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过失犯罪的特点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5 21:35:14 166 人看过

过失犯罪的特点有:(一)过失犯罪的数量及所占刑事案件比例呈上升趋势;(二)过失犯罪的危害越来越大;(三)涉案领域相对集中于交通肇事犯罪;(四)业务过失犯罪的比重逐步加大;(五)被告人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六)业务过失犯罪处刑低。

过失犯罪的理解是什么

犯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不预见,或者因预见而轻信可以避免的心理态度。过失犯罪是与故意犯罪相对应的犯罪类型。行为人对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的不同态度是两者差异的关键。过失犯罪,只有法律规定的,才能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0日 23: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故意犯罪相关文章
  • 我国过失犯罪有什么特点
    过失犯罪的数量及所占刑事案件比例呈上升趋势;过失犯罪的危害越来越大;涉案领域相对集中于交通肇事犯罪;等等。一、交通肇事罪是不是就是过失犯罪?交通肇事罪都是过失犯罪。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主体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3、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4、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等的行为。因此交通肇事罪都是过失犯罪。二、交通肇事罪缓刑适用的情形有哪些交通肇事罪适用缓刑的情形,关键在于看其具体的定罪量刑与犯罪情节是否能够满足缓刑的适用条件。首先,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因为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过失犯罪不能构成累犯,因此可以适用缓刑。其次,交通肇事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有可能适用缓刑。再次,交通肇事者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最后,交通肇事犯罪分子
    2023-04-06
    232人看过
  • 探析我国过失犯罪立法
    [内容提要]:我国刑法典对过失犯罪的规定,在认定标准,认识内容,类型划分等方面存在理论缺陷。为完善刑事立法,应当以构成要件为标准,以违法认识为内容,以疏忽大意过失、过于自信过失和准过失为基本类型来重构我国的过失犯罪立法。[关键词]构成要件事实违法性认识可能性准过失过失行为立法模式一、导言我国刑法典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至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根据这一规定,刑法理论上的通说认为犯罪过失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至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①以犯罪过失的认识因素为标准,犯罪过失通常被分为疏忽大意过失和过于自信过失两类。(2)我国刑法关于过失犯罪的规定,在内容,逻辑结构、立法用语、类型划分等方面存
    2023-04-22
    464人看过
  • 网络犯罪的特点分析
    1、智能性计算机犯罪的犯罪手段的技术性和专业化使得计算机犯罪具有极强的智能性。实施计算机犯罪,罪犯要掌握相当的计算机技术,需要对计算机技术具备较高专业知识并擅长实用操作技术,才能逃避安全防范系统的监控,掩盖犯罪行为。所以,计算机犯罪的犯罪主体许多是掌握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士。他们洞悉网络的缺陷与漏洞,运用丰富的电脑及网络技术,借助四通八达的网络,对网络系统及各种电子数据、资料等信息发动进攻,进行破坏。由于有高技术支撑,网上犯罪作案时间短,手段复杂隐蔽,许多犯罪行为的实施,可在瞬间完成,而且往往不留痕迹,给网上犯罪案件的侦破和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且,随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日益翻新,甚至一些原为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专家的职务人员也铤而走险,其作恶犯科所采用的手段则更趋专业化。2、隐蔽性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不确定性、虚拟性和超越时空性等特
    2023-06-11
    101人看过
  • 贪污罪的犯罪特点分析
    贪污罪的犯罪特征包括如下:1、侵犯贪污罪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即同时侵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诚信和公共财产所有权;2、贪污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挪用、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行为;3、贪污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4、贪污罪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贪污罪的财物包括哪些作为贪污罪客体物质表现的对象有:一是公共财物;二是国有财物;三非国有单位的财物。根据本法第91条规定,公共财物分两类:其一,当然的公共财物。包括: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以及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其中,国有财产,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所拥有的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是指集体经营组织所拥有的所有权属于该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所有的
    2023-07-05
    306人看过
  • 网络犯罪特点分析
    1、智能性计算机犯罪的犯罪手段的技术性和专业化使得计算机犯罪具有极强的智能性。实施计算机犯罪,罪犯要掌握相当的计算机技术,需要对计算机技术具备较高专业知识并擅长实用操作技术,才能逃避安全防范系统的监控,掩盖犯罪行为。所以,计算机犯罪的犯罪主体许多是掌握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士。他们洞悉网络的缺陷与漏洞,运用丰富的电脑及网络技术,借助四通八达的网络,对网络系统及各种电子数据、资料等信息发动进攻,进行破坏。由于有高技术支撑,网上犯罪作案时间短,手段复杂隐蔽,许多犯罪行为的实施,可在瞬间完成,而且往往不留痕迹,给网上犯罪案件的侦破和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且,随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日益翻新,甚至一些原为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专家的职务人员也铤而走险,其作恶犯科所采用的手段则更趋专业化。2、隐蔽性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不确定性、虚拟性和超越时空性等特
    2023-06-11
    325人看过
  • 简析过失犯罪的特征
    本文主要分析过失犯罪的性质特征。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定性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由于过失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体如下:A.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过失犯罪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主观上根本反对发生这种危害结果,因而
    2023-04-22
    13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核实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更多>

    #故意犯罪
    相关咨询
    • 我国过失犯罪的特点是什么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3-05
      过失犯罪的特点有: (一)过失犯罪的数量及所占刑事案件比例呈上升趋势; (二)过失犯罪的危害越来越大; (三)涉案领域相对集中于交通肇事犯罪; (四)业务过失犯罪的比重逐步加大; (五)被告人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 (六)业务过失犯罪处刑低。
    • 我国过失犯罪有什么特点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16
      我国过失犯罪的特点如下: 1、过失犯罪的数量及所占刑事案件比例呈上升趋势; 2、过失犯罪的危害越来越大; 3、涉案领域相对集中于交通肇事犯罪;等等。
    • 我国过失犯罪具有哪些特点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2-03
      我国过失犯罪的特点如下: 1、过失犯罪的数量及所占刑事案件比例呈上升趋势; 2、过失犯罪的危害越来越大; 3、涉案领域相对集中于交通肇事犯罪;等等。
    • 我国过失犯罪都具有哪些特点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5-09
      我国过失犯罪的特点如下: 1、过失犯罪的数量及所占刑事案件比例呈上升趋势; 2、过失犯罪的危害越来越大; 3、涉案领域相对集中于交通肇事犯罪;等等。
    • 过失犯罪的特点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26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 其特点有: (1)在认识因素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危害后果的发生虽然应当预见但实际上并未预见到,或只是预见到在他看来并非现实的可能性。 (2)在意志因素上,表现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是希望也不是放任,而是排斥、反对的心理状态,只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能够避免结果发生的主观错误心理支配下的过失行为导致了结果的发生。 (3)在主观恶性上,过失犯罪远小于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