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下是对“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立案标准”的改写,保持原意不变:
1.致使可能判处或已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的;
2.致使有3名以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的;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后,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被害人、证人和司法工作人员等进行打击报复的。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何认定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的行为。要认定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严重不负责任:行为人必须具有严重的不负责任态度,对在押人员脱逃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
2. 致使在押人员脱逃:行为人必须具有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的行为,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逃离羁押场所或者监管场所。
3. 造成严重后果:行为人的失职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例如导致在押人员逃亡、严重违反监管规定等。
根据以上条件,如果行为人具有以上三种行为,且造成严重后果,则可以认定其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此时,行为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属于结果加重犯,行为人只要具有失职行为,即构成犯罪既遂。因此,行为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只有具有严重不负责任态度,致使在押人员脱逃,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人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案件的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条司法工作人员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处理在押人员脱逃罪立案问题时如何考虑失职责任
308人看过
-
立案前如何进行调查?
212人看过
-
儿童失踪后如何进行立案调查
470人看过
-
警方立案调查后,如何查询案件进展?
188人看过
-
失职使在押人员逃脱罪应该如何适用刑罚
418人看过
-
失职如何成为在押人员逃脱罪的定罪因素?
144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如何对失踪人口进行立案调查?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15人口失踪一般是24小时可以报案,失踪48小时立案。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可能会人身安全会危险,随时可以立案侦查。《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第八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审查,符合管辖规定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 (1)接到拐卖妇女、儿童的报案、控告、举报的; (2)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 (3)接到已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可能被
-
如何在刑事案件立案审查起诉中怎样脱逃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21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应当及时通知侦查机关,要求侦查机关开展追捕活动。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全面审阅案卷材料。经审查,对于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二款、《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百八十条的规定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侦查机关补充侦查完毕移送审查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按照本批复第二条的规定进行审查。共同犯罪中的部分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对其他犯
-
现在案件调查是如何进行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3-03-26作为县级纪委、监察局,就是本县范围内的县直机关有关党组织、下级党委和党组织关系在地方的党员,以及县直行政机关、下级人民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单位违纪)和行政关系在地方的科(局)级以下(含科局级)公务员,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负责人、国有企业负责人等。作为乡镇纪委和县直纪检监察组织,按照干部管辖权限,就是那个地方和部门的党员、干部。
-
针对职务犯罪案件如何进行处理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10职务犯罪办案程序是: 1、由检察院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进行立案; 2、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3、检察院决定是否批准逮捕; 4、犯罪事实清楚属于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向法院提起公诉。
-
检察院如何对行政案件进行调查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8从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出发,根据我国检察机关的性质、地位和目的任务,行政检察监督的方式应当既包括提起诉讼,又包括参加诉讼,主要理由如下:第一,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0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在总则中用专门的条文规定,其目的就在于行政检察监督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是实施全面的、完整的法律监督,而不是局部的、有限的法律监督。检察机关不仅要监督审判结果——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