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政调节,是指用财政政策来调控国民经济,具体地说,就是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来调控。但是我国去年使用的是稳健的财政政策,也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性财政政策。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积极的财政政策功成身退,政策转型实属必然”。2、信贷调节,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政府管理金融的机关,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调节经济关系。一般情况下,当企业紧缩投资,可能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时,政府应采取放宽贷款的措施;而当企业投资过热,增长速度可能超过国力,当供给过多时,政府则应压缩投资信贷额来抑制投资。3、价格政策,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是运用价值规律进行的调节,而且是以健全合理的价格机制和价格管理体制为前提,注重价值规律的调节。4、汇率政策,是指通过调节汇率来影响本币与外币的兑换关系,进一步影响国际经济关系和国内经济关系。我国多年来一直通过汇率政策保证人民币的稳定与坚挺。亚洲金融危机之时中国依然顶住压力,做到人民币币值的稳定。
加强对矿业权市场的监管和宏观调控
为了促进矿业权市场规范有序地发展,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矿业权市场,保障国家和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国家矿业权收益的流失,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当前政府必须加强对矿业权市场的监管和宏观调控。
首先,国家必须对矿业权一级市场实行垄断经营,在此基础上,要放开搞活二级市场。作为矿产资源的所有者,国家必须对矿业权一级市场实行垄断经营。对于二级市场,则要放开搞活,政府重点是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目前,我国矿业权一级市场尚刚刚起步,二级市场尚处于酝酿阶段,有关矿业权出让、转让、作价出资、出租、抵押等政策法规也很不完善。为此,当务之急是加快矿业权市场交易的法规建设,使矿业权市场交易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其次,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必须对矿业权出让的合理规模实行数量控制。政府主管部门应根据矿产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情况,对一定时期内各矿种矿业权的可出让总量进行科学的测算。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各年度的矿业权出让规模和资源开采量。通过这种数量控制,将可以保障国家资源安全,调节供需平衡,引导市场价格,促进可持续发展。当前,可以考虑率先对重要的矿种实行必要的数量控制,对于那些紧缺的矿种可以出让少一些,而对于那些优势的矿种则可以出让多一些。
第三,为规范矿业权市场秩序,当前很有必要加强市场监管,尤其是二级市场的监管。这种市场监管工作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之一,也是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需要加强的一个薄弱环节。为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尽快建立相应的执法机构,加强矿业权市场监管的队伍建设,而不能像某些人所主张的那样依靠行业协会来解决市场监管问题。
第四,在采矿权出让的过程中,必须对矿山采完后土地复垦和环境恢复给予规定。一般地讲,矿山的开采会对土地和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破坏。为尽可能减少矿山开采对土地和环境带来的破坏,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在出让采矿权的过程中,必须对矿山开采后土地复垦和环境恢复等加以明文规定。如果因采矿对周围居民造成一定损害,还应在经济上给予相应的补偿。
第五,要尽快制定并颁布全国探矿权、采矿权出让和转让的矿种目录。我国矿产资源种类较多,有的涉及到国防安全,其矿产储量及相关技术资料需要保密。因此,从国防和资源安全的角度看,并非所有矿种的矿业权都可以出让和转让,或者对外资开放。这样,就需要由国家主管部门出面,尽快制定并颁布全国探矿权、采矿权出让和转让的矿种目录。总体上看,矿业权的转让和出让,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少数具有国防意义的矿种如铀矿等,其探矿权采矿权不允许通过竞争的方式出让;二是某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矿种,其矿业权只允许对国内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出让或转让;三是对于大多数的其他矿种,其矿业权可以依法对内外资出让和转让。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第四条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
第五条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保持完整、独立。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与一般公共预算相衔接。
第六条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包括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和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转移支付预算。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向中央的上解收入。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包括中央本级支出、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第七条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包括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和税收返还、转移支付预算。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地方本级收入、上级政府对本级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下级政府的上解收入。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包括地方本级支出、对上级政府的上解支出、对下级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
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手段有哪些
86人看过
-
实现国际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分析及应用
91人看过
-
运用宏观调控,提升国家经济实力
207人看过
-
宏观调控的内容
416人看过
-
加大土地调控力度宏观调控再下狠手
241人看过
-
主要宏观调控政策
460人看过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基本机制。价格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机制。 价格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价格变动与供求变动之间相互制约的联系和作用。... 更多>
-
什么是实现国际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台湾在线咨询 2021-12-15宏观调控法是调整在国家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实现国际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有: 1、制订经济计划; 2、资源的配置方式; 3、社会福利制度与政策; 4、国有资产的管理与规划; 5、社会分配的管理与规划; 6、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
国家宏观调控开始到2018年结束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10供给背景下的扩大需求型两个阶段。其中1997年以前,面对卖方市场的情形,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来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1997年以后,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大,形成了买方市场的情形,政府实施了更具有市场经济意义的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具体说来,根据经济运行态势和体制环境不同,我国的宏观调控主要经历了六个阶段:①年;②年;③年;④1993年下半年-1996年;⑤年上半年;⑥200
-
宏观调控法包括哪些方面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31(1)调整对象:是宏观调控关系,是国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进行规划、调节和控制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主要包括计划调控关系、财税调控关系、金融调控关系、产业调控关系、储备调控关系、涉外调控关系等七大类宏观调控关系,它们也可以合并为计划、财税、金融三大类调控关系。 (2)特征:都属于经济关系范畴、都体现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特征、在各类宏观调控关系中调控主体与受控主体之间存在着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有时也
-
政府调控目的目的和理由是要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主要手段有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11(1)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需借助一定的调控手段来实现调控目标。一般来说,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计划手段:这是通过政府所制定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计划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要手段,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需要配套实施的经
-
什么是宏观调控法湖南在线咨询 2023-03-03宏观调控法是指调整宏观调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管理宏观经济的主要法律手段之一。宏观调控法的体系包括计划法、财税法、金融法三大部分。宏观调控法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国家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需要。 宏观调控法的调控方法: (1)以宏观经济政策业务范围为基础确立的调整方法有:财政政策调控方法、货币政策调控方法、产业政策调控方法、价格政策调控方法和对外经济政策调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