公司犯罪的两处罚制刑法对公司犯罪大部分采取两处罚制。在两个罚款制度中,对公司进行处罚,处罚金采用无限制的处罚制度,即没有规定处罚金额。在两个惩罚制度中,直接负责的主管和直接负责人是处罚,这里的处罚包括自由处罚和罚款,主要是自由处罚。对个人判处自由刑的情况下,(1)在大多数情况下,判处与个人犯罪相同的刑罚。例
    •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应该要如何承担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5-30
      1、实行双罚制原则,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2、实行单罚制,即只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 如何追究侵犯著作权刑事责任?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04
      侵犯著作权罪刑事责任的追究: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法定侵犯著作权情形之 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 单位注销后单位行贿罪还能追究刑事责任吗,该如何规定的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8-18
      在单位注销以后,对于单位行贿罪不再追究单位的责任,因为单位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单位的主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还是要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的。根据《刑法》规定,对主管人员只及直接责任人的处罚标准是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