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具备法定情形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法条链接:〈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证人出庭作证是原则,不出庭是例外,要有法定不出庭理由。现实中是不出庭为原则,出庭为例外。有书面证词是可以的。但一方要求对方证人出庭时(附条件)对方证人不出庭的话,证言不能单独作为定案的依据。
一、证人的义务
1、按照出庭的义务。
2、如实作证并回答质询的义务,如实作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证人必须如实提供证言,其二是不得隐匿事实。
3、有保守国家机密的义务。
证人证言是证人对自己所感知的案件事实向法庭所作的陈述,证人始终是案件的第三者,证人证言永远不等同于当事人的承认。因此,证人证言的效力是有限的,而且这有限的效力也要经过法官的认证,达到内心确信,才能成立,证人在作证时,其证言往往包含一些假性事实,即一些猜测,推断或评价性的东西。法官在判断证人证言时,要将证人证言中的假性事实予以抛弃,保证案件的客观情况,才能予以慎重定案。
我们发现民事案件的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的情形,与刑事案件的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的情形,其实二者时间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在民事案件中,如果证人本身是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那么也是不能作为证人。而一般证人出庭作证是属于原则,但不出庭则是例外情形。
-
民事诉讼中鉴定人必须出庭作证吗,不出庭作证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445人看过
-
能否在民事诉讼中传唤证人作为证人出庭?
236人看过
-
哪些职位的人不得在刑事诉讼中作为目击证人出庭作证?
377人看过
-
民事诉讼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严重不?
239人看过
-
被告能不能要求证人出庭作证
352人看过
-
证人不出庭作证会产生哪些影响
105人看过
-
哪些公民不能作为证人出庭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12依据法律规定,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作为证人出庭作证。但如果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出庭作证。
-
证人不出庭作证能不能起诉证人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一十五条单位向人民法院提出的证明材料,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及制作证明材料的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并加盖单位印章。人民法院就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可以向单位及制作证明材料的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可以要求制作证明材料的人员出庭作证。 单位及制作证明材料的人员拒绝人民法院调查核实,或者制作证明材料的人员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的,该证明材料不得作
-
可以不出庭作证吗哪些证人不出庭作证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13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
证人出庭作证问哪些问题?证人出庭作证的条件是哪些?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05对我国有关证人出庭作证的立法和实务评析 人出庭作证时,应当出示表明其身份的证件。为了查明案件事实,人民法院必须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要求,对案件涉及的所有证据进行细致、深入的审查,尽最大可能识别伪证或者有明显瑕疵的证据。证人出庭作证时,法院首先需要确认的就是,该证人是否确系法院所传唤的证人,而这就需要该证人证明自己的身份。
-
不出庭作证哪有证人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17在中国,刑事案件中的证人必须在没有特殊情况的情况下出庭。以下我们逐一分析。1、不能强制出庭作证的证人范围: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但是近亲中的同胞兄弟姐妹可以被迫出庭。强制证人出庭的,由院长签发强制证人出庭令。2、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1)情节较轻的,予以警告。(当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10日以下的司法拘留。但是不能罚款。而且需要院长批准,而不是审判长。这里的拘留是10天以下的拘留,必须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