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判缓刑的条件,判缓刑的条件是什么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一)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较轻;
(二)犯罪分子有悔罪表现;
(三)犯罪分子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对犯罪分子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
犯罪未遂的界定及其对未遂犯的影响
264人看过
-
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性侵犯罪行为及其刑罚规定
459人看过
-
累犯犯罪特点及其对刑罚效果的影响
263人看过
-
犯罪中止犯刑罚原则及其影响
186人看过
-
无期徒刑的法律规定及其对罪犯的影响
297人看过
-
传授犯罪技巧的刑法规定及其影响?
100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处罚的具体规定, 对未成年犯罪应该怎么处罚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06孩子犯罪一般会减轻或者不予判处刑罚。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据此,在我国,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
-
犯罪未成年人不会有缓刑的处罚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081、不具有悔罪表现 (1)不具有悔罪表现的; “有悔罪表现”的界定是“ (一)具有自首或立功情节的; (二)虽不具有自首情节,但能够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的; (三)积极向被害人赔礼道歉、退赃退赔的; (四)取保候审期间遵守相关规定,配合办案和帮教的; (五)其他有悔罪表现的情形。” 不具有悔罪表现,说明被告人没有满足上述情形。 (2)拒不交出违法所得的; 违法所得,是指行为人因刑事违法行为而直接获
-
未成年纵火对犯罪的未成年罚金不交罚金影响减刑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12不交罚金,会直接影响法院的判决。 1、罚金属于刑罚,必须履行。有履行能力不交罚金的,减刑从严把握。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判处的罚金,一般是在判决没有正式宣判前就要求缴纳的。 2、如果不交,本来可以判处缓刑的,一般就判处实刑了,比如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执行的,直接就判处3年有期徒刑,人就送到监狱去了;如果本来就是实刑,不交罚金的,可能直接在刑期上,上浮10%至20%。比如原来判处5年的,现在就判6年
-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如何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如何规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04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一、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刑法规定。《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
-
叛逃罪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这种行为会直接或间接造成国家的损失,严重危害国家安全,这种行为即叛逃罪。 处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九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