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抚养费如何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6 06:27:43 129 人看过

一、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抚养费如何规定

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抚养费的规定: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双方父母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给付抚养费的一方有固定收入,抚养费应为其月总收入的20%--30%,若需要负担两个以上子女的抚养费,一般不超过月总收入的50%;如果给付抚养费的一方无固定收入,抚养费数额可按照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如果有特殊情况,给付的比例可以适当调整。抚养费应当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则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养费。

二、抚养费要支付到什么时候

1.无条件给付期限。从出生到18周岁为止。

2.有条件的不给付期限。一般指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依靠其自己劳动收入能维持当地的一般生活水平,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3.有条件的给付期限。一般是指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成年子女;尚在校就读的成年子女等情形,父母仍应当负担抚育费。

三、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的抚养义务

1.精心关怀、照料子女、为子女营造安全、健康、幸福的生活条件和氛围,确保子女的生命权、健康权、生存权;

2.提供子女所必需的一切生活费用,为子女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3.提供子女教育、学习费用,保证子女充分享受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培养和提供子女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技能创造条件;

4.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正确的方法教育子女,使生活抚养与家庭教育有机统一起来。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4日 20: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到孩子可以独立生活时,抚养费支付吗?
    抚养费要付到子女18周岁为止。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对于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养费。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离婚后孩子抚养费需要支付到孩子几岁离婚后孩子抚养费需要支付到孩子18周岁为止。具体期限如下:1.原则期限:根据子女成年的含义,原则期限一般是支付到子女18周岁为止。如果子女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也可停止给付抚育费。2.特殊期限:一些特殊情况下虽然子女成年,但如果父母有经济负担能力,仍要负担其抚养
    2023-07-20
    291人看过
  • 附件:独生子女费规定2019年独生子女费
    根据2014年1月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的,应当注销其《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停止继续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优惠待遇,前享受的不予退还。2018年还有独生子女费吗?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提倡按政策生育。对于自愿生育子女的夫妇,不再出具《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相关奖励优惠政策。以前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继续按照规定的条件、标准、年限,享受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要求再生育的,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优惠待遇,以前享受的不予退还。独生子女费规定是什么对于独生子女目前已经没有额外费用的规定了,目前我国提倡多生多育,一个家庭可以生育三个孩子。根据我国《人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
    2023-08-18
    367人看过
  • 原生活费不能保障子女可增加抚养费么
    原抚养费不能保障生活子女的情况下,是可以增加抚养费的。根据相关规定,如果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原定抚育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等其他证据证明应当增加;对方有能力支付的,法院会支持。一、离婚后可否起诉提高抚养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子女要求有负担能力的父或者母增加抚养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二)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三)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二、宝宝抚养费合同是否能够变更内容呢宝宝抚养费合同可以变更内容,变更孩子的抚养费可以和对方协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变更。有证据证明原定抚育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等其他证据证明应当增加;对方有能力支付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三、如何申请追加抚养费申请追加抚养费可以先和不直接抚养方协商
    2023-02-23
    270人看过
  • 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孩子是否可以诉请父母支付抚养费
    一、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孩子是否可以诉请父母支付抚养费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可以起诉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抚养费的权利。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二、非婚生子女是否可以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非婚生子女可以要求支付抚养费。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第一千零七十二条,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者歧视。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
    2024-01-13
    490人看过
  • 子女抚养权是怎么规定的,子女抚养费如何承担
    一、子女抚养权是怎么规定的确定子女抚养权归属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子女成长,如果子女未满2周岁的,一般由双方抚养,2周岁以上的,谁有利于子女成长,就由谁抚养。子女8周岁以上的,尊重子女愿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二、子女抚养费如何承担抚养费应由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组成。在具体实践中,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要从以下几方面给予考虑:1、子女实际需要;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由于社会
    2023-04-18
    400人看过
  • 单独抚养孩子怎么法律规定女方不给抚养费
    女方独自抚养孩子,男方不给抚养费,女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抚养费应当包括生活费、医疗费以及教育费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不抚养子女一方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一、未婚生孩子怎么去判抚养费未婚生孩子,抚养费一般由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承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以下因素确定:1、子女的实际需要;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二、非婚生子女的抚养费补偿包含哪些呢非婚生子女的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等,有固定收入的,孩子抚养费一般按照固定收
    2023-06-25
    342人看过
  •  何时孩子们能够独立生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抚养权的结束年龄通常在18岁。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我国承担完全民事责任的年龄是18周岁,18岁就意味着成年且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了,父母的抚养义务可以随之结束。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抚养权的结束年龄通常在18岁。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我国承担完全民事责任的年龄是18周岁,18岁就意味着成年且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了,父母的抚养义务可以随之结束。 未 成 年 人 抚 养 权 结 束 年 龄 是 1 8 岁 吗 ?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条规定,未成年人的抚养权可以由父母双方协议,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确定。而该法条并未对未成年人的抚养权结束年龄进行规定。然而,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到达十八周岁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2023-09-12
    53人看过
  • 女人独立抚养大子女可以追加索要子女的抚养费吗
    一、女人独立抚养大子女可以追加索要子女的抚养费吗一、“女方独立抚养大子女”一般不是追加索要子女的抚养费的法定事由。二、只有子女因上学、患病等原因,所需要的费用已经超过原来确定的抚养费数额,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等法定情形出现,子女才有权要求父母增加其所需要支付的抚养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三条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二、离婚孩子抚养权在哪些情况下判给女方的可能性较大第一、两周岁以内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这主要考虑孩子尚处在幼儿期,需要母亲的哺乳,母亲更能给孩子体贴和照顾。第二、孩子虽然两周岁以上了,女方已做绝育手术,男方未做,且男方年龄与女方年龄差距不是很大,孩子判归女方的可能性较大。第三、孩子一直随母亲生活,如果离婚后改为随父亲生活对其生活习惯改变较大且影响其成长的,孩子判归女方可能性较大。第四、
    2024-01-15
    413人看过
  • 无独立生活子女可要求父母承担生活费吗
    一、无独立生活子女可要求父母承担生活费吗无独立生活子女可以要求父母承担生活费,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抚养费的权利。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育费:1.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2.尚在校就读的;3.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二、子女生活不能自理还需要赡养父母吗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通常都不可以拒绝,但是,会存在一些情况可以免除赡养义务:1.未婚或离异的成年子女无经济收入、丧失劳动力或不能独立生活的;2.已婚的成年子女本身无经济收入,其家庭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的;3.父母对子女有严重犯罪行为,比如犯有杀害子女、虐待子女严重的、遗弃子女的、或强奸女儿等行为的。注意:无给付赡养费能力的成年子女虽然可以免除给付义务,但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
    2023-05-06
    428人看过
  • 司法解释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什么
    一、司法解释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什么司法解释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未成年的子女以及已经成年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子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一条,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的“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二、子女抚养费标准是怎么规定的根据司法解释,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三、父母对未
    2023-04-30
    220人看过
  • 抚养费扶养到能独立生活和扶养到18岁有区别吗
    一、抚养费扶养到能独立生活和扶养到18岁有区别吗当具备独立生活能力以后,便无需再付出额外的抚养费用。解析如下:子女自18周岁起,父母亲无需再负担抚养费用的给付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明确规定,离婚后父母双方需为子女承担抚养费用,直至其达到法定成年人年龄(即年满18周岁)为止。而对于年龄大于16周岁、小于18周岁的未成年人而言,若子女已经具有劳动收入并拥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以供自足,则父母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停止支付抚养费用。以上所言仅限于通用情况,若存在特殊情形,例如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仍需要父母承担相应的抚养义务。另外,针对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高中学龄前、或初中及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子女,由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因此他们的父母仍应承担起抚养费用的支付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
    2024-03-18
    81人看过
  • 如何规定无固定收入的子女抚养费?
    一、如何规定无固定收入的子女抚养费?无固定收入人员支付抚养费的标准主要是当年的收入或同行业的年平均收入,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如果是在没有能力支付的可以经过协商后减少或者暂时减免支付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九条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二、我国法律一般是如何规定子女抚养权的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
    2024-01-12
    145人看过
  • 独生子女能争夺孩子抚养权吗
    独生子女可以争夺孩子的抚养权。父母在离婚时,应当对孩子的抚养权作出处理,双方可以达成协议,双方达不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会孩子的抚养权作出判决,其中一方想要取得抚养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证明自身的情况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另一方的情况没有那么好,从而取得孩子的抚养权。一、民法典如何争取儿子的抚养权人民法院在审理有关孩子抚养权的案件时,是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同时考虑父母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孩子的原则进行判决,一般来说,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想要争取儿子的抚养权,是可以证明自己的情况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二、离婚后怎么争取孩子的抚养权一般情况下,男女双方离婚时涉及孩子抚养权的,可以先协商解决。无法达成一
    2023-04-02
    185人看过
  • 离婚后独生子女如何获得孩子的抚养权?
    关于离婚后小孩子的抚养权纠纷,法院一般是从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出发,结合双方的生育能力、经济收入、文化水平、工作性质、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来判决离婚案件抚养权归属问题。例如:两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判决给女方;八周岁以上的孩子,法院会优先考虑孩子的意愿。女方离婚能得到孩子的抚养权吗女方离婚不一定能得到孩子抚养权。抚养权的归属以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保障合法权益为前提,根据双方的经济能力、教育背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身体状况等综合判定的。父母双方可以先协议确定抚养权归属,协议不成的可以到法院起诉,由法院判决。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孩子,法院一般会判决由女方直接抚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
    2023-07-03
    36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权]《》中规定的“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如何理解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0
      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了“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如何掌握,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的有关司法解释中曾作出解释:指子女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不能维持正常生活的,以及子女尚在校就读的。现在,原则上采纳了原来的意见,同时由于初中以上学历已经不再是义务教育,上大学的各种费用负担很重,就将尚在校就读的学历限定在高中及其以下
    • 父母对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抚养的义务,那么不能独立生活指的是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6-12
      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 关于子女不能独立生活的法律规定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7-26
      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有下列情况的子女: 一、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 二、尚在校接受高中及以下教育的。 三、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对于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需要在其成年后继续尽抚养义务。
    • 什么样的子女不能独立生活?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13
      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指子女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子女尚在校就读的;子女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 如何看待婚姻法司法解释规定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西藏在线咨询 2021-12-31
      司法解释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未成年子女和未成年子女因主观原因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子女,或者因高中及以下学历而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