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主要表现形式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7 11:44:25 239 人看过

传染病预防失职罪的表现形式有:1、对发生突发传染病等灾害的地区和突发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突发传染病患者、未按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等灾害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防疫、检疫、隔离、防护、救治等工作,或者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不当,传染病的范围扩大或者传染病的情加重的2、隐瞒、缓报、指示、指示、强迫他人隐瞒、缓报、欺骗、报告、传染病的范围扩大或者传染病的情加重的3、拒绝突发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组织等重大的指示。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什么

(一)行为人须是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

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是指各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主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人员,只有他们才能构成本罪

(二)行为人主观上存在着过失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过失构成、故意不构成本罪。也就是他应当知道自已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但是他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是虽然已经预见到可能会发生,但他凭借着自己的知识或者经验而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了造成严重损失的危害结果

(三)行为人具有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严重不负责任,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不履行法律和其职务要求的防治传染病的职责或者在履行职务中敷衍塞责、草率应付,极端不负责任,没有切实履行起应当履行、能够履行的义务。

(四)行为人的行为侵犯了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

《传染病防治法》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21: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传染病防治相关文章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是什么
    一、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是什么1、传染病是危害严重的流行性疾病。忙染病的传播或者流行,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会严重影响传染病流行区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2、法律依据:《刑法》第四百零九条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如何认定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传染病,是指由于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寄生虫等侵入,发生使人体健康受到某种损害以及危及生命的一种疾病,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传播,造成人群中传染病的发生或者流行。2、传染病是危害严重的流行性疾病。忙染病的传播或者流行,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会严重影响传染病流行区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而导致发生
    2023-04-22
    184人看过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都有哪些明确的特征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构成特征:1、本罪的主体是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3、本罪在主观方面是过失;4、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从事传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一、传染病毒种扩散罪是指什么传染病毒种扩散罪是指从事实验、保存、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毒种、菌种扩散、后果严重的行为。从事实验、保存、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追诉:1、导致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2、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爆发;3、造成重伤或死亡的;4、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5、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后果特别严重
    2023-04-12
    205人看过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认定标准的细节解析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过失构成,不能构成故意。也就是说,应该知道自己严重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导致传染病的传播或者流行,但是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虽然已经预见到这种可能,但是相信凭借自己的知识或者经验是可以避免的,造成严重损失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九条规定: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由哪些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由下列要件构成:1、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2、主观要件即过失的心理态度;3、客体要件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4、客观要件即因行为人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九条规定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
    2023-07-01
    147人看过
  • 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条件会有什么?
    (一)行为人须是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是指各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主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人员,只有他们才能构成本罪(二)行为人主观上存在着过失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过失构成、故意不构成本罪。也就是他应当知道自已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但是他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是虽然已经预见到可能会发生,但他凭借着自己的知识或者经验而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了造成严重损失的危害结果(三)行为人具有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严重不负责任,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不履行法律和其职务要求的防治传染病的职责或者在履行职务中敷衍塞责、草率应付,极端不负责任,没有切实履行起应当履行、能够履行的义务。(四)行为人的行为侵犯了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侵犯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秩序。
    2023-03-25
    153人看过
  • 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需要满足的条件:1.主体条件:主体为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2.主观条件:主观上只能为过失;3.客体条件: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4.客观条件:客观上表现为相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的行为。《刑法》第四百零九条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4-05-08
    225人看过
  • 法定传染病有多少种,分为几类?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怎么判
    法定传染病共有四十种,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甲类传染病有两种,乙类传染病有二十七种,丙类传染病有十一种。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法定传染病有多少种,分为几类?我国法定传染病有40种,分为甲、乙、丙三类,在预防、治疗、疫情报告、控制、监测等诸多方面实行分类管理。国家对传染病病人、病源携带者进行治疗。甲类传染病,又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乙类传染病,又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氏杆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等。丙类传染病,又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
    2022-07-06
    72人看过
  • 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认定和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第四百零九条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年9月16日)二、渎职犯罪案件(十八)传染病防治失职案(第409条)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传染病防治监管职责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2、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的;3、因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造成人员死亡或者残疾的;4、因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
    2023-06-11
    235人看过
  • 什么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传染病有甲、乙、丙三类。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三、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根据司法实践,一般是指供水单位及有关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只有他们才能直接涉及到供水、对病原体污染物的四、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传播严重危险这一结果是不明知的。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的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
    2023-05-07
    299人看过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法律意义和应用案例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传染病防治监督职责,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因传染病传播或流行而死亡或残疾的;由于传染病的传播或流行,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传染病防治失职罪量刑标准是什么传染病防治失职罪量刑标准具体如下: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严重不负责任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不履行法律及
    2023-07-07
    213人看过
  • 传染病防治原则
    传染病防治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指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330条的规定,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处罚包括: 1. 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 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
    2024-01-05
    305人看过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立案标准是根据《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第二章第十八条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2、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的;3、因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造成人员死亡或者残疾的;4、因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一、有关司法解释《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在受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代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人员编制但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职权时,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四百零九条的规定,以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定罪
    2023-04-03
    63人看过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刑法裁量规定是哪些?
    一、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有下列构成要件: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而表现为从事传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过失构成、故意不构成本罪。三、该罪只有情节严重才会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是指下列情况:(一)对发生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地区或者突发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突发传染病病人,未按照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工作规范的要求做好防疫、检疫、隔离、防护、救治等工作,或者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不当
    2024-04-21
    470人看过
  • 与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容易混淆的主要罪名
    (一)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传染菌种、毒种扩散罪虽然这两种罪侵害的同类客体为公共卫生秩序,主观方面都表现为过失,其危害结果都与公共卫生疾病有关。但前者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疾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而后者则表现为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引起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的行为。前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而后者的主体特指为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前者引起的危害结果引起甲类传染病疾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而后者的危害结果则是引起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这里的菌种、毒种是指可能引起传染病发生的细菌菌种、病毒毒种。前者的行为方式为法律规定为几种具体的过失情形;而后者则没有具体规定。(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虽然这两种罪侵害的同类客体为公共卫生秩序,主观方面都表现为过失,其危害结
    2023-03-13
    468人看过
  • 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本罪在客观方而表现为从事传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严重不负责任,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不履行法律和其职务要求的防治传染病的职责或者在履行职务中敷衍塞责、草率应付,极端不负责任,没有切实履行起应当履行、能够履行的义务。一、防疫法律法规有哪些防疫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国家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保障公民及时、准确获得疫情信息。在疫情防控期间,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
    2023-03-25
    470人看过
换一批
#公共卫生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传染病防治是指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单位和个人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举报违法的行为。接到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调查... 更多>

    #传染病防治
    相关咨询
    • 如何认定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怎样处理?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05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怎么处理,是情节轻重来看,一般都是依据刑法第409条规定,“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什么是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客体与客体要件是什么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05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客体要件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传染病,是指由于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寄生虫等侵入,发生使人体健康受到某种损害以及危及生命的一种疾病,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传播,造成人群中传染病的发生或者流行。我国根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认定是应该如何的,我表姐在传染病的防治上疏忽了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25
      第409条规定,认定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时,应区分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因工作失误往往也会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在这一点上与相同之处。但两者有严格的区别: (1)客观行为特征不同。工作失误,行为人是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而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则表现为行为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 (2)导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原因不同。工作失误,是由于制度不完善,一些具体政策界限不清,管理上存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特征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9
      一、什么是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具有以下特征:(一)行为人须是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是指各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主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人员,只有他们才能构成本罪(二)行为人主观上存在着过失本罪在
    • 我的表姐是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什么原因的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30
      第409条规定,认定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时,应区分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因工作失误往往也会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在这一点上与相同之处。但两者有严格的区别: (1)客观行为特征不同。工作失误,行为人是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而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则表现为行为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 (2)导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原因不同。工作失误,是由于制度不完善,一些具体政策界限不清,管理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