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医院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8 15:22:49 445 人看过

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一、医疗纠纷医生应该怎么办

发生了医疗纠纷医生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二、医疗纠纷处理办法是什么

(一)当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争议时。

当事者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在24小时之内向医患沟通办公室或医疗总值班汇报,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有关情况向医务处医疗办或主任汇报。发生医疗事故的,按规定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应在12小时内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汇报。

(二)已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的,当事人按规定程序上报。

由科室组织最强技术力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由医务处牵头成立院内治疗小组或请院外专家会诊。尽可能减轻由此给病人造成的损害,注意做好病人家属安抚和沟通工作;及时审查有关病历资料,注意搜集有关临床医学证据;病历复印和封存按本办法第十二条有关规定执行。科内难以处理的医疗争议,按争议的类别不同,分别报医务处、护理部或相关职能部门协助处理。

(三)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

对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反应,有关人员应及时报告医务处、医疗总值班或医患沟通办,并组织有关人员会同患方对现场实物封存和启封,需检验的,由双方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

(四)患者死亡,对发生死因不明或对死因有异议的。

应告知患方在规定时间(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在尸体冻存条件下7日内)提出尸检申请,拒绝尸检的,应让患者家属

签字;如拒绝签的,科室应当如实记载,并记录在场的其他证人,并上报至医务处、医疗总值班。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18: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医疗纠纷相关文章
  • 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医疗事故
    一、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医疗事故采取以下有效措施处理好医疗事故:1.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2.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经医疗单位和病员及其家属通过自行协商,对医疗事故的确认(即定性)和处理不能达成协议时,应由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之后,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处理。3.诉讼解决。所谓诉讼解决,是指通过人民法院的审理来解决医疗事故纠纷。诉讼解决可分为民事诉讼解决、刑事诉讼解决和行政诉讼解决三种途径。二、医疗事故的等级医疗事故的等级有4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三、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2023-05-17
    420人看过
  • 发生医疗事故应该找医院的哪个部门
    发生医疗事故时,医生是职务行为,应该找医院,如果确实是医生本人的责任,医院可实行内部追惩。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一、医疗事故分级有哪些作用?1、医疗事故的分级直接涉及对患者的赔偿《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9条规定: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1)医疗事故等级;(2)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3)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2、医疗事故的分级还涉及
    2023-06-23
    107人看过
  • 医疗事故责任纠纷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处理
    一、医疗事故责任纠纷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处理医疗事故责任纠纷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协商、行政调解、仲裁、诉讼等。发生医疗事故后,患方可以先和院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在当事人双方之间产生约束力。如果和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者请求法院依法做出判决。《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二、医疗事故责任的分类医疗事故的责任分类如下:1.完全责任,对医疗事故需要承担100%的责任;2.主要责任,需要对医疗事故承担60%至90%的责任;3.次要责任,需要对医疗事故承担20%至40%的责任;4.轻微责任,需要对医疗事故承担不超过10%的责任。
    2023-12-09
    250人看过
  •  患者在医疗机构中遭遇医疗事故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医疗事故处理的三种途径为:1. 医患双方协商解决;2. 非诉讼途径解决医疗事故;3. 诉讼解决医疗事故。卫生行政部门主持调解,具有合同效力。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具有强制性、终局性和权威性。当出现医疗事故时,无论是对医疗机构还是对患者,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采取何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医疗事故的处理通常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实现:1.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医患双方可以共同协商并达成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在法律上是被保护的,但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只具有合同上的法律效力。2.非诉讼途径解决医疗事故:患者或其家属可以不通过医疗机构,向相关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帮助来解决医疗事故。这种途径通常包括向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事故鉴定机构或人民法院报案。3.诉讼解决医疗事故:如果医患双方无法通过协商或非诉讼途径解决问题,可以通过诉讼来解决医疗事故。患者或其家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
    2023-11-12
    449人看过
  • 面对工伤和医疗纠纷应采取哪些措施
    一、面对工伤和医疗纠纷应采取哪些措施1.前往医疗机构治疗。工伤职工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按规定可以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但应当前往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其发生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先现金垫付,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待病情稳定后应转入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服务机构进行治疗。2.申请认定工伤。工伤不同于其他人身伤害,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经法定程序才可认定为工伤。工伤认定申请既可由用人单位提出,也可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做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和用人单位。3.鉴定劳动能力。工伤认定完毕,经治疗终结或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工伤职工还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人可以是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一级最重,十级最轻。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
    2023-11-27
    80人看过
  • 农村合作医疗采取措施有哪些
    1、支付患者因病住院治疗费用。主要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药品费、手术费、材料费、住院费、治疗费、化验费、检查费等。2、支付患者慢性病门诊治疗费用。慢性病主要指:高血压(Ⅱ期)、心脏病并发心功能不全、脑出血及脑梗塞恢复期、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癫痫、肝豆状核变性、失代偿期肝硬化、饮食控制无效糖尿病、慢性肾炎、帕金森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椎间盘突出、慢性盆腔炎及附件炎以及经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专家委员会、区管理中心组织审核的其他慢性病。恶性肿瘤放化疗、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精神分裂症、器官移植抗排治疗等特大额门诊费纳入住院补偿。患以上慢性病的参合农民,由本人申请,凭二级甲等医院诊断证明材料,经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专家委员会鉴定,报区管理中心审批后领取《慢性病就诊证》,该证每年初由区管理中心审核。3、支付患者因病住院时特殊
    2023-03-27
    62人看过
  • 医疗事故在医院发生,应该怎样起诉?
    医院医疗事故的起诉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医疗事故诉讼,患方只要在符合立案条件的情况下即可以提起诉讼,其案由既可以按照医疗损害责任纠纷起诉,也可以按照医疗服务合同纠纷起诉。如果是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还可能涉嫌医疗事故罪。立案后,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进行鉴定,以明确医疗机构是否应当承担责任以及责任的大小。医院误诊导致医疗事故怎么处理医院误诊导致出现医疗事故后,有和解、调解和诉讼这三种解决方式。分别是:1、和解。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和院方可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的效力应被认定;2、调解。已经鉴定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可以请求卫生行政部门介入对双方的纠纷进行调解;3、诉讼。医患双方无法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的,可以提起诉讼。《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双方自
    2023-07-08
    262人看过
  • 病人被医生性侵,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病人遭医生强奸,建议及时报警处理,使犯罪分子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强奸的的行为都会构成犯罪,不存在违法的情况,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相关规定,强奸罪一般处最低三年、最高十年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最低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强奸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要从重处罚。病人被打去医院医生验伤会报公安吗病人被打去医院医生验伤不会报公安。受害人应当及时报警,然后做法医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来决定打人者的法律责任。申请伤情鉴定,如果构成轻伤或轻伤以上,打人者就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应被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如果伤情鉴定为轻微伤,只能要求民事赔偿,受害者可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同时可以要求给予行政处罚,公安机关立案后,受害者还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
    2023-07-01
    391人看过
  • 哪些情形下会采取强制医疗措施
    一、哪些情形下会采取强制医疗措施施行施暴之举,危及公众安全或使公民人身安全遭受严重威胁,且经过法定程序确认依法不必承担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患者,若存在继续危害社会之潜在风险,可适用强制医疗策略进行干预。对于此类精神障碍患者的强制医疗事宜,应由人民法院负责裁定。而公安部门若发现这类人士满足强制医疗标准,需撰写强制医疗建议书,递交至人民检察院审查。如在审查起诉期间或后续调查中察觉相关人员符合强制医疗标准,人民检察院将向人民法院提交强制医疗申请。同样地,在审判过程中如发现被告符合强制医疗标准,人民法院也有权发布强制医疗的命令。针对申请强制医疗的案件,人民法院进行审理之后,必要时将根据以下几种情况分别做出对应决策:首先,如果被告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百零二条所规定的强制医疗条件,应该做出对申请人实施强制医疗的决定;其次,如果申请人是依法无需承担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患者,但是并不满足强制医
    2024-07-06
    456人看过
  • 医院在发现新冠疑似病人后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律师补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一)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二)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疫点、疫区进行卫生处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采取措施;(三)指导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组织、指导有关单位对传染病疫情的处理。【法律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
    2023-05-06
    371人看过
  • 发现医院病历篡改后应采取何种措施
    一、发现医院病历篡改后应采取何种措施医院病历被篡改,可以被认定为医疗事故。患者及其家属可以与医疗机构协商,要求对方支付相关的赔偿费用,协商不一致的可以请求卫生部门调解,调解无法达成一致的话,可以向法院起诉等。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二、医疗事故鉴定必须携带哪些资料医疗事故鉴定必备资料是:1.患者身份证;2.患方陈述;3.代理人委托书;4.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复印件、其他医院就诊
    2023-12-14
    396人看过
  • 医疗纠纷医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和和医闹者的关系
    通过司法机关、医疗机构、社会各界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尽可能消灭医闹这一现象。有利于为医院和患者提供一个安宁的诊治环境,有利于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及和谐社会。(一)、医务人员应当依法行医、切实履行高度注意义务、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解释、说明。只要医务人员做好自律,尊重患者权利、提高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很多医疗纠纷根本不会发生。(二)、医院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管理,减少医疗损害的发生。(三)、医院加强宣传,建议医院可以印制一些宣传手册,宣传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使患者知道在医院自己应当遵守和配合的义务,明确解决医疗纠纷的正确途径,引导患者通过正确途径解决问题。(四)、医院应当由专门机构处理医疗纠纷,建立专门的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按照规定接待和答复来访人员。(五)、发生“医闹”事件后的处理程序:1、与患者或其家属正面沟通、交流,融洽缓和医患关
    2023-02-04
    62人看过
  • 医患纠纷产生时,应采取哪些措施去解决
    一、医患纠纷产生时,应采取哪些措施去解决医患纠纷产生时,应采取如下措施去解决:1.医患双方协商解决;2.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3.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医疗纠纷的处理都经历了双方协商这一程序。应该说,这也是最经济、最便捷的一条解决途径,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协商不一定能达成共识,甚至可能久拖不决。二、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构成标准是什么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构成标准是如下:1.医疗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2.医疗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主观上存在过失;3.医疗行为导致患者有人身损害的事实发生。三、医疗事故行政责任处罚方式是什么医疗事故行政责任处罚方式是如下:1.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医疗机构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2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
    2022-11-08
    452人看过
  • 刑事案件发生后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发生刑事案件的,应当向司法机关进行报案。发生刑事案件的,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然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会根据法律的规定,对刑事案件进行处理,属于自己管辖的,就可以立案侦查,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给其他机关处理,其他机关也会对该案件立案侦查。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该怎么办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处理程序及办法如下: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时,医疗机构必须在过失行为发生后的12小时以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1、当事人协商解决中,医方是解决后7日内履行报告义务,需鉴定的由双方共同委托鉴定。鉴定费由双方协商预交和承担。争议解决前,卫生行政部门并无职责主动处理。对重大医疗过失事件,医方应在12小时内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调查,并应当进行医疗事故判定或移交医学会鉴定、鉴定费由医方负担。可见,准许当事人对重大医疗过失事件的民事责任之外的事宜自行协调
    2023-07-01
    147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服务、医疗诊断、医疗保健、医疗美容、病历书写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与患者之间的纠纷。 对于医疗纠纷的处理,可由医患双方协商进行处理;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处理;可以申请行政调解;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还可... 更多>

    #医疗纠纷
    相关咨询
    •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时,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应采取哪些措施救济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22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九条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
    • 发生医疗事故后,在发生医疗事故后,如何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6
      1、尽快封存复制病历 病历是医疗事故中最核心的证据,医疗事故的协商、诉讼、行政解决,主要是围绕着病历进行的,病历是由医疗机构书写并保存的,发生医疗事故,如果不尽快封存复制病历,那么被医院更改、隐匿、伪造几乎是必然的。 复制病历是法律赋予患者的权利,这种权利不须附带如何条件,不要被医院的各种理由所迷惑,比如有的医院可能以患者没有出院、欠费等为借口,拒绝、拖延患者复制病历,此时需要据理力争,必要时向医
    • 解决医疗纠纷时医院应采取什么措施?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8-31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6条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时,有三条解决途径可供选择: 1、医患双方协商解决。 2、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 3、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发生医疗纠纷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2-01
      发生了医疗纠纷可以采取协商、调解或者诉讼方式处理。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医疗纠纷患方应立即采取哪些措施?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07
      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利益,现在的人都没有以前那么淳朴憨厚了,只要逮住你的把柄就会往死里啃你,那时你是生不如死啊所以,我们当时只能,也必须懑着良心办事了要不然我们就只能作为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