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将至,春节也已不远,人们的应酬日渐增多,免不了有喝酒的时候。随之选择代驾救场的情况越来越多。记者采访发现,利用代驾骗车骗钱的案例开始出现,法官提醒:代驾最好找正规代驾公司,签代驾协议,并约定发生交通事故时的损害承担方式。
前不久,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法院宣判了一起利用酒后代驾骗车案,发人深思。案件的经过是这样的:今年4月的一天,沈阳市民张力和老同学喝酒后,不敢再驾车,随即看到路边电线杆上有一则代驾广告,于是把电话打过去。对方称自己姓郑,有20年的驾龄。张力自感放心,便答应由其过来代驾。很快,郑某赶了过来。在商定代驾价格后,张力打开驾驶室的门走下车,从车子外往副驾驶室走。可还没等他拉开副驾驶室的车门,郑某一脚油门,就把张力这辆价值10余万元的车开走了。
5月15日,警方在盘锦市将正准备低价销售张力车辆的郑某抓获。他交代,行骗得手后,换上了假车牌,还将骗来的车进行了改装、换色,乍一看根本无法看出原车的样子。
沈阳市铁西区法院认为,郑某诈骗公民财物,数额巨大,已经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立案标准)。鉴于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可予以从轻处罚。为此,一审判处郑某有期徒刑4年10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办案法官认为,这起诈骗案属于新型诈骗案,被告人通过小招贴的方式招揽生意,在有陌生人拨打电话后先骗取对方的信任,然后实施诈骗。法官为此提醒广大司机:酒后找代驾没错,但找代驾时,不要轻信街头小广告,最好找正规代驾公司。
据悉,目前代驾骗车还是少数,更多纠纷来自于代驾者与他人发生交通事故或是车辆受损。对此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王洋建议,由于现在代驾行业并没有一个共同的服务标准,也没有相应的监管部门,代驾公司更多的只是靠自律来保证服务的质量,所以,签订代驾协议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签代驾协议后,还应约定发生交通事故时的损害承担方式,以最大程度保护自己的权益。
-
新型诈骗问路诈骗怎么判
229人看过
-
网络欺诈四大典型骗术
298人看过
-
诈骗类型分为哪几种
224人看过
-
诈骗罪能做代驾吗
160人看过
-
利用转账时差诈骗,新型诈骗如何防范
347人看过
-
新型诈骗送快递如何判?
107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新型诈骗罪是如何来构成的河南在线咨询 2023-07-20一、诈骗罪的认定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均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二、《刑法》第266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怎么预防新型诈骗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4(一)加强宣传。让群众了解这种新型的诈骗手段,另一方面传授防范二维码诈骗的方法,不要随意接收非官方网站的二维码或链接、用于网购的银行卡内不要存入过多的现金等,以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加强民警熟知二维码原理。民警在工作中对非接触型诈骗案件的侦查中,应拓展侦查思路,注意发现有关二维码的犯罪苗头,并收集相关信息,进一步熟悉二维码的编译、传播、解码等原理,及时取证并固定证据,为侦查工作打好基础。
-
借款骗术诈骗罪的成立条件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8贷款诈骗罪是以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认定贷款诈骗罪的成立条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即有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非法据为己有的目的。至于行为人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是为了挥霍享受,还是为了进行其他违法
-
新型诈骗罪如何认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3-07-20一、诈骗罪的认定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均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二、《刑法》第266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诈骗已成为三十万可以成为诈骗罪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13诈骗罪逮捕到判刑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 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