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房子过户手续如下:房子贷款未到期的,双方可以凭生效后经过公证的《离婚协议》或法院离婚判决中有关房产归属的条款、《离婚证》、双方的《身份证》、原房屋权或抵押权相关证明,去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产权转移手续。
夫妻离婚车子怎么过户
夫妻离婚之后,车辆过户就和个人之间过户是一样的,手续也是一样的,需要现机动车所有人到登记地车辆管理所填写申请表,交验机动车,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一)现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二)机动车所有权转移的证明、凭证;(三)机动车登记证书;(四)机动车行驶证;(五)属于海关监管的机动车,还应当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车辆解除监管证明书》或者海关批准的转让证明;(六)属于超过检验有效期的机动车,还应当提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和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十四条
因买卖、设定抵押权等申请不动产登记的,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共同申请。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由当事人单方申请:
(一)尚未登记的不动产首次申请登记的;
(二)继承、接受遗赠取得不动产权利的;
(三)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生效的决定等设立、变更、转让、消灭不动产权利的;
(四)权利人姓名、名称或者自然状况发生变化,申请变更登记的;
(五)不动产灭失或者权利人放弃不动产权利,申请注销登记的;
(六)申请更正登记或者异议登记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由当事人单方申请的其他情形。
-
房子是夫妻双方的离婚过户怎么过户
118人看过
-
夫妻离婚达成协议房子怎么过户以及夫妻离婚房子过户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411人看过
-
房产过户离婚夫妻要怎么办理
74人看过
-
夫妻离婚房子是离婚前过户还是离婚后过户
420人看过
-
夫妻离婚房产如何过户夫妻离婚房产过户流程
492人看过
-
夫妻共同贷款的房子,离婚后房子怎么过户
285人看过
离婚证,是男女双方合法解除夫妻关系的法律文书,一般由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和人民法院颁发。 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 更多>
-
夫妻离婚后房子归一方,房子怎么过户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09离婚后可根据以下规定,到房管部门办理权属变更手续将房产过户给子女。离婚房屋过户手续办理流程: 一、贷款未到期的所需证件:1、凭生效后《离婚协议》(需公证)或法院《仲裁(判决)》中有关房产归属的条款;2、《离婚证》;3、双方《身份证》;4、原房屋所有权或抵押权相关证明,即原按结贷款相关手续。步骤:1、到房管部门办理权属变更手续;2、到按揭银行办理按揭权利(义务)人便更手续。 二、按揭贷款已还清的:只
-
夫妻离婚后房产给孩子要过户给孩子过户费怎么出?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05夫妻离婚后房产给孩子要过户给孩子过户费如下:登记费,权利人按80元/套;非住房,550元/套。转让手续费,住宅按6元/平方米缴纳,双方各承担50%;非住宅按18元/平方米缴纳,双方各承担50%。契税,首次购买面积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宅按成交价格的1%缴纳,首次购买90平方米以上,144平方米(含144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宅按成交价的1.5%缴纳。其它全按成交价的3%缴纳。普通住宅
-
夫妻离婚房子没有过户过户条件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7没有房产证的楼房,离婚后也无法办理过户手续。一般参考如下法条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一条离婚时双方对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权的房屋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当事人就前款规定的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权后,有争议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上是丈夫的名字,夫妻离婚房子归妻子,过户需要过户费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05因为离婚涉及协议财产变更,房管局会要求公证处开出公证书以便过户,是以赠予形式变更,过户时费用不大,但如果再上市交易的话税费会很重(会以全额征收税费的)。而且公证协议是要付钱的,这个费用由公证处评估再收费的,所以计算不了价格。再卖时的全额征税会很高,如想税费转嫁买家的话,买家会考虑成本太高的,这是以后如买卖必须考虑的问题。建议你领取离婚证后使用买卖过户的形式进行房产变更,首次费用虽大一点,但不需要公
-
丈夫把房子过户给妻子, 现在要离婚怎么办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181,离婚是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可以协议离婚,也可以诉讼离婚。 2,房屋登记在两人名下,属于共同财产,原则上平均分割。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房屋过户到公公名下,你丈夫属于无权处分,可以将房产追回后要求分割。如果对方有过错,你可以适当多分财产以作补偿。 3,共同债务共同承担,个人债务由个人承担。 4,孩子的抚养权双方协商,一般本着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处理,如果孩子较小,随母亲可能性大.不抚养孩子一方有探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