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1]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以及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立功具有积极的法律意义,即立功的犯罪分子可以得到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立功要有一定的条件。笔者认为,立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主体条件。根据刑法第68条的规定,立功的主体是犯罪分子,但刑法和刑诉法以及两高司法解释均没有对“犯罪分子”规定具体的含义,实践中的称谓也比较混乱,一切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和已被判决的罪犯均可称为犯罪分子。笔者认为,这里的犯罪分子仅指实施了犯罪行为并依法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其范围包括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但不包括已被判决正在服刑的罪犯,因为已决犯只有作为刑罚执行时予以减刑情节的立功情况,不存在作为量刑情节的立功情况。立功是犯罪分子实施的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行为,因此,如果是守法公民,或者是违法但不构成犯罪的人揭发他人罪行,或者提供侦破案件的重要线索,则不构成刑法意义上的立功。立功的主体是自然人,因此,如果是犯罪的单位揭发他人罪行或者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线索,也不构成立功。
二,时间条件。并非犯罪分子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构成立功,立功也有时空条件的限制。由于刑法第68条对立功的时间没有作出具体要求,这就使人们对立功的时间产生了不同的认识,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立功的时间始于犯罪预备,终于判决或者裁定以前,不论司法机关是否对其立案侦查,也不论其是否处于诉讼阶段,均可成立立功。[2]第二种观点认为,立功的时间是犯罪分子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至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之前。第三种观点就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5条的规定,即“犯罪分子到案后”。对立功时间的不同理解直接导致立功的成立与否,比如,犯罪分子在被立案侦查之前向司法机关揭发他人罪行,如果按照第二、三种观点则不构成立功,按照第一种观点则构成立功,而犯罪分子在被立案侦查之后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前向司法机关揭发他人罪行,如果按照第一、二种观点则构成立功,按照第三种观点则不构成立功。
笔者认为,刑法第68条虽然对立功没有规定具体时间,但从其将立功的主体限定为犯罪分子,我们就足以对立功的时间作出界定,即立功的时间就是行为人被称为犯罪分子的时间。如前所述,这里的犯罪分子仅指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而行为人被称为犯罪嫌疑人是在司法机关对其立案侦查到提起公诉之前,行为人被称为被告人的时间是在提起公诉之后至判决生效之前
-
【立功】立功构成的要件
107人看过
-
成立立功的条件成立
342人看过
-
构成立功的条件不能认定为立功的行为
69人看过
-
自首的构成条件有哪些立功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350人看过
-
刑法上构成立功的必须条件
265人看过
-
被告人构成立功的条件是怎样的
299人看过
-
自首的构成条件有哪些立功的构成条件有哪些福建在线咨询 2023-01-15一、自动投案。所谓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归案之前,出于本人的意志而自愿置于司法机关的控制之下,等待进一步交待犯罪事实,接受审判的行为。 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分子投案后,只有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才能足以证明其悔罪服法,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成立的基本条件。 三、自愿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裁判。 立功的条件: 一、立功的时间,要求立功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二、立功的表现1、揭发他人的犯
-
立功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如何具备立功的要件四川在线咨询 2023-09-03立功构成的要件有: 1、立功的主体仅适用于犯罪者本人,没有犯罪的人不能成为刑法意义上的立功主体。 2、立功的主观方面,可以是自愿行为,也可以是经教育后检举、揭发他人犯罪的行为。 3、立功的客观方面,必须是实施了具体检举、揭发他人犯罪的行为。 4、立功的行为与预期的结果要有因果关系。
-
检举自己犯罪是否构成犯罪构成立功的条件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8要分情况来讲:犯人检举与自己有关的犯罪,是否构成立功,要看检举犯罪是否符合立功的法律条件。犯人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的,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可以认定为立功。但是,如果犯人检举与自己有关的犯罪,只是涉及自身的犯罪且未被司法机关所掌握的,不能算立功,而应当算自首处理。
-
犯罪嫌疑人成立立功对应有哪些构成条件江西在线咨询 2021-11-04犯罪嫌疑人立功的条件是: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协助司法机关逮捕其他罪犯;犯罪分子在拘留期间遇到其他在押犯自杀、逃跑或者其他严重破坏监视行为,应当及时向看守人员报告;遇有自然灾害,事故不顾一切排除。
-
犯罪预备的成立条件(讨论)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21关于犯罪预备的条件,刑法第二十二条作出了规定,即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目的; (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 (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