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负全责。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3、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4、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一、超标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负全责吗
对于超标电动车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需要依据实际情况来看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
二、非机动车肇事逃逸该怎么处理
非机动车肇事逃逸的处理如下: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有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情形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责任的认定如下:
1、 事故因当事人逃逸,而无法认定当事人责任的场合,无论事故各方的实际责任如何,均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2、 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双方均无责任,即意外事故,也要由逃逸方承担;
3、 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逃逸方有安全或有错误,他方没有过错,逃逸方负全责;
4、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事故当事人双方均有责任,在确定过错比例的基础上适当减轻逃逸方的责任。
-
电动车把我车撞了逃逸
120人看过
-
电动车撞人逃逸处罚规定
484人看过
-
电动车肇事逃逸怎么处罚,电动车肇事逃逸如何处罚
478人看过
-
电动车事故逃逸属于机动车逃逸处理吗
140人看过
-
遇到电动车撞人逃逸,应该怎样处理?
183人看过
-
电动车撞轻微伤后逃逸
346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小车撞了电动车,逃逸,电动车主受伤重庆在线咨询 2023-06-26汽车没有违法行为的,电动车负主要责任。 1、电动车逆行是违法交通法的,如果与没有违反交通法行为的机动车发生碰撞的,非机动车主要责任,机动车只承担10。 2、如果机动车有违法行为的,比如闯红灯、违法调头、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这是机动车全责,就算是非机动车逆行的,机动车也是全责。 3、交通法中,是偏向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但是生命只有一次。请广大非机动车、行人时刻遵守交通法规。宁绕10步远,不走一步险。
-
-
轿车撞电动车,轿车弃车逃逸,电动车伤者左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22骑电动车撞人走了也属于肇事逃逸,拘留15天以下,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还会追究刑事责任。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 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
-
电动车司机撞人后逃逸,第二天电动车肇事逃逸后自首怎样处理?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27《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肇事人的法定义务,而肇事人没有履行义务,因此虽然可以认定为自首,但在决定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时要适当从严掌握。
-
交警处理电动车撞人后后逃逸河北在线咨询 2023-01-051、电动车交通事故逃逸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3、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