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并收购法律概念定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1 09:21:53 63 人看过

兼并:

狭义的兼并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它企业的产权,使这些企业的法人资格丧失,并获得其控制权的经济行为。狭义的兼并相当于《公司法》和会计学中的吸收合并。

广义的兼并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它企业的产权,并企图获得其控制权的经济行为。广义的兼并除了包括吸收合并以外,还包括新设合并与控股等形式。

收购:

收购是指对企业的资产和股权的购买行为。收购涵盖的内容较广,其结果可能是拥有目标企业几乎全部的资产或股份,从而将其吞并;也可能是获得企业较大一部分股份或资产,从而控制该企业。

一、公司合并与股权收购的区别有哪些

(1)收购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和证券交换等方式获取其他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权。收购是指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股票等,从而居于控制地位的交易行为。

(2)并购:并购是指目标公司控股权发生转移的各种产权交易形式的总称,主要形式有合并、兼并、收购等。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简称。兼并一般指两家或两家以上公司的合并,组成一个新的企业。原来公司的权利与义务由新的公司承担。按照新公司是否新设,兼并通常有两种形式: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

(3)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通过法定方式重组,原有的公司都不再继续保留其法人地位。

(4)兼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通过法定方式重组,只有兼并方继续保留其法人地位。

兼并和收购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兼并是企业之间合为一体,而收购仅仅取得对方控制权。由于在实践中,兼并和收购往往很难严格区分开,所以习惯上都将二者合在一起使用,简称并购。

二、哪些是上市公司收购

市公司收购是指收购人通过法定方式,取得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发行在外的股份,以实现对该上市公司控股或者合并的行为。它是公司并购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实现公司间兼并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公司收购过程中,采取主动的一方称为收购人,而被动的一方则称为被收购公司或目标公司。[1]上市公司收购在各国证券法中的含义各不相同,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上市公司收购即要约收购,是指收购方通过向目标公司股东发出收购要约的方式购买该公司的有表决权证券的行为;广义的上市公司收购,除要约收购以外,还包括协议收购,即收购方通过与目标公司的股票持有人达成收购协议的方式进行收购。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14: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要约相关文章
  • 换股并购概念分析
    换股并购是指收购公司将目标公司的股权按一定比例换成本公司的股权,目标公司被终止,或成为收购公司的子公司的购并方式。换股视具体情况可分为增资换股、库存股换股、母子公司交叉换股等。增资换股即并购公司采用发行新股的方式来替代目标公司的股票;库存股换股即并购公司可将其库存的那部分股票用来替换目标公司股票;母子公司交叉换股是并购公司、其母公司和目标公司之间都存在换股的交叉关系,通常在换股之后,目标公司或消亡,或成为并购公司的子公司,或成为其母公司的子公司。换股是公司合并的基本特色,但收购者若将本身股票当作价金付给目标公司股东,即是一种换股作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36条(注释1)所规定的上市公司收购可以采用现金和依法可以转让的证券支付方式进行,从而为上市公司的换股并购提供了法律依据。
    2023-06-05
    370人看过
  • 遗嘱公证的法律概念定义
    公证遗嘱是指经公证机关公证的遗嘱。公证遗嘱是方式最为严格的遗嘱,较之其他的遗嘱方式更能保障遗嘱人意思表示的真实性。
    2022-04-28
    77人看过
  • 亲子关系的法律概念定义
    如何理解法律上的亲子关系法律上的亲子关系即父母子女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父母与婚生子女、父母与非婚生子女;另一类是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父母子女关系形成的原因不同,但权利义务是相同的,主要有:父母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非婚生子女,继父母继子女和养父母养子女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父母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在法律上如何解除亲子关系从法律角度上,亲子关系不能自认而解除。亲生父母子女关系是基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天然的血缘关系形成的。继父母子女关系和养父母子女关系都是通过实施一定的行为而形成的一种法律拟制身份关系,因而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予以解除。但亲生父母子女关系并非通过法律拟制产生,因此不能通过当事人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解除。亲子之间签订的解除亲
    2023-08-18
    442人看过
  • 并购、收购、兼并有什么异同
    兼并、收购和兼并之间有什么异同P>1.并购的定义并购通常是指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变更法人实体的经济行为,取得对该企业的决策控制权,是指企业以现金、债券、股票等方式购买其他企业的部分或者全部资产或者股权,以取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收购对象一般有股权和资产两种。股权取得与资产取得的主要区别在于:股权取得是为了取得企业的股份,购买方成为被购买方的股东,因此必须承担企业的债权债务;但是,收购资产只是购买和出售一般资产。由于目标公司在收购资产时不收购其股份,收购方不必承担其债务并购、并购与并购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1.扩大企业市场份额;或者扩大经营规模,实现经营规模;或拓宽经营范围,实现分散或一体化管理。简言之,它们是企业外部扩张战略或增强企业实力的途径。2.两者都以企业产权为交易对象(3)并购的区别合并时,被合并企业不再是法人;在收购过程中,被
    2023-05-07
    227人看过
  • 股份收购式兼并
    股份收购也是购买,也是一种交易行为,但与前述资产/股权购买又有很大不同,主要在于:(1)股份收购的买方是特定的,而卖方则是不特定的。换句话说是“一对多”。资产/股权购买的买方、卖方基本上都是特定的,是“一对一”。(2)在“一对多”的情况下,买方可通过证券交易所连续购买或买方预先发出要约邀请,由卖方再要约,最后由买方根据要约邀请条件予以承诺,或是买方预先发出标书,由众多的卖方投标,最后由买方根据标书规定的条件予以确认。这几种形式可分别称为:集中交易竞价收购、要约收购和“标购”。一般资产/股权购买是通过一对一谈判,形成书面契约进行的。(3)股份收购的标的只能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集中交易竞价收购、要约收购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进行,标购在证券交易所以外的场所进行。资产/股权购买的标的不限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可以是企业的实物资产,也可以是非股份公司的股权,对交易场所没有特定要求。(4)股份收
    2023-04-23
    182人看过
  • 区分兼并和收购
    兼并又可称为合并,合并通常是指以现金、证券或者其他形式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者变更法人资格。因此可以得到控制这些企业的经济行为,被并购企业法人实际不存在,而在收购中,被收购企业仍然可以作为法人存在,其产权可以部分转让。收购是指企业以现金债券或者股票购买另一企业的部分或者全部资产或者股权,以取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公司的兼并和收购有什么区别(一)法人情况的变化不同1、兼并,包括吸收和新建立。吸收只留下吸收企业的法人,新建立则只留下新建立企业的法人。2、收购,包括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无论是资产收购还是股权收购,被收购和收购公司法人均保留存在,但资产收购时,被收购公司成为一个法律外衣下的空壳。(二)资产情况的变化不同1、兼并。吸收兼并资产转移到吸收公司,新建立兼并则转移到新建立的公司。2、收购。资产收购,资产由收购公司买入;股权收购,资产由收购公司接管。以上,就是关于公司的兼
    2023-07-01
    217人看过
  • 简述兼并与收购
    吸收合并
    1、兼并狭义的兼并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它企业的产权,使这些企业的法人资格丧失,并获得其控制权的经济行为。狭义的兼并相当于《公司法》和会计学中的吸收合并。广义的兼并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它企业的产权,并企图获得其控制权的经济行为。广义的兼并除了包括吸收合并以外,还包括新设合并与控股等形式。2、收购收购是指对企业的资产和股权的购买行为。收购涵盖的内容较广,其结果可能是拥有目标企业几乎全部的资产或股份,从而将其吞并;也可能是获得企业较大一部分股份或资产,从而控制该企业。3、企业并购从目标公司的性质上可划分为:上市公司的并购和非上市公司的并购。(1)上市公司的并购上市公司的并购是指并购的目标公司为上市公司的经济行为。收购上市公司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相当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从未进行过上市公司收购的收购方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而一旦出
    2023-04-23
    403人看过
  • 企业兼并和破产的概念及特点
    企业的兼并指的是由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吞并那些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劣势企业的经济现象。企业破产,也称企业倒闭,指的是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兼并后的企业整顿(一)尽早展开合并整顿工作并购往往会带来多方面变革,可能涉及企业结构、企业文化、企业组织系统,或者企业发展战略。变革必然会在双方的雇员尤其是留任的目标企业原有雇员中产生大的震动,相关人员将急于了解并购的内幕。所以,并购交易结束后,收购方应尽快开始就并购后的企业进行整合,安抚为此焦虑不安的各方人士。有关组织结构、关键职位、报告关系、下岗、重组及影响职业的其他方面的决定应该在交易签署后尽快制订、宣布并执行。持续几个月的拖延变化、不确定性会增加目标公司管理层和员工的忧虑感,可能会影响目标企业的业务经营。(二)做好沟通工作充分的沟通是实现稳定过渡的保障,这里的沟通包括收购方企业内部的沟通
    2023-07-19
    465人看过
  • 什么叫并购重组概念
    法律综合知识
    并购重组是两个以上公司合并、组建新公司或相互参股。它往往同广义的兼并和收购是同一意义,它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2024-04-12
    466人看过
  • 公司的兼并、收购和合并
    一、兼并兼并(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采取各种形式有偿接收其他企业的产权,使被兼并方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经济行为。企业兼并的形式有:①承担债务式兼并,即在资产与债务等价的情况下,兼并方以承担被兼并方债务为条件接收其资产的兼并方式;②购买式兼并,即兼并方出资购买被兼并方企业资产的兼并方式;③吸收股份式兼并,即被兼并企业的所有者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作为股金投入兼并方,从而成为兼并方企业的一个股东的兼并方式;④控股式兼并,即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权,达到控股,实现兼并的方式。二、收购收购是指一个企业能够通过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而使该公司经营决策权易手的行为。三、合并合并(企业合并)是指两家以上的公司依据契约及法令归并为一个公司的行为。企业合并包括吸收合并和创新合并两种形式。所谓吸收合并是指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中,其中一个公司因吸收了其他公司而成为存续公司的合并形式;所谓创新合并是指两个或
    2023-03-23
    142人看过
  •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概念
    什么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法律权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手段。法律权利表现为权利享有者可以自己作出一定的行为,也可以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其特点包括:受国家的认可和保障;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与利益是紧密相连的;权利总是和义务人的义务相关联,离开了义务,权利就不能得到保障;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据法律规范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保证权得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当负有义务的主体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自己的义务时,要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行为的内容,义务可以分为作为义务积极义务和不作为义务消极义务。精神病离婚男方该履行哪些法律义务?精神病离婚男方该履行支付相关的生活费用的义务。我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
    2023-07-15
    374人看过
  • 契税概念定义
    契税是在土地、房屋不动产所有权发生转移,按当事人双方订立契契税概念定义契税是在土地、房屋不动产所有权发生转移,按当事人双方订立契约等对产权随人征收的一种税。1、征税范围及纳税人契税的征税对象是发生产权转移变动的土地、房屋。在中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2)土地使用权转让,包括出售、赠与、交换;(3)房屋买卖;(4)房屋赠与。2、税率:国家规定契税率为3-5%。现实行1.5%的税率。契税概念定义
    2023-06-11
    84人看过
  • 非法人团体概念定义
    非法人团体nincorporatedsociety设有代表人或管理人而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独立社会组织。非法人团体与法人的分支机构不同。法人的分支机构虽设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但不是独立的社会组织,有的也不能以分支机构的名义起诉、应诉。而非法人团体在各国一般都被赋予诉讼当事人资格,允许它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应诉。在中国的现行立法中,有的将非法人团体称为非法人单位,有的称为其他组织。非法人团体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②个人合伙。③合伙型联营企业。④中国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分支机构、派出机构;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中国设立的分支机构、派出机构。⑤不具备法人条件,没有取得法人资格的乡镇企业和街道企业。⑥作为企业内部承包合同一方的车间或班组。非法人团体不是民事权利主体,无权利能力,但它既然客观存在,就要从事各种民事活动,活动中就不可避免地发生纠纷,形成诉讼。因此,在法律上赋予它以起诉
    2023-06-08
    396人看过
  • "法人定义:概念与特征"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到法人终止。法人应当依法成立,独立承担全部财产的民事责任。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住所、财产或者经费。设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规必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法人设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民法典对法人的定义有什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七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第五十八条规定,法人应当依法成立。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法人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设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七条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023-07-10
    60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要约
    词条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而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一个意思表示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构成一个要约,一是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具备合同的必要条款;二是必须具有明确的订立合同的意图,并表明经对方... 更多>

    #要约
    相关咨询
    • 反向兼并的概念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08
      反向兼并(reversemerger)也叫做反向收购(reversetakeove r、reversebyo t、reverseacqisition)。反向兼并是指一家非上市公司在投资银行顾问公司的帮助下获得一家上市壳公司的绝对控股权。一方面非上市公司通过反向兼并达到快速股票上市的目的;另一方面有很多业务已经萎缩,估价已经很低的上市壳公司也需要通过反向兼并来避免破产或被摘牌,从而实现自己的股权价值
    • 兼并收购的含义有没有法律规定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22
      兼并收购的内涵非常广泛,一般是指兼并和收购。兼并收购简称并购。 兼并又称吸收合并,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 收购指一家企业用现金或者有价证券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者资产,以获得对该企业的全部资产或者某项资产的所有权,或对该企业的控制权。 与并购意义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成为一个新的企业,合并完成后,多
    • 法律概念收购和收购并购是有什么区别?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16
      并购和收购的区别有: 1、范围不同,收购的实质是购买被收购企业的股权,并购是企业之间合为一体; 2、程序不同,收购应当采用符合证券法规定的方式进行,并购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等。
    • 并购的一般概念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11
      (一)公司并购属于公司投资行为。 公司对外投资通常应由股东(大)会决定。实务中,由股东(大)会批准投资规划或计划,并授权董事会批准具体投资项目。 (二)公司并购目的是取得被并购企业控制权。公司并购,企业规模扩张,产生协同效应和规模效益。 (三)公司并购,企业资产与业务规模扩张,通常增加内部管理费用,但市场交易费用的大幅下降可以带来超额利润。 (四)公司并购包括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两种基本形式。 (五
    • 法律对 兼并收购 的规定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10
      两者的区别在于: 其一,收购属于并购的一种形式; 其二,并购除了采用收购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兼并的方式,兼并又称吸收合并,是指两个独立的法人兼并和被兼并公司,通过并购的方式合二为一。 共同点是: 都是公司进行扩大的手段。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