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贪免死”严重戕害社会公正
4月30日,武汉铁路分局原副局长刘志祥一案在宜昌宣判。宜昌中院以故意伤害罪、贪污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其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00万元。
刘志祥“雇凶杀人”并致举报人死亡,同时,还有4000多万元的非法所得,其中仅贪污受贿额就达3000万元,但最终却被判死缓。这一判决结果再次引发对巨贪该不该“慎杀”的讨论。(5月15日《民主与法制时报》)
刘志祥并非第一个被判死缓的巨贪,因此刘志祥的“免死”让人们联想到近年来无数个巨贪免死案例。记者列举了一份2004年以来贪官犯罪数额特别巨大的判决资料,结果显示,十一个被判死刑的贪官中有九个是死缓,其中涉案数额从446万到4000万不等。记者的结论是,这“体现了执法部门对于经济犯罪的慎杀趋势”。
社会之所以强烈质疑“巨贪免死”现象,是因为死缓与死刑虽然同属死刑范畴,但其最终结局有天壤之别,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和长期以来的司法实践,死缓就意味着20年以内的有期徒刑。而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却是,个人贪污或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没收财产。根据这一规定,贪污10万元以上的可以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死刑。“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之一就是涉案数额。从实际操作来看,贪污受贿10万元就判10年,贪污受贿数百万上千万甚至数千万元却只判了死缓,最终结果只是服刑20年,这其中的犯罪数额及危害与巨贪实际付出的犯罪成本严重不成比例。因此,对如此宽大无边的“慎杀”,公众在思想上是难以接受的。
“巨贪免死”虽然体现了“慎杀”的原则,但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却有着极大的不良后果和影响,可以说弊远远大于利。它既严重戕害社会公正,损害社会公平正义,也损害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更为严重的是严重挫伤公众对反腐败的信心,影响政府的公信力。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社会公正的底线和基本标准。严格实施法律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最基本途径,这是看得见的正义。而同样的犯罪情节、犯罪数额,一个判死刑,另一个则判死缓,这是罪刑不相适应的表现,也是法律实施打折扣的表现。这对于公众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令人失望的。即使对于犯罪分子来说,也不存在公平和公正,因为没有做到同罪同罚。显然,对于那些思想意志不坚定的官员也缺乏威慑力。
尤为令人不解的是,有专家竟然以“现存制度有漏洞,不能将制度的缺陷所造成的结果,全由个人承担”为由这巨贪们开脱,主张对贪官“慎杀”。这样的理由是荒唐的,也是不值一驳的。照这样的逻辑,普通百姓因为贫穷抢劫、盗窃、杀人,我们是否都可以归结为国家的就业、分配和救助制度不完善呢,也同样应该“慎杀”。当然,在转型期的中国,还有许多领域的制度存在空白和漏洞,那么,我们是否对涉及这些领域的犯罪都不判死刑了呢?!为什么“慎杀”一定要从贪官开始呢?这样的想法和做法,除了给百姓以“官官相护”的印象,没有多少积极意义。要知道,对于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的反腐败来讲,打击社会信心远远比树立信心要容易得多,我们多年来通过艰苦努力在群众中树立起的反腐信心和法律信仰,可能会因司法的不当轻而易举地丧失殆尽。
其实,“巨贪免死”现象也暴露了我国刑法在死刑规定上的巨大缺陷,给法官过大的自由裁量权。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死刑制度,细化死刑标准,是维护法律尊严,确保法律公正和实现社会正义的釜底抽薪之策。
中国经济时报·李克杰
-
判死缓巨贪将终身监禁吗
366人看过
-
武汉严重危害社会精神病人将被强制医疗
313人看过
-
武汉75岁杀人犯“免死”
249人看过
-
重婚情节严重会被判处死刑吗
59人看过
-
重庆一园区副书记贪污千万被判死缓
398人看过
-
贩毒被判死缓能否避免死刑?
222人看过
对于应当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适用死缓的条件有两个: 1、罪当处死,这是适用死缓的前提条件; 2、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这是区分立即执行和缓期二年执行的界限。... 更多>
-
在武汉醉驾怎么处理,严重的会被判刑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13酒驾酒精测试:血液酒精含量超过20,但不足80的。醉驾酒精测试:达到或超过80的。 二、酒驾和醉驾新规定醉驾 1、醉驾一律吊销驾照,5年禁驾。2016最新酒驾处罚标准2016最新酒驾处罚标准 2、醉驾驾驶营运机动车吊销驾驶证,10年禁驾并依法追究刑责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酒驾 1、酒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责,并吊销驾驶证,终身禁驾。 2、酒驾罚款1000元以上20
-
严重智力低下会被判死刑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7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完全的精神病人,即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精神病人的危害行为,缺乏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精神病人由于不具有辨别是非、判断善恶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他对自己的行为,就谈不上故意或过失,没有主观上的罪过。同时,对犯罪人判处刑罚,也是为了对其进行教育改造,而这对于精神病人来说,也没有实际意义。按照刑法规定
-
严重伤害致死的怎么判刑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29故意伤害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法律规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间接判得严重还是故意伤害致死判得严重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17故意伤害致死肯定严重,首先在结果认定上都是客观方面是已经致人死亡,在量刑上我们国家司法是这样认定的,先是看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还是过失,比如你说的都是故意杀人,那么在主观方面都认定为故意的情况下,再看是直接还是间接,就如你所说,故意伤害致死他的行为人形态是直接故意造成,这样就比间接故意杀人罪判得严重。
-
多年前贪污70万元判死缓是否正确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08多年前贪污70万元判死缓是正确的,贪污国有资产70万元,数额巨大,应当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规定: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