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假币罪的犯罪构成为: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3、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4、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使用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使用假币罪的认定是怎样的
使用假币罪的认定是违反货币管理法规,明明知道是属于伪造的货币而持有或者是使用的,同时数额需要达到较大的程度。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违反货币管理法规,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
行为人明知是假币而持有,数额较大,根据现有证据不能认定行为人是为了进行其他假币犯罪的,以持有假币罪定罪处罚;如果有证据证明其持有的假币已构成其他假币犯罪的,应当以其他假币犯罪定罪处罚。
以单纯收藏为目的而持有假币的行为,是否成立持有假币罪。或者说,应否将“以使用为目的”作为持有假币罪的主观要件通说认为,由于刑法并没有要求出于使用目的而持有,假币应属于违禁品,禁止个人收藏,行为人收藏数额较大的假币也会侵犯货币的公共信用,故只要明知是假币而持有并达到数额较大要求的,就应以持有假币罪论处,但量刑时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根据司法解释,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以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不另认定为使用假币罪;但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在认定持有、使用假币罪时,总的讲,要根据案件事实和刑罚的有关规定,进行系统分析,从中做出判断。这是把单个现象归结为普遍现象的判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我们注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关于使用假币构不构成犯罪
452人看过
-
用假币支付罚款构成使用假币罪吗
158人看过
-
持有假币而未使用是否构成犯罪
224人看过
-
法院对使用假币罪构成犯罪怎么处罚
112人看过
-
使用假币罪既遂要怎么样处罚犯使用假币罪
80人看过
-
使用冥币嫖娼构成犯罪吗
154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持有假币而未使用构成犯罪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3-06-12如果明知是假币而持有,并且达到一定的数额,即使没有使用该假币也构成犯罪。根据法律规定,明知是假币而持有,数额较大的,就要受到刑罚处罚,这里的“数额较大”指持有假币总面额达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持有的数额越大,所受到的刑罚越严厉。
-
如何认识持有、使用假币、使用假币、不报假币、不构成犯罪的情况?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08持有、使用假币犯罪是一类多发性犯罪,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本文试从犯罪的构成和认定方面谈一下认识。 一、持有、使用假币罪的构成特征 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该罪名是选择性罪名,即持有、使用都是独立的犯罪构成,可单独作为一个罪名,但也可以由两者共同构成一个罪名。 1、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国家的货币流通管理制度,但也有的学者认为本罪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或国家的
-
什么样的构成假币使用罪?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04使用假币罪的构成: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2、本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持有、使用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
使用假币构成假币罪的构成有哪些法律要件广西在线咨询 2023-08-15使用假币罪的构成要件有:主体要件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体要件是国家对货币的管理制度;主观要件是故意;客观要件表现为使用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
使用假币的行为是否可以构成犯罪天津在线咨询 2023-01-29若行为人持有使用假币,数额较大的,则按照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具体的处罚规定如下: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