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人单位与本单位劳动者之间,因与劳动有关的权利、义务、问题引起的纠纷,双方当事人均可申请仲裁。二、当事人为中央和市属合资、中外合资及外商独资企业或所属职工,发生劳动争议应到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三、当事人与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和乡镇企业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或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应到该单位(工商登记注册地)所在的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四、劳动仲裁部门受理以下劳动争议: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规定的争议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五、当事人申请仲裁须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到劳动仲裁部门领取、填写、并提交申请书。六、申诉书要用钢笔填写,一式两份,要写明争议时间、事实和理由。并注明填写日期、本人通信地址,字迹工整、文字简练。
一、劳动争议的分类
劳动争议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以下几种:
1、按照劳动争议当事人人数多少的不同,可分为个人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
个人劳动争议是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集体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一方当事人在3人以上,有共同理由的劳动争议。
2、按照劳动争议的内容,可分为: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因执行国家有关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等。
3、按照当事人国籍的不同,可分为国内劳动争议与涉外劳动争议。国内劳动争议是指中国的用人单位与具有中国国籍的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涉外劳动争议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劳动争议,包括中国在国(境)外设立的机构与中国派往该机构工作的人员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
4、按照劳动争议的客体来划分,可分为履行劳动合同争议、开除争议、辞退争议、辞职争议、工资争议、保险争议、福利争议、培训争议等。
-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什么情况下可先行裁决
159人看过
-
劳动仲裁在什么情况下支持经济补偿
320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单位可以选择仲裁劳动者
233人看过
-
劳动争议的仲裁法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457人看过
-
劳动仲裁用人单位什么情况下可以撤销裁决
400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不适合通过劳动仲裁解决劳动纠纷
487人看过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劳动仲裁什么情况下有第三人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31、劳动仲裁是有第三人。 2、劳动争议处理中“第三人”的主要情况: (一)企业主管部门越权作出不适当的决定。例如,调动下属企业职工变更劳动合同不与企业或职工协商的,或者不通过企业直接处分职工的; (二)合作、联营企业或企业集团主要负责人承担不了责任,应由合作联营各方分担的; (三)劳动者跳槽,用人单位使用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而应承担相应的边带责任的; (四)甲厂职工在履行与乙厂签订的经济合同时,
-
申请劳动仲裁裁决, 什么情况下能撤销仲裁裁决辽宁在线咨询 2021-11-18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一)适用法律法规有错误;(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三)违反法定程序的;(4)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五)对方隐瞒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六)仲裁员在仲裁案件中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经
-
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情况有说明)澳门在线咨询 2022-05-08一般来说,发生下列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公司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吗?什么情况下可以?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3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进入仲裁程序,用人单位就会停发员工的工资,有时因此会升至二审法院方终结,精力耗费得越多,还会影响到新的工作。对于公司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吗,建议自行衡量,自己在这段时间内的工资能不能得到。否则可能在这场官司中失去得东西会更多。
-
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不能自行向劳动仲裁局申请劳动仲裁香港在线咨询 2021-12-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公民、法人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第三条规定,下列纠纷不得仲裁:(1)婚姻、收养、监护、支持、继承纠纷。(2)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处理的行政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