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破坏武器装备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1 16:53:49 396 人看过

构成破坏武器装备罪需要满足的条件: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在主观上必须为直接故意;

3、客体要件:客体是国防建设体现的国防利益;

4、客观要件:在客观上表现为破坏武器装备的行为。

一、什么条件下才会构成非法私藏弹药罪

构成非法私藏弹药罪的条件如下: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在主观上必须是出于故意;

3、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弹药的行为;

4、客体要件: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弹药的管理制度。

二、犯资敌罪的案件要什么条件

犯资敌罪案件的条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或军用物资;

3、主要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三、怎样构成寻衅滋事罪

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是: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无事生非,起哄捣乱,无理取闹,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为故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13: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怎样认定破坏武器装备罪?
    破坏武器装备罪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明知是武器装备而故意破坏,危害国防建设秩序的行为。该罪行的客体是国防建设秩序,犯罪对象是武器装备。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武器装备,但出于贪利图财、泄愤报复或者敌意,仍然进行破坏,对其危害国防建设的后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客体是国防建设秩序,犯罪对象是武器装备,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武器装备的行为,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武器装备,但出于贪利图财、泄愤报复或者敌意,仍然进行破坏,对其危害国防建设的后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的可以判断构成破坏武器装备罪。 判 断 破 坏 武 器 装 备 罪 需 要 注 意 哪 些 方 面 ?破坏武器装备罪是指故意破坏军事装备、影响军事设施正常使用或者危及军事安全的罪行。这种罪行在军事刑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具有严重的意义。
    2023-09-02
    122人看过
  • 犯破坏武器装备罪严重吗?
    犯破坏武器装备罪是属于特别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三百六十九条的规定,犯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破坏重要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十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战时从重处罚。在适用本条规定处罚时,应当注意以下凡点:1、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设施和设备价值相差悬殊。量刑时,主要应考虑犯罪行为对国防利益危害的大小,结合犯罪动机、手段和给国家财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正确适用刑罚。2、重要武器装备,是指部队的主要武器装备和其他在作战中急需或者必不可少的武器装备,包括各种导弹、飞机、作战舰艇、登陆舰、l000吨以上辅助船、坦克装甲车辆、85毫米以上口径地面火炮、岸炮、高炮、雷达、声纳、指挥仪、15瓦以上电台、电子对抗装备、舟桥、60千瓦以上的工程机械,汽车、陆军船艇等。重要军事设施,是指指挥
    2023-06-27
    388人看过
  • 涉嫌破坏武器装备罪逮捕嫌疑人的条件是什么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报复的;5、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一、批准逮捕的条件有哪些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
    2023-06-24
    322人看过
  • 什么标准下破坏武器装备罪才立案
    实施了破坏武器装备的行为就会立案,破坏武器装备罪是行为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九条【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破坏重要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破坏重要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这里的重要武器装备,是指部队的主要武器装备和其他作战中急需或者必不可少的武器装备。重要军事设施,是指指挥中心、大型作战工程,各类通信、导航、观测枢纽,机场、港口、码头,大型仓库、输油管道、采用铁路线等对作战具有重要作用的设施。重要军事通信,是指军事首脑机关及重要指挥中心的通信,战时通信,军队抢险救灾中的通信,执行这样航行、重大科学实验和飞行训练等重要任务中的通信。犯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而情节特别
    2023-02-28
    370人看过
  • 构成破坏武器装备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
    构成破坏武器装备罪既遂会追究的责任有:一般犯罪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破坏重要武器装备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构成破坏武器装备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六十九条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破坏重要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七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三百六十九条 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破坏重要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
    2022-07-11
    242人看过
  • 满足什么条件会构成过失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
    构成过失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罪需要满足的条件: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的管理制度以及国家安全;4、客观方面: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不合格的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提供给武装部队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一、过失损坏军用通信罪怎么认定过失损坏军用通信罪的认定是:1.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2.侵犯的客体是国防建设秩序;3.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或军事通信的严重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这种严重后果,以致造成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或军事通信造被破坏并导致产生严重后果;4.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或军事通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2023-03-09
    332人看过
  • 哪些要素会构成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
    下列要素会构成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损坏武器装备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防建设秩序;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一、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构成条件: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主观方面是过失。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是什么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构成要件如下:(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扰乱了市场秩序。(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
    2023-03-28
    53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构成武器装备罪?
    遗弃武器装备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武器装备的管理、使用制度。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抗命令,遗弃武器装备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遗弃部队武器装备的行为会破坏部队武器装备的管理秩序,削弱部队战斗力,危害国家军事利益,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遗弃武器装备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规定构成要件:第一,侵犯的客体,是部队武器装备的管理程序。第二,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抗命令,遗弃武器装备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是根据作战的需要而丢弃一些武器装备以诱惑敌人,不属于遗弃武器装备罪。第三,犯罪主体是武器装备的使用者、保管者、指挥者。第四,主观方面是故意的,犯罪的主体可以是多种多样,不管动机如何,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处罚规定:根据刑法第440条规定,对本罪处罚分以下两个档次:一是对犯有本罪情节一般的,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是对犯有本罪
    2023-07-05
    491人看过
  • 倒卖武器装备罪由什么构成?
    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倒卖武器装备罪,规定了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罪,本罪的构成要件: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限为现役军人,不具有该身份的人不构成本罪;主观上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客体上侵犯了我国国防利益和军人遵纪守法的义务;客观方面实施了非法出卖、转让军队武器装备的行为。倒卖武器装备罪既遂能判多少年《刑法》规定的是非法出卖武器装备罪,而不是倒卖武器装备罪。行为人构成非法出卖武器装备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出卖大量武器装备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第四百三十九条非法出卖、转让军队武器装备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出卖、转让大量武器装备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3-07-29
    412人看过
  • 满足什么条件会构成走私武器、弹药罪?
    构成走私武器、弹药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走私武器、弹药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3、犯罪客体是国家对武器、弹药的禁止进出口制度;4、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武器、弹药进出国(边)境的行为。一、什么是非法运输珍贵野生动物制品罪构成非法运输珍贵野生动物制品罪的,需要具备以下要件: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禁止进出口的制度;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二、走私珍贵动物罪构成有哪些?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由以下要件构成: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3、客体要件:客体是国家对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禁止进出口的制度;4、客观要件: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
    2023-03-10
    264人看过
  • 破坏武器装备罪涉嫌者有哪些?
    破坏武器装备罪的构成要件有:1、对象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防建设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破坏武器装备的行为;3、主要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表现为故意。涉嫌破坏武器装备罪逮捕嫌疑人的条件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
    2023-07-08
    283人看过
  • 法院如何认定破坏武器装备罪
    法院对破坏武器装备罪既遂的裁量标准: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破坏重要武器装备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军事通信罪即遂起诉标准是什么?刑法没有损坏武器装备,军事通信罪,只有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犯该罪既遂定刑标准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破坏重要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二、电缆国防电线怎么处罚故意损坏国防电缆,以破坏军事通信罪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破坏重要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损坏国防电缆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三、军用光缆算什么罪破
    2023-04-01
    178人看过
  • 破坏武器装备罪的主体与客体
    构成破坏武器装备罪的主客体是:(一)破坏武器装备罪的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二)破坏武器装备罪的客体是国防建设秩序。我国人民法院一般会对其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何认定破坏武器装备罪破坏武器装备罪的认定标准如下:1、客体是国防建设秩序,犯罪对象是武器装备;2、客观上是破坏武器装备的行为;3、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主观上是故意的,即明知是武器装备,但出于贪图利润、泄愤报复或敌意,仍然被破坏,对危害国防建设的后果持希望或者放任态度的,可以判断构成破坏武器装备罪。法律规定,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破坏重要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第三百六十九条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
    2023-07-27
    228人看过
  • 破坏武器装备罪法院会判多久?
    破坏武器装备罪法院判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破坏重要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破坏一般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破坏武器装备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防建设秩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设备和器材是重要的国防资产,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国防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损害和侵占国防资产。(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或军事通信的行为。破坏,即毁灭和损坏,是指使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全部或部分地丧失其正常功能。(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四)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武器装备、军事设
    2023-07-29
    417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2022年破坏武器装备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14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建设秩序。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或军事通信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但出于贪利图财、泄愤报复或者敌意,仍然进行破坏,对其危害建设的后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
    • 那么怎样才构成破坏武器装备罪呢?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1-04
      1、下列要件可以构成破坏武器装备罪:犯罪客体是国防建设秩序;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武器装备的行为;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六十九条 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破坏重要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
    • 破坏武器装备罪构成要件,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9-11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破坏武器装备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防建设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武器装备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为故意。
    • 满足什么条件会构成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
      贵州在线咨询 2023-10-06
      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的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武器装备的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武器装备管理规定,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的编配用途,因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主体为具有军籍的学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人员; 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故意。
    • 哪些情况下会构成破坏武器装备罪?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8-20
      符合以下条件会构成破坏武器装备罪: 1、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2、主体为一般主体; 3、客体是国防建设体现的国防利益; 4、在客观上表现为破坏武器装备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