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法典规定,名誉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知道之日起算。而由于名誉权处于继续状态,那么即可使用诉讼时效中断,不受两年诉讼时效的限制。根据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和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其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2、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3、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一、名誉权被侵害有哪些方式
名誉侵权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隐私等。
1、侮辱
侮辱,是指用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用大字报、小字报、漫画或极其下流,肮脏的语言等形式辱骂、嘲讽他人、使他人的心灵蒙受耻辱等。
2、诽谤
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毫无根据或捕风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并四处张扬、损坏他人名誉,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
侮辱、诽谤是常见的名誉侵权行为,民法典101条明令禁止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他人名誉。对法人名誉的侵害,主要表现在散布有损法人名誉的虚假消息,如虚构某种事实,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以图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等等,这些都是侵害法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
二、名誉权侵权认定的条件
在具体认定行为人是否侵害他人名誉权时,应从以下四方面来确定:
1、行为人主观有过错。主观有过错是指行为人对于他人名誉权受侵害的事实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以媒体新闻报道侵害他人名誉权案件为例,如果加害人的主观心态为故意,我们可以轻易认定,但如果仅仅表现为对所报道的事实调查或审查不严导致报道失实,其主观心态应如何认定?笔者认为,新闻媒体作为我国的社会监督主体,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报道权,而不应过分要求新闻媒体报道准确无误。因为基于我国国情,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并支持新闻媒体继续有效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2、行为人行为违法。对于该构成要件中的“法”,最高人民法院未作明确解释,但是,笔者认为,按照惯例,此处的“法”应作限制解释,仅包括法律和行政法规。对于部门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虽然可以约束行为人,但是违反这些规定,受害人并不得据此要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此种情况下,唯一可以救济的途径是向有关行政主管机关申诉控告,要求主管机关对行为人做出处理。
3、存在损害后果。由于名誉权本身具有特殊性,因而名誉权的损害后果与一般侵权后果的表现有所不同,前者较为隐蔽,且举证比较困难。如公民因加害人行为导致社会和他人对其品德评价降低;法人因加害人行为导致商誉下降、磋商中的合同被终止等。我国还没有明文规定名誉权损害后果的具体表现形式,而涉诉的名誉权案件也一直由法官自由裁量,对于是否存在损害后果及后果严重性,没有法定和统一的衡量尺度,这也是完善名誉权保护制度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4、损害后果与违法行为之间有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一般表现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笔者认为,侵害名誉权的构成必须是违法行为直接导致了损害后果,如果确定违法行为与间接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联系,必然导致权利滥用,这也与名誉权保护制度的初衷相违背。
-
同名商标侵权时间界定
422人看过
-
名誉保卫与名誉侵害的界定
218人看过
-
侵犯他人名誉权赔偿标准,侵犯名誉权会有案底吗
106人看过
-
侵害他人名誉权怎么界定
422人看过
-
侵犯名誉罪要多长时间
198人看过
-
侵犯名誉权如何起诉,侵犯名誉权可以报警吗
265人看过
名誉权是指特定的民事主体享有的要求社会对其给予公正的社会评价和排除他人以任何方式损害其获得的公正社会评价的权利。 名誉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而不包括名誉感。名誉感是特定公民对自身各种属性的自我评价;名誉权是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 更多>
-
-
侵犯名誉权起诉时间是如何规定的?广西在线咨询 2023-08-29我国法律制度并没有规定过侵犯名誉权的起诉时间,像名誉权侵权行为,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请求停止侵害根本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但是,针对名誉权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要求承担赔偿责任的话,诉讼时效是三年,被侵权人要在法定诉讼时效内处理。
-
侵犯名誉权怎么处理,侵犯名誉权可以报警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171.侵犯名誉权,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2.侵犯名誉权的危害,如果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侮辱、诽谤罪,要承担刑事责任。该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受害人可以到法院提起自诉。《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
-
名誉权被别人侵犯是否同时侵害他人名誉权?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20不是的。有些情况下,虽然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造成了他人的名誉受损,但是有些情况下具有违法阻却性,不成立对名誉权的损害。 一是实施新闻报道和正当的舆论监督。只要内容真实,无诽谤侮辱内容,并且行为人能举证证明尽到合理审查义务。 二是行为人引用已经公开的权威报道,并且有理由相信该报道内容真实性的。 三是公正评论。第四是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行使权利。这四种情况下是免责的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行为人为公共利
-
最近被侵犯了名誉权来着,网上侵犯名誉权上诉有用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28对于侵犯名誉权的上诉状的司法解释,一般 原告,男/女,族,19年月日出生,住,公民身份号码。联系方式。被告房地产有限公司,住所地。法定代表人,经理。诉讼请求: 1、依法判决被告协助原告办理房屋所有权证; 2、判决被告支付违约金元; 3、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事实与理由:年月日,原、被告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了房屋坐落位置、建筑面积、单价、总房款及支付方式,被告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期限,违约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