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好意施惠能否减轻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1 19:22:24 250 人看过

(一)施惠者在故意或重大过失下承担全部或部分责任。施惠者在主观故意的情形下应承担全部责任,在重大过失下根据过失程度及案件实际情况决定责任承担的大小。

(二)施惠者为一般过失或双方均无过错时,由受惠者自负风险。在日常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人们认识到风险,也自愿承担这些风险。当个人单独从事危险活动时,由自己承担风险没有任何异议。但是,如果与他人共同从事危险运动时,风险由谁承担?如果受惠者的风险责任由施惠者承担,那么,施惠者的风险应该由谁承担?车主要承担包括乘车风险在内的诸多风险,但是,作为好意同乘者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就享受了像车主那样的便利与快捷,而且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与责任,对两者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法律是调整不同群体利益冲突的技术和方法,法律的公平与公正是相对的;当利益冲突无法协调时,法律的价值倾向是保护多数人利益、牺牲少数人利益,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做好事还要承担责任,与人们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相违背。

(三)好意施惠者不能因先前的“好意”减轻责任。有观点认为,依社会公平观念,施惠人无偿施惠而有侵权行为时,类似于无偿契约,故其责任应相对减轻;也有观点认为,对人的生命健康权的注意义务,不能因好意施惠而为减轻,仅将其限定于故意和重大过错。第一种意见显然混淆了好意施惠行为与后续的侵权行为。好意施惠行为中施惠人的“好意”仅限于施惠行为时的主观状态,正因为施惠人仅仅是出于“好意”这一主观情谊要素,使该行为因欠缺法律行为意思表示要素而得到特殊介定,此时,施惠行为本身不受法律调整。当“好意”通过施惠行为得到实现后,我们不能再以“好意”来重复评价其后造成的侵权行为。侵权责任要考虑的是侵权者在实施侵权行为时的主观过错对侵害结果的影响,而行为人的“好意”与行为人的“善意,注意义务”是两个不同的主观范畴,谈到行为性质时,考虑的是“好意”,谈到侵权责任时考虑的是“善意,注意义务”,因此,好意施惠人的侵权责任不能因先前行为的“好意”而减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2日 10: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侵权行为相关文章
  • 好意施惠者的侵权责任如何承担?
    1、施惠者在故意或重大过失下承担全部或部分责任。施惠者在主观故意的情形下应承担全部责任,在重大过失下根据过失程度及案件实际情况决定责任承担的大小。2、施惠者为一般过失或双方均无过错时,由受惠者自负风险。在日常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人们认识到风险,也自愿承担这些风险。当个人单独从事危险活动时,由自己承担风险没有任何异议。但是,如果与他人共同从事危险运动时,风险由谁承担?如果受惠者的风险责任由施惠者承担,那么,施惠者的风险应该由谁承担?车主要承担包括乘车风险在内的诸多风险,但是,作为好意同乘者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就享受了像车主那样的便利与快捷,而且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与责任,对两者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法律是调整不同群体利益冲突的技术和方法,法律的公平与公正是相对的;当利益冲突无法协调时,法律的价值倾向是保护多数人利益、牺牲少数人利益,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做好事还要承担责任,与人们的是非
    2023-02-04
    344人看过
  • 好意施惠丢失财务是不是承担责任?
    一、好意施惠丢失财务是否承担责任?好意施惠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财务丢失的情况下,也是构成了对当事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相关的民事责任,从法律行为层面上,主要是好意施惠是否为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概念和系统理论的提出始于德国法,按照萨维尼的观点,法律行为是指行为人为创设其意欲的法律关系而从事的意思表示行为,即让个人能在合法的范围内,按自已的意志构建法律关系,实现个人的需求。而法律行为:一是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件,表意人将自已的意思表示于外部而为他人所知,法律直接根据其效果意思赋予其法律效力,所以判定一个行为究竟是不是法律行为,首要标准看是否具备意思表示;二是法律行为虽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但人基于内心的意思而发生的行为,未必都是法律行为。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必须是人基于内心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即意在追求一定民事法律效果,具有受法律约束的意思,并表示在外的行为;三是好意施惠者虽有意思从事这一行
    2024-01-18
    142人看过
  • 好意施惠重大过失需要承担责任吗
    一、好意施惠重大过失需要承担责任吗案例要旨:好意施惠行为是当事人之间无意设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由当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风尚实施的使另一方受恩惠的行为。该行为对好意施惠人不形成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好意施惠人非因故意或重大过失无需对受惠人因好意施惠所引发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二、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的关系1、所谓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除人身关系以外的其他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是一种典型的民事法律行为,合同具有以下特征:2、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这是合同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明确了合同行为与单方法律行为的界限。3、订立合同的目的在于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任何法律行为都具有目的性,合同的目的性在于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此目的性使其与一般的商量行为区别开来。4、合同是当事人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上所达成的合意。这是民法上
    2023-04-29
    266人看过
  • 酒驾现场:同行的责任能否减轻?
    酒驾死人同行人的责任:酒驾肇事致人死亡,要承担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同车人如果知道司机喝酒,都可以预见到酒驾的严重后果,不加制止甚至纵容,属于间接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应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酒驾逃逸致人死亡保险会赔吗酒驾交通事故发生后,酒驾逃逸致人死亡商业保险是不会接受理赔的,而交强险需要根据情况决定。如果没有第三者造成的伤亡,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可以拒赔,不在理赔范围内,因为交强险是要赔偿第三者的。第三者伤亡的,强制保险在责任范围内对第三者进行赔偿,不足部分按责任划分承担。当酒驾的酒精含量达到酒驾的标准时,如果受害人在车险之后进行理赔,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可以先赔付给第三方,事后再向司机追偿。但酒驾后,保险公司一般不会受理,除非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对方伤者需要钱住院治疗,已经有生命危险。保险公司会先垫付赔偿金额,再还给保险公司。《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
    2023-07-19
    499人看过
  • 好意施惠又称什么行为?
    一、好意施惠又称什么?好意施惠行为又称情谊行为,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设立、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也没有法律直接规定。好意施惠是指当事人之间无意设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由当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风尚实施的使另一方受恩惠的关系,旨在增进情谊的行为。与法律行为不同,好意施惠的行为也是基于一定的意思而表示在外的行为,但行为人不具有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效果意思。债的关系与好意施惠关系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具有负法律上义务的意思。但在实务中,经常难以区分,通常有偿的约定应当认为是债的关系;而无偿的约定,应当看受益人的相对人,对该约定有无特别利益而定,如借贷、赠与、委任、寄托等。若当事人并无受其约定拘束之意,则为好意施惠关系,如约定让亲友搭乘顺车至某地,受同事或友人嘱咐代购某物,邀请友人散步或参加宴会等。在无偿的约定情形,当事人究竟有无受拘束之意,亦即究竟意在成立合同,或仅为好意施惠关系,应解释
    2023-04-29
    378人看过
  • 如何界定好意施惠行为
    法律综合知识
    一、如何界定好意施惠行为好意施惠是指当事人之间无意设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由当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风尚实施的使另一方受恩惠的关系,旨在增进情谊的行为。二、好意施惠行为的类型一般分为三种类型:1.财物型好意施惠:好意施惠行为以财物为内容,施惠人给予受惠人财物,例如日常生活中的不包含服务的请客吃饭。2.服务型好意施惠:施惠人做出某种服务,无财物的内容,例如好意同乘,受惠人搭乘车辆,接受施惠人的驾驶服务。3.财物与服务混合型好意施惠:如请客吃饭的施惠者又请客又为受惠者提供舒适的场地和保管物品等服务。三、好意施惠行为的特征好意施惠行为有以下五个特征:1.无偿性,行为在往来的过程中不具有对价,不具有对价并非指毫无对价,应依据社会的一般观念和交易习惯来认定该行为;2.无受法律约束的意思,不产生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3.对施惠人民事行为能力并无要求,任何人都可以做出好意施惠行为;4.合意性,此处
    2023-10-23
    123人看过
  • 过错能否减轻违约责任
    订立合同需要遵循自愿原则,出现违约情形的,如果合同中有约定或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减轻违约责任,如果没有约定减轻的,是不能减轻违约责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如何减轻违约责任合同一方当事人违约后,可以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减轻违约责任造成的损失,减轻损失后可以减轻违约责任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
    2023-08-18
    232人看过
  • 好意施惠车主坐车开车侵权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一、好意施惠车主坐车开车侵权是否承担赔偿责任?好意施惠车主坐车开车侵权一般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在好意施惠过程中,施惠人违反侵权法上的义务,导致受惠人人身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但受惠人本人也存在过错的,可以减轻施惠人的民事责任。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有加害行为、有损害事实的存在、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四个方面。侵权行为法以保护权利为目的,对因侵犯权利所造成的损害可以基于该请求寻求赔偿。所以,当施惠者的行为造成对受惠者的损害并符合侵权行为构成要件时,完全可以引用侵权行为法的有关规定来寻求保护。二、好意施惠行为侵权的法律规定是什么好意施惠行为侵权的法律规定是好意实惠致损引发的侵权的认定应当适用过错原则。但基于好意施惠的无偿性和良好的动机,以及善意目的性,应从民法的公平理念出发,酌情减轻施惠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即施惠人因其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受惠人人身或财产损害
    2023-05-03
    119人看过
  • 施惠发生损害施惠人是否承担责任
    一、施惠发生损害施惠人是否承担责任?1、如果施惠人不是故意或者没有重大过失的话就不需要承担责任,好意施惠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施惠人若能证明自己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有过错的,则应按照过错比例划分各方责任。2、好意施惠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好意施惠行为致害引发的纠纷也很常见。由于我国法律法规尚未对好意施惠的相关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使得此类纠纷发生后,相关的责任承担往往无法得到妥善解决。3、好意施惠行为既不是法律行为也不是事实行为,它是由道德规范来调整的社会行为。法律对好意施惠行为不予调整,并不意味着因好意施惠行为而产生的其他关系一概不由法律调整。在好意施惠关系里,受惠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受保护,不容侵害,因施惠人的过错发生损害,施惠人当然应负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违法行为、损害事实、过失和因果联系是好意施惠致害他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过错责任是其归责原则。在好意施惠
    2023-04-29
    66人看过
  • 好意施惠是民事法律行为吗
    一、好意施惠是民事法律行为吗好意施惠也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好意施惠行为,虽然当事人无意设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但依照法律的规定同样是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因为好意施惠是无偿的,是基于人们内心的善意,应该从公平的角度处罚,酌情减轻施惠人的责任,因此司法实践中施惠人非基于故意或是重大过失导致的损害,一般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施惠人应当承担损害结果的法理是基于先行行为而产生的对相对人权利保护的义务,如相对人因此行为受损,施惠人应当承担责任,但此时已转变为侵权关系了。二、事实行为与民事行为的主要区别1、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民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3、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效果;民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三、民事法律行为分类1、
    2023-05-06
    386人看过
  • 好意施惠致人死亡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吗
    好意施惠致人死亡也有可能需要承担侵权责任,涉及侵权关系,侵权关系在因责任归责问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被侵权人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2、受害人自己故意造成的损害,行为人不承担责任。3、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承担责任4、损害因不可抗力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5、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造成的,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行为人不承担责任。好意施惠行为既不是法律行为也不是事实行为,它是由道德规范来调整的社会行为。法律对好意施惠行为不予调整,并不意味着因好意施惠行为而产生的其他关系一概不由法律调整。在好意施惠关系里,受惠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受保护,不容侵害,因施惠人的过错发生损害,施惠人当然应负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违法行为、损害事实、过失和因果联系是好意施惠致害他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过错责任是其归责原则。在好意施惠侵权中,施惠人负有对相对人的注意、谨慎、保护义务。施惠
    2023-06-28
    86人看过
  • 好意施惠行为应该怎样认定
    好意施惠的行为也是基于一定的意思而表示在外的行为,但行为人不具有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效果意思。1.债的关系与好意施惠关系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具有负法律上义务的意思。但在实务中,经常难以区分,通常有偿的约定应当认为是债的关系;而无偿的约定,应当看受益人的相对人,对该约定有无特别利益而定,如借贷、赠与、委任、寄托等。2.当事人并无受其约定拘束之意,则为好意施惠关系,如约定让亲友搭乘顺车至某地,受同事或友人嘱咐代购某物,邀请友人散步或参加宴会等。3.在无偿的约定情形,当事人究竟有无受拘束之意,亦即究竟意在成立合同,或仅为好意施惠关系,应解释当事人的意思,斟酌交易习惯与诚实信用原则及当事人的利益,从相对人的观点加以认定。以上知识就是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好意施惠者,对不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但是如果存在过错,仍需要承担责任。
    2024-01-03
    230人看过
  • 好意施惠关系中乘客受伤施惠人是否需要赔偿?
    一、好意施惠关系中乘客受伤施惠人是否需要赔偿?在好意施惠关系中,如果乘客因施惠人的行为受到损害,施惠人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1.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如果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有过错,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2.如果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3.如果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4.因此,如果施惠人在好意施惠过程中存在过错,且该过错与乘客的损害存在因果关系,那么施惠人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5.但如果乘客的损害是由于其自身的过错或第三人的行为造成的,施惠人则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二、请求权的法律内容1.在好意施惠关系中,由于双方并未形成合同关系,因此不存在给付请求权。2.也就是说,如果施惠人未能履行或未能完全履行其好意施惠的承诺,相对人不能要求施惠人承担给付请求权的违约责任。3.但是,如果施惠人在履行好意施惠的过程中存在故意或过失
    2024-02-21
    214人看过
  • 限制责任能力能否减轻治安处罚?
    限制责任能力人如果年满14周岁的,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不满14周岁的,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能否对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人适用正当防卫?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能否成为正当防卫的对象?对醉酒人的正当防卫问题。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人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人在醉酒状态中,并没有完全丧失辩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只是由某种程度的减弱。而且,行为人在醉酒前,对自己醉酒后可实施不法侵害的后果是可以预见到的。所以对实施不法侵害的醉酒人没有理由不实施正当防卫。(1)对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正当防卫问题。我们认为对这个总是应当联系防卫人的主观认识进行具体分析。防卫人
    2023-07-07
    327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损害赔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或知识产权,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侵权行为发生后,在侵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就产生了特定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即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 更多>

    #侵权行为
    相关咨询
    • 好意同乘出车祸,驾驶员能否减轻责任
      重庆在线咨询 2023-10-24
      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关于好意同乘出车祸,驾驶员能否减轻责任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好意施惠丢失财务是否承担责任?
      河北在线咨询 2023-10-23
      好意施惠丢失财务也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好意施惠而丢失财务的也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来承担民事责任,虽然不是自己的主观因素造成的,但司法机关也需要对好意施惠进行合法的认定。
    • 作为好意施惠要承担责任么?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9-01
      好意施惠无过错就不需要承担责任,这是由于好意施惠承担责任遵守的过错原则。若是他人在实施好意施惠的行为之后,导致了无故主体的权益受到侵害,此时若是其并没有过错,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就必须要举证自己确实没有过错,否则就需要担责。
    • 故意杀人罪刑事责任能否减轻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28
      涉嫌故意伤害罪,不能判缓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为缓刑只能适用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行政处罚后刑事责任能否减轻?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17
      不能的。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违反行为构成犯罪的,应该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给予行政处罚后,如果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第二十八条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