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本罪的犯罪对象为枪支、弹药、爆炸物和危险物质。《枪支管理办法》规定,枪支是指以火药或者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金属弹丸或者其他物质,足以致人伤亡或者丧知觉的各种枪支。弹药,是指上述枪支所用的弹药。关于爆炸物的范围,法律无明文规定。一般认为包括军用爆体物和民用爆炸物。前者包括各种手榴弹、地雷、炸弹、爆破筒等,后者主要指炸药和雷管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第2条的规定,民用爆炸物品的范围相当广泛。具体分为三类,一为爆破器材,包括各类炸药、雷管、导火索、导爆索、非电导爆系统、起爆药和爆破剂;二是黑火药、烟火剂、民用信号弹和烟花爆竹;三是公安部门认为需要管理的其他爆炸物品。上述爆炸物品的爆破、杀伤力有大小不同。至于烟花、爆竹等一般娱乐用品不应包括在本罪对象范围之内。弹药是由国家专门的人员来进行管理,如果没有国家的批准是不能进行使用的,如果存在有盗窃的行为,那么这完全侵犯了我国的公共安全,只要条件构成必定就需要承担刑事的责任,一般在处罚时就会按所造成的后果来进行判决,轻者三年以上重者是可以按死刑来进行处罚的。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构成条件?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构成条件为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枪支、弹药、爆炸物抢走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即明知是枪支、弹药、爆炸物而抢劫。
-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改名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
438人看过
-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危害性与法律惩罚
291人看过
-
抢劫罪与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区别
269人看过
-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既遂能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439人看过
-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主体与客体是谁
331人看过
-
如何避免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404人看过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与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区别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12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与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对象不尽相同。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犯罪对象是枪支、弹药,不包括爆炸物;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犯罪对象包括枪支、弹药、爆炸物在内。 (2)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不同。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表现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表现为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
-
[抢劫案例]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是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1-10-09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枪支、弹药、爆炸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规定,枪支以火药和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金属弹丸和其他物质,足以伤亡或失去意识的各种枪支,包括军用枪支、民用枪支和公务枪支,弹药是指上述枪支使用的各种弹药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枪、弹药、爆炸物的所有者、所有者和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威胁或其他方法
-
盗窃、诈骗、抢夺罪、非法持有枪支、爆炸物、爆炸物罪的量刑是什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0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9条之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
盗窃枪支弹药爆炸物案件的律师费用是多少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7-08(1)无财产争议案件:普通民事、经济、行政案件,不涉及财产的,根据案件性质、复杂程度、工作所需耗费时间等因素,在6000—100000元之间协商收取;外地民事、经济、行政案件不涉及财产的,代理费不低于20000元[2]; (2)法律文书:代为撰写、修改、审查法律文书,根据法律文书的性质、难易程度、工作所需耗费时间等因素,每份文书在600-2000元之间协商收费; (3)律师见证:根据法律文书的性质
-
盗窃、诈骗、抢夺、弹药、爆炸物、爆炸物种类犯罪是否构成转化抢劫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8一是认为应以转化型抢劫罪处理;二是认为不构成转化型抢劫罪。对此问题我国刑法理论界也有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转化抢劫罪的成立应当以先前的盗窃、诈骗、抢夺构成犯罪为条件,即这三种犯罪数额应当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如果数额未达到较大的法定条件,盗窃、诈骗、抢夺就只是一般违法行为,不能成为转化抢劫罪的前提条件。行为人实施暴力致人伤害的,可以依伤害罪、杀人罪处理。否则,就只能作为一般的违反治安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