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在减少死刑罪名、加大反腐惩处力度、维护信息网络安全、加强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加大对暴力恐怖犯罪惩治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修改。媒体对此进行梳理,提炼出十个看点。
看点
集资诈骗等9项罪名可免死
修正案草案取消了9个死刑罪名: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
专家称,生杀予夺需要慎之又慎。逐步减少死刑并控制死刑的适用,是符合国际趋势的做法,体现了宪法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精神。
增加财产刑
让行贿人吐出不当获利
现行的刑法对行贿人处罚条款中,没有涉及罚金的规定。此次修正案草案中涉及对行贿犯罪的处罚条款中,多处增加了处以罚金的内容。通过完善对腐败犯罪财产刑的规定,使犯罪分子在受到人身处罚的同时,在经济上也得不到好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黄京平说。
将腐败刚性数额标准改为数额+情节
修正案草案将现行刑法对贪污受贿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具体数额的规定改为视情况而定。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某某认为,现行刑法是按照贪污受贿的数额来定罪,分为四个档次进行判罚。但这毕竟是十多年前制定的,数额规定过死,有时难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做到罪刑相适应。
强制猥亵男性也将入刑
我国刑法第237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草案将这条中的妇女改为他人。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阮某某指出,刑法规定猥亵对象限于妇女,现代社会男人的性自由也需要受到保护,修改是针对强制猥亵对象扩大的情况作出的。
代考属犯罪行为
修正案草案增加了组织考试作弊等犯罪,把在国家规定的考试中,组织考生作弊的,为他人提供作弊器材的,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的,以及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等破坏考试秩序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某某介绍,针对当前社会诚信缺失、欺诈等背信行为,为发挥刑法对公民行为价值取向的引领作用,增加这样的规定。
保姆虐待老人、孩子也将入刑
对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者加重处罚
使用假身份证属犯罪
编造虚假险情、疫情等在网上传播入刑
公路客运严重超载、超速列入危险驾驶罪
-
《安全生产法》首次修改三大亮点
356人看过
-
我国修改了几次刑法
73人看过
-
中国著作权法修改了几次
465人看过
-
安全生产法颁布后首修
111人看过
-
刑法359条修改前后的修改内容
95人看过
-
(修改后2)《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说明》
397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民诉法修改最后一次是哪一次福建在线咨询 2023-10-28我国《民事诉讼法》最后一次修改的日期为2021年12月24日,在2022年1月1日期实行。《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
专利法2018第四次修改通过了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6(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
-
中国的宪法修改总共有多少次澳门在线咨询 2023-02-18宪法修改又称“宪法修正”,是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修改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对宪法规范中不符合宪法制定者利益或社会实际需要的内容而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加以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宪法创制活动。 我国分别在1975、1978、1982年对宪法进行了三次全面修改。1982年修改后的宪法即现行宪法,并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对其进行
-
二次改名算首次改名还是再改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24公民改回原名的行为属于二次改名,只要是跟前一次的名字不一样的就算一次改名,而不是说跟原来的名字就不算改名。更正姓名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只要是正当要求、理由充分,不违反户口管理规定,可以更正。
-
刑法修正案修改稿规定自首情形有哪些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04犯罪嫌疑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1)犯罪后主动报案,虽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没有逃离现场,在司法机关询问时交代自己罪行的; (2)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供认犯罪事实的; (3)在司法机关未确定犯罪嫌疑人,尚在一般性排查询问时主动交代自己罪行的; (4)因特定违法行为被采取劳动教养、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强制隔离戒毒等行政、司法强制措施期间,主动向执行机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