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对于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是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是技术侦察工作中使用的重要手段。技术侦察,是指国家有关部门根据法律规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侦破刑事案件,发现犯罪和查找罪证的措施。国家有关部门因侦察犯罪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任何未经批准,擅自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行为,都是违反规定的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有权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未经批准擅自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二是无权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而擅自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行为人使用普通的录音、摄影器材非法窃听、窃照的,不构成本罪。
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哪些构成条件
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的构成条件,具体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设备的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非法使用窃听、窃取专用设备,造成严重后果;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就可以构成;
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是故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窃照专用器材非法使用会怎样?
56人看过
-
窃听专用器材非法使用罪既遂的刑罚是什么?
390人看过
-
我国刑法对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既遂的处罚规定?
267人看过
-
专用窃照器材非法生产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125人看过
-
中国对非法销售专用窃听器材罪既遂的量刑标准?
132人看过
-
怎么样构成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
153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非法利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量刑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27对在公共场所偷拍和窃听恋人亲热,在公厕,澡堂偷窥偷拍,等等此类道德败坏的恶劣行为,我国目前的法律如何定罪?答复:你所咨询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节和程度,有可能构成以下几种犯罪:1、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根据《刑法》第284条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偷拍偷录”者,如果非法使用专用窃听、窃照器材,则违反法律规定,构成对社会管理秩
-
中国刑XX非XX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既遂怎么量刑?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01大家请注意:根据2015年11月1日正式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即考试作弊罪。犯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考试作弊罪的量刑标准: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
-
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辽宁在线咨询 2022-02-22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属结果犯,只要行为人违法相关规定,使用窃听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即构成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那在司法实践中,该怎么认定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换句话说,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呢请看以下内容吧。一、怎么认定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根据国家安全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非法持有、
-
根据中国新刑法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既遂判几年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2-10根据中国新《刑法》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既遂最高会被判处两年的有期徒刑,且只有是非法使用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导致罪名成立的情形,法院才有可能会作出此宣判。在法院判决前,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的被告也可以提交减轻、或者是从轻处罚等的辩护词。
-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立案标准数额标准广西在线咨询 2021-12-02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设备,符合以下条件:1、行为人非法使用窃听、窃取专用设备的行为;2、必须造成严重后果。3、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立案。本罪是结果犯。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构成犯罪,不予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