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隐私权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9 15:51:59 459 人看过

(1)隐私隐瞒权:隐私隐瞒权是指权利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进行隐瞒,不为人所知的权利。

(2)隐私利用权:隐私利用权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的隐私权积极利用,以满足自己精神、物质等方面需要的权利。

(3)隐私支配权:隐私支配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隐私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支配。

(4)隐私维护权:隐私维护权是指隐私权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享有维护其不受侵犯的权利,在受到非法侵犯时可以寻求公力与私力救济。

一、隐私权的内容有哪些

(一)个人生活安宁权。个人生活安宁权,也称个人生活自由权。即权利主体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者不从事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不受他人的干涉、破坏或者支配。

(二)个人生活信息保密权。个人生活信息的内容相当广泛,从家庭成员、亲属关系、交际关系、财产状况,到个人的身高、体重、病史、婚恋史、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爱好等。权利主体有权禁止他人非法知悉、使用、披露或者公开个人生活信息。例如,未经权利人的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人披露权利人的身体上隐秘的缺陷;不得占有、阅知权利人私生活信息的物质载体,如翻阅他人的日记本、存折等。

(三)个人通讯秘密权。权利主体对个人信件、电报内容有权加以保密,有对自己的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的号码及其内容加以保密的权利,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窃听或者查阅。

(四)个人隐私使用权。权利主体有权依法自己使用或者许可他人使用隐私,并有权决定使用隐私的方式,任何人或者组织不得非法干涉。例如,自然人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隐私写作个人传记,在传记中披露鲜为人知的个人生活信息,以提高传记的发行量。任何权利不得滥用,隐私权也不例外。自然人对自己隐私的使用,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不得损害第三人的利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1日 11: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隐私权相关文章
  • 什么是隐私权?隐私权有哪些种类?
    一、什么是隐私权隐私就是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情不为他人知悉,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禁止他人干涉的纯个人私事。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依据布兰蒂斯和沃伦的定义,隐私权是一种独处的权力。哥伦比亚电子百科全书的定义则是“不被政府、媒体或其他机构、个人无正当理由干涉的独处权。”英国《牛津法律大辞典》认为,隐私权是不受他人干扰的权利,至于人的私生活不受侵犯或不得将人的私生活非法公开的权利要求。二、隐私权有哪些种类1.个人生活自由权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干预、破坏或支配。2.情报保密权个人生活情报,包括所有的个人信息和资料。诸如身高、体重、女性三围、病历、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生活经历、财产状况、婚恋、家庭、社会关系、爱好、信仰、心理特征等等。权利主体有权禁止
    2023-03-28
    192人看过
  • 孩子侵犯父母隐私权犯法吗
    一、孩子侵犯父母隐私权犯法吗孩子侵犯父母的隐私是不合法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但司法实践中,如果是未成年人侵犯父母的隐私,一般是无法采取处罚措施,只能口头警告一下,更多的需要父母加以管教。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二、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责任方式有哪些1、停止侵害。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2、赔礼道歉3、赔偿损失。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主要指财产损失。当对隐私权人产生严重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成应当承担
    2023-05-03
    356人看过
  • 何为个人隐私权,公民有哪些隐私权
    一、个人信息和隐私个人信息和隐私是或具有交叉关系、或互异、或包含的两个概念。隐私是指不被公众所知的,具有私密性。个人信息则是一个不可能进行周延的概念。从世界各国立法例来看,对个人信息的称谓并不一致,有的采用“个人资料”,有的采用“个人隐私”。目前主流的理论和观点认为,只要不是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公布,主体在将自己的某种个人信息向特定个人或群体披露后,对其他个人或群体仍然享有隐私权,如果其他人未经许可擅自公布其个人信息的,仍然构成隐私侵权。一、公民的个人隐私包括哪些内容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6、调查、刺
    2023-03-03
    147人看过
  • 侵犯隐私权的形式有哪些,侵犯隐私权的后果
    一、侵犯隐私权的形式有哪些侵犯隐私权的形式包括: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二、侵犯隐私权的后果侵害名誉权和隐私权后果是要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
    2023-06-07
    412人看过
  • 父母偷看我的隐私,犯法吗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犯法。法律上任何人不得不经未成年人同意,察看他们的日记、信件等。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一、警察能不能恢复聊天记录多久都能查询。微信软件实现的功能都得益于后台程序代码来实现的,作为微信用户我们删除的聊天记在软件后台会进行保留。公安查微信,如果涉及到案情,必须要立案之后,才可以查微信的聊天记录。公安部门是有权力查的。个人没有触犯任何法律,任何人查微信记录都会涉嫌侵害他人隐私,公安机关只有依法立案后,才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侦查。否则,就是执法犯法的违法行为。二、偷看他人日记属于违法行为吗日记,信件是个人的隐私,法律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未成年人年纪虽小,生活比较简单,但也有自己的隐私。任何人都不可以拆看、隐匿、毁弃未成年人的信件,包括父母、老师。一些家长根本没有隐私权的概念,也不知道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往往未经允许就随意翻动孩子的东西,“审查
    2023-03-30
    325人看过
  • 父母隐私权遭受侵犯时的处理策略
    父母在没有得到子女同意的前提下,私自拆看其信件、手机、电脑是侵犯其隐私的行为。父母了解、关心子女应该与子女进行沟通与交流,而不能通过偷看子女的信件等侵犯隐私的方式来掌握其思想和行为。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子女并非父母的附属物,其人格独立,子女的信件、手机、电脑是个人隐私的一部分,父母也应当尊重子女的隐私,要树立隐私意识,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当父母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孩子主动与父母沟通,说明他们的这一行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同时也是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相信父母会理解、尊重。如果父母固执己见的话,可以求助于学校老师,甚至有关部门帮助协商解决。侵犯隐私权怎么量刑?如果对方拿着别人不足与外人道的私事或隐私公之与众,给对方带来严重后果的则涉嫌触犯刑法,受害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并要求民事赔偿。按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
    2023-07-17
    483人看过
  • 说明父母有隐私可以打110吗
    可以报警。根据案情,公安机关会对行为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般警察会对家长批评处理。一、前夫过失引起的纠缠, 不肯动手, 报警有用吗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应搜集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警处理,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属于治安处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微信被骗10000报警有用吗受害人在微信上被骗2000报警是可以抓人的,诈骗他人2000虽然没有违反刑法,但是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也是由公安机关进行管辖的。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处罚是:一般犯罪情节,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三、隐私被人多次侵犯是否能报警隐私被人多次侵犯能报
    2023-04-04
    463人看过
  • 青少年隐私权包括哪些内容,隐私权的一般特征有哪些
    青少年的隐私权包括个人生活自由权,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个人隐私利用权等内容。隐私权的一般特征有主体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客体包括个人活动,信息和领域,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一、青少年隐私权包括哪些内容青少年的隐私权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个人生活自由权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干预、破坏或支配。2.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个人生活情报,包括所有的个人信息和资料。诸如身高、体重、女性三围、病历、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生活经历、财产状况、婚恋、家庭、社会关系、爱好、信仰、心理特征等等。3.个人通讯秘密权权利主体有权对个人信件、电报、电话、传真及谈论的内容加以保密,禁止他人非法窃听或窃取。4.个人隐私利用权权利主体有权依法按自己的意志利用其隐私,以从事各种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如利用个人的生活情报资料撰写自传、利用自身形象或形体供绘画或摄
    2023-08-02
    478人看过
  • 公民有哪些隐私权?公民享有的隐私权主要有几方面
    一、公民的隐私权包括哪些(一)个人生活自由权;(二)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三)个人通讯秘密权;(四)个人隐私利用权;二、公民享有的隐私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公民有保留姓名、肖像、住址、住宅电话等秘密的权利,未经本人许可,不得加以刺探、公开或传播。2、公民的个人活动,尤其是在住宅内的活动不受监视、监听、窥视,但依法监视居住者除外。3、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侵入、窥视或者骚扰。4、公民的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窥视或者调查、公开。5、公民的储蓄、财产状况不得非法调查或公布,但依法需要公布财产状况者除外。6、公民的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不得刺探或公开。7、公民的社会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不得非法调查或公开。8、公民的个人档案材料,不得非法公开或扩大知晓范围。9、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过去或现在的纯属个人的情况,如多次失恋、被罪犯强奸、患有某种疾病等,不得进行收集或公开。10、公民的其他纯属私
    2023-03-01
    223人看过
  • 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哪些?
    一、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包括:1.主观具有过错。侵害隐私权因属于一般侵权行为,要求行为人主观上须具有过错才能构成侵权责任,故意、过失在所不问,但过错形态影响侵权人法律责任轻重的承担问题。2.违法行为的存在。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因直接违反法律规定抑或违反社会公德受到法律的否定评价,使得该行为具有违法性质。3.损害结果发生。损害是侵权行为的结果,作为一种事实状态,主要有三种表现形态:财产损失、人格利益受损及精神痛苦。4.具备因果联系。侵权法上因果关系在于确定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往往具有直接关联性,二、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哪些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
    2023-04-24
    368人看过
  • 父母侵犯孩子隐私权该如何处理
    父母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孩子主动与父母沟通,说明此行为不仅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也是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如果家长固执己见,可以向学校老师求助,甚至相关部门帮助协商解决。家长在未经子女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查阅其信件、手机、电脑是侵犯其隐私的行为。公民的通信自由和秘密受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父母侵犯孩子隐私权算不算犯法父母侵犯孩子隐私权不算犯法,侵犯孩子的隐私权,情节严重的才算犯法。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侵犯隐私权范畴如下: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2023-07-21
    288人看过
  • 隐私权的含义是什么隐私权包括哪些权利
    一、隐私权的含义是什么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二、隐私权包括哪些权利隐私权包括以下权利:1、个人生活自由权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干预、破坏或支配。2、情报保密权个人生活情报,包括所有的个人信息和资料。诸如身高、体重、女性三围、病历、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生活经历、财产状况、婚恋、家庭、社会关系、爱好、信仰、心理特征等等。权利主体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个人生活情报资料,例如,对公民身体的隐秘部分、日记等不许偷看,未经他人同意不得强制披露其财产状况、社会关系以及其他不为外界知悉传播或公开的私事等。3、个人通讯秘密
    2023-04-27
    278人看过
  • 隐私权侵权如何界定,隐私权保护范围有哪些
    一、隐私权侵权如何界定隐私权侵权的界定主要看一下几个方面:1.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首先,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须具违法性。2.侵害隐私权的损害事实。隐私的损害,表现为隐私被刺探、被监视、被侵入、被公布、被搅扰、被干预。3.侵害隐私权的因果关系。它是指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与隐私损害事实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符合规律的联系。4.侵害隐私权的主观过错。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主观过错。主要是故意,即预见侵害隐私权的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该种结果的发生。二、隐私权保护范围有哪些隐私权保护范围有:1.私有财产的隐私;2.名称和形象利益的隐私;3.不干涉自己事务的隐私;4.组织或事业内部事务的隐私;5.某些场合不方便露面的隐私;6.尊重他人不披露个人信息的隐私;7.性生活和其他私生活的隐私;8.不受他人监督的隐私;9.私人隐私等。三、侵犯隐私权的法律后果侵犯隐私权的法律后果有:1.停止侵害的后果受害人对于
    2023-04-24
    112人看过
  • 隐私权保护与名誉权保护的区别有哪些,隐私权的内容
    一、隐私权保护与名誉权保护的区别有哪些隐私权保护与名誉权保护的区别主要有:1.隐私权与名誉权保护方式不同。隐私权的保护只能通过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进行;而名誉权的保护还可以通过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方式进行。2.隐私权与名誉权主体不同。3.隐私权与名誉权客体不同。4.隐私权与名誉权侵害方式不同。5.隐私权与名誉权侵害的内容不同。6.隐私权与名誉权侵害行为人的心理状态不同。侵犯隐私权可能出于故意也可能出于过失;侵犯名誉权大多是一种直接故意行为。7.隐私权与名誉权侵害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不同。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人主观上可能不具有目的,也可能具有恶意目的或善意目的;而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为了毁损、贬低他人名誉。二、隐私权包括哪些内容隐私权包括以下三点内容:1.对自己的隐私进行隐瞒,不为他人所知的权利;2.对自己的隐私享有积极利用,以满足自己的精神、物质等方面需要的权利;3.对自己
    2023-06-17
    92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隐私权
    词条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作为一种... 更多>

    #隐私权
    相关咨询
    • 父母侵犯亲属隐私权打110有用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2-13
      父母侵犯隐私权也是可以报警处理的,因为隐私权是属于每一个公民都拥有的人格权利之一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主要包含了有生活自由的权利,情报保密的权利,以及个人通讯秘密的权利和个人隐私利用的权利。
    • 孩子隐私权侵犯父母的权利怎么办?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09
      监护权和隐私权都很重要,监护权是家长作为监护人必须承担的义务,而隐私权是孩子的人格权,不能受侵犯。监护人要维护孩子的权利不受侵害,那么监护人就更不能侵犯孩子的权利了。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很多家长觉得要想保护孩子的权利,就要知道孩子的心思(也包括隐私)。他们总以为只有完全理解孩子,了解孩子才能更好的保护孩子。这是父母惯有的思想。现在作为母亲,你想要帮助孩子走上正路,有时候适当的了解情况是必须的,并没有
    • 什么是隐私权,哪些权利是个人隐私,隐私权的内容和限制范围有哪些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5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 (1)个人安宁权,指权利主体能够按照自己意志支配自己的私生活,不受他人的干扰、破坏。 例:自然人私生活不受非法窥视;自然人住宅不受非法监听。 (2)个人信息和生活情报的控制、保密权,指权利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生活情报的收集、储存、传播享有排他的控制权并加以保密。 例:个人身高、体重、病史、生活经历、信仰、财
    • 父母侵犯子女隐私权会坐牢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9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家庭中是普遍存在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国立法没有明确规定,这属于家庭教育问题。如果在国外的话,父母对孩子的这些行为主要涉及了侵犯个人隐私、侵犯人身权、侮辱等罪名。
    • 父母能看见孩子的隐私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07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由于中国传统“棍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观念的影响,经常会有打骂孩子的情况发生。 事实上,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否自觉、是否自愿,无论能否达到保护未成年人的目的,在客观上都对孩子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未成年人的权利能否得到充分地行使与维护。对照《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保护孩子权利的视角审视当今的家庭教育。 虽然父母打子女多半是为了教育子女,希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