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公司的运营造成不好的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本罪的前身是199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中第十一条所规定的公司、企业人员挪用单位资金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在挪用或借贷本单位资金,并且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而仍故意为之。挪用本单位资金的行为,有一般的挪用本单位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和挪用本单位资金的犯罪行为之分。区分二者之间的界限。
刑法条文
《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款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危房改造的项目是什么?
276人看过
-
挂靠项目经理可以构成挪用资金罪吗
476人看过
-
项目资金挪用违反了哪些制度?
105人看过
-
建设项目的主要风险和危害是什么
179人看过
-
挪用资金罪的社会危害和防范措施
346人看过
-
挪用资金罪是否盈利为目的
225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危房改造的项目是什么?天津在线咨询 2021-03-20顾名思义,危改项目就是对现在危房予以改造,消除住房危险,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项目。就北京本地来说,危改项目一般包括三种形式: (一)以房地产开发带动危改。就是由房地产开发商采取商业运作的行为来进行危改,其前期投入中包括的拆迁安置补偿费用靠出售商品房来平衡资金,并可获得较高的利润。 (二)以市政道路及重点工程建设拆迁带动危改。这种形式的基点是政府投资,如广安大街扩建工程使沿线1万多户居民通过拆迁实现了
-
挪用专项资金构成犯罪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011、挪用专项资金构成犯罪。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什么是挪用资金罪,挪用资金罪的主体是什么,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山西在线咨询 2022-01-22挪用资金罪,根据我国《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规定,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
-
醉驾造成的危害有什么,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81.触觉能力降低。饮酒后驾车,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人的手、脚的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2.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对光、声刺激反应时间延长,本能反射动作的时间也相应延长,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如眼、手、脚之间的配合功能发生障碍,因此,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 3.视觉障碍。饮酒后可使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辨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发现和正确领会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
-
挪用小金库的款项是否构成挪用公款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04不构成。小金库首先就是违法设立的,小金库里的资金本应依法上缴国家财政,依法予以支配,小金库里的资金本身就属于公款。小金库的这种性质应当是没有争议的。但是,任何犯罪的成立除了必须符合相应的客观要件之外,行为人还必须具备相应的主观要件,也就是必须具有犯罪故意。对挪用公款犯罪而言,要求行为人意识到自己所挪用的资金属于公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