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华云)历时三年的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下称修订草案)昨日提交最高立法机关审议,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抗震设防标准获得提高。
这部法案原计划于今年6月底上会,因汶川5·12大地震而推迟审议,国务院法制办也因此对草案进行了大幅修改,修订草案由现行法律的七章四十八条,扩充为十章九十九条,涉及该法的框架结构和具体规定。
个人预测可直接报国务院
地震预测发布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对此修订草案确立政府统一发布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和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
但这不意味着单位或者个人的发现就失去了报告渠道,对于通过研究提出的地震预测意见,单位或个人应当向所在地或者所预测地的政府地震主管部门报告,还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地震主管部门报告。而观测到的宏观异常现象亦可以通过上述渠道报告。
有关部门接到上述报告后,须召开震情会商会,并形成会商意见。
国务院抗震有权协调军队
草案将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并确定了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的权限。特别重大地震灾害,由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预案,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决定在地震灾区成立现场指挥部的,有权协调解放军、武警和民兵预备役的统一调度。
同时,对于震情和灾情的发布,要求归口管理和统一发布。
-
我国地震应急预案拟调整明确划分地震灾害标准
56人看过
-
防震减灾法对建设工程抗震设计的全过程负责
127人看过
-
甘肃修订本省防震条例制造散布地震谣言将获刑
443人看过
-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
449人看过
-
因散布地震谣言被拘留
375人看过
-
个人向地震灾区捐赠如何抵扣个人所得税?
156人看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国务院秘书长在总理的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国务... 更多>
-
《防震减灾法》何时颁布?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18自1998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施。为防止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1997年12月29日通过,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但最新版本在2009年更新。
-
地震减灾规划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1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其他有关部门,根据法律法规、上一级防震减灾规划和本行政区域的实际,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防震减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省及火山所在地的市、县级防震减灾规划还应当包括火山活动监测、灾害预防、应急救援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等相关内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防震减灾规划编制部门提供相关资料。
-
防震减灾是什么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6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并有权制止和举报妨碍、破坏防震减灾工作的行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引导人民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宏观观测、灾情速报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等群测群防活动。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群测群防活动的指导。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引导志愿者依法有序参加防震减灾活动。
-
地震灾害发生后,地震灾害发生什么预案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6地震灾害发生后,地震灾害发生地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分级分类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地震灾害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四级。一般或者较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地震灾害发生地的盟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旗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启动地震应急预案;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按照国
-
防震减灾违法行为有哪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23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权机关对直接责任人员和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履行防震减灾工作职责的部门在实施行政许可或者办理批准文件时,违反本条例规定的;(二)批准未经抗震设防要求审定的建设工程立项施工的;(三)擅自向社会发布或者泄露地震预测信息的;(四)擅自改变捐建、援建工程项目用途或者拆迁、拆除的;(五)迟报、谎报、瞒报灾情的;(六)国家工作人员在防震减灾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