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税前会计利润和税前收入及其差额,是指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通过财务会计程序确认的收入,扣除当期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确认税前会计利润的目的是尽可能准确地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与税前会计利润相对应的概念是税收收入,是根据国家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计算确定的收入。它是企业申报税款和国家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的依据。由于确定税前会计利润和税前收入的目的不同,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永久性差异,另一类是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由于税前会计利润与税收收入的计算口径不一致造成的。差额形成后,以后不能转回。例如,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在税前会计利润中作为收入处理,但在税收收入中不作为收入处理。时间差异是由于确认税前会计利润的时间与确认税收收入的时间不一致造成的。其特点是可以在以后期间转回,如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税收法规不符时的差额。其次,比较分析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理论上的分歧在于对所得税性质的不同理解,即所得税是一种支出还是一种收入分配。(1)应纳税额法。
在应纳税额法中,当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差额所产生的税收影响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理论基础是所得税是收入的分配。这是处理永久分歧的唯一方法。在处理时差时,由于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收支相匹配原则,逐渐被西方国家所淘汰。但由于其操作简单,我国大多数企业在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中仍采用该方法。(2)税收影响会计法。税收影响会计法是一种处理时间差异对税收影响的全过程方法。根据按税前会计利润计算的所得税与按所得税确定的应纳税额之间的差额,通过递延所得税账户处理时差的税务影响。认为所得税是企业的一项费用,应遵循收支相匹配、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税收影响会计法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两种方法的会计处理是相同的,只有在税率发生变化或征收新税种时,两种方法才有显著差异。1。递延法是将当期因时差产生的税款递延分摊到以后期间。递延所得税方法的特点是:(1)在新的税种征收和税率变动时,不需要调整递延所得税余额。
(2)当期税率用于计算当期受时差影响的税额,原税率用于计算前一时差对所得税的影响。
递延法相对容易,因为它不会因未来税率的变化而调整。但递延所得税法存在明显缺陷:当税率发生变化或新税种开征时,历史税率与现行税率不相关,故资产负债表上所列递延所得税余额不代表企业按现行税率应交或应退的所得税额速率。债务法。债务法是按当期或时差转回的税率确认和摊销递延所得税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由时差引起的税务影响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并作为资产和负债列报,具体金额根据时差转回时的估计税率计算。由于未来税率的变化很难预测,故认为其初始确认具有预测性。如果未来税率或税法发生变化,应根据未来税率进行调整。
该方法的特点如下:
(1)时差对所得税的影响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未来应纳税的债务或代表未来应纳税的预付款的资产。(2)所得税额和递延所得税余额按现行税率计算调整。与递延法相比,债务法强调资产负债表数据的真实性,更具科学性。第三,债务法的国际发展历程及其在我国的适用。因为债务法根据当前税率或将要执行的税率调整递延所得税账户余额,债务法反映的税收影响与当前和未来涉税现金流更相关,提供的财务信息更有用,它逐渐被国际会计界所采用和推动,我为您感到骄傲。
-
税务稽查补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374人看过
-
财产转让所得的所得税计算方法是什么?
346人看过
-
为什么所得税会计不是财务会计一部分呢
418人看过
-
新税法劳务所得怎么计税
127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什么,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84人看过
-
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
122人看过
预付款是在合同签订成立后,一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预先向另一方所支付的部分款项,其特点在于预付款的支付行为无数额限制且具有一定的承诺作用,同时也是一项无双向或单向担保效力的清偿行为。... 更多>
-
个人经营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所得税=个人所得所得税率。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0-23个人家庭生产经营收入的个人所得税一般按年度支付,计算方法是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额=全年应缴纳税额x适用税率-速度计算扣除数。具体计算项目如下:年度应纳税收入=各纳税年度收入总额-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允许补充的以前年度损失额适用税率和速度计算扣除数按年度应纳税收入范围选择:年度应纳税收入不超过15000元,适用税率为5%,速度计算扣除数为0:超过15000元,但不超过30000元,适用税率
-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是什么?股权转让所得的纳税标准是什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2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中规定,原股东取得股权转让所得,应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有两个:(一)对于原股东取得转让收入后,根据持股比例先清收债权、归还债务后,再对每个股东进行分配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原股东股权转让总收入-原股东承担的债务总额+原股东所收回的债权总额-注册资本额-股权转让过程中的有关税费)×原
-
我国对律师事务所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15(1)律师个人出资兴办的独资和合伙性质的律师事务所的年度经营所得,作为出资律师的个人经营所得,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在计算其经营所得时,出资律师本人的工资、薪金不得扣除。(2)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应将年度经营所得全额作为基数,按出资比例或者事先约定的比例计算各合伙人应分配的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3)律师事务所支付给雇员(包括律师及行政辅助人员,但不包括律师事务所的投资
-
个税计算所得里什么是税法的税额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03在计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税时,含税和不含税的情况都有,含税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是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对工资、薪金所得,在税率适用上,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45%,而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和各项法定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债务重组所得支出应该计算所得税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08债务重组所得收入应该纳所得税。企业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等,应该纳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