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精神分裂症的刑事责任能力及法律关系的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8 16:16:15 447 人看过

「摘要」精神分裂症是涉及各种法律问题最多的一组疾病。探讨和研究其刑事责任能力和法律关系的评定,不仅能推动司法实践中各种相关问题的解决,也能推动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刑事责任能力、法律关系、评定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于青壮年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在我国,精神分裂症是涉及各种法律问题最多的一组疾病,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案中约占70%.患者往往受精神症状的影响支配,常常出现伤害、凶杀、强奸、放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成为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而涉及刑事责任能力问题;有的因外伤或其它原因而发病,而涉及法律关系评定问题。以下,笔者试述之。

一、精神分裂症概述

精神分裂症属于内因性疾病。一般认为,遗传、个性缺陷等内在病理因素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而躯体因素、社会因素等外在因素是诱发原因。

该症患者通常意识清晰、智能良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其自然病程分持续进行和间断发作两种形式。持续进行者病程往往迁延不愈,逐渐呈精神衰退状态。间断发作者在病情发作一段时间后,间隔以缓解期,缓解期精神活动可基本恢复正常,也可遗留一定的精神症状或精神缺损。但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多,部分患者可逐渐出现精神衰退;也有的仅发作一次,缓解后不再发作且无精神缺损者。

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

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所实施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辨认能力以及有意识的控制能力。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精神正常的人都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我国《刑法》第18条明确规定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一是医学要件,即必须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二是法学要件,即造成危害行为时是否具有辨认或控制能力。据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有以下三种分法:

(一)无刑事责任能力

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的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处于发病期且作案行为与精神疾病直接相关,丧失了对自己行为的辨认或控制能力;或者患者处于衰退期,精神活动不稳或残余病态观念诱使,可能作出严重危害社会行为。在这些情况下,该患者不负刑事责任,即评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

(二)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我国《刑法》规定,尚未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即患者在实施危害行为时,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并未完全丧失,但又因疾病的原因使这些能力有所减弱的,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处于发病期,但作案行为与精神症状不直接相关;或间歇期缓解不全,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的。在这些情况下作案,其辨认能力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削弱,应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我国《刑法》规定,间歇期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处于间歇期且无任何后遗症状;或者患者病情完全缓解,病程完全平息,在这些情况下,患者对自己的行为有辨认和控制能力,应评定为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以上只是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一般原则,但每个安静都具有特殊性,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依据我国《刑法》第18条的精神,首先确定医学诊断,明确是否具有精神分裂症,作案时处于何种病程阶段。然后分析当事人的精神状态与作案时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的因果关系进行评定。

三、精神分裂症法律关系的评定

法律关系是指公民涉及的精神损害及相关的问题。精神损害是人体受机械、理化、生物或心理等致病因素作用后出现的精神障碍。法律关系的评定将直接关系到对加害人的法律责任及经济赔偿问题。其评定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精神损害与精神分裂症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

如果重度­脑损伤以后出现了精神分裂症或分裂症样精神病,应评定为重伤。后果较轻的,可根据实践情况评定为轻伤或轻微伤。需要注意的是,对­脑损害所致精神障碍程度评定,一般需由损失起经过半年以上的观察后方可作出评定。

(二)精神损害与精神分裂症存在间接因果关系的

由于精神损害的特殊性,在评定只有间接因果关系的案件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侵害手段、场合、行为方式、伤害后果、过错原则等具体情况,全面分析,综合评定。如果轻微或轻度­脑损伤,或躯体损伤后出现了精神分裂症,则可参照《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作出相应评定。如果精神创伤后出现精神分裂症且两者之间有一定因果关系,则可评定为轻微伤,但加害人必须承担一次性精神损害赔偿金

由于法律关系的评定十分复杂,而我国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只能根据伤与病的关系,并参照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文,实事求是地作出评定。

结语

精神分裂症是典型且高发的精神疾病,同时也是涉及各种法律问题最多的一组疾病。有效地探讨和研究精神分裂症及其刑事责任能力和法律关系等相关问题,不仅能推动我国司法实践中各种相关问题的解决,也能保障广大公民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合法利益,更能推动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司法精神病学》曾绪承主编群众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2、《司法精神医学基础》郑瞻培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精神疾病患者刑事责任能力和医疗监护措施》林准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

4、《精神病人的法律能力》孙东东主编现代出版社1992年版

5、《司法精神病学》李从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版

6、《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马世民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3日 10: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
    精神损害赔偿与刑事责任能否并用,学者之间存在争议。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精神损害赔偿的功能是惩罚与抚慰,则在侵权人承担刑事责任、被判处刑罚的情况下,应当认为已经对侵权人进行了惩罚而受害人也应当因此而得到心理上的抚慰。因此,在已经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受害人不能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也有学者认为,刑事责任虽然是能够通过对侵权人的惩罚而起到一定的抚慰受害人的作用,但这与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通过经济赔偿实现抚慰功能是不同,两种责任虽然都有惩罚和抚慰功能,但并不相同,不能相互取代。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采纳了前一种观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都对这一点进行了规定。如果侵权人的行为被确认为犯罪,则无论其是否被判处承担侵权责任,受害人都不能再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如果侵权人的行为未被法院确定为刑事犯罪,则
    2023-06-05
    331人看过
  • 樊国兴因患精神分裂症而杀人不负刑事责任案
    被告人:樊国兴,男,34岁,山西省洪洞县双昌乡双昌村农民,1993年7月1日被逮捕。被告人樊国兴于1992年初到曹家沟煤矿做工,年终回家后,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其妻卫金兰的言语举动,认为其妻和以前不一样,对他冷淡不关心。便怀疑其妻与堂兄樊焦锁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自认为活的不如人,产生了轻生念头。1993年2月2日晚,樊兴国两次自杀未死后,又产生了杀害其妻与樊焦锁的恶念,遂于次日凌晨1时许拿起自家的铁锅盖,将同炕熟睡的卫金兰砸死。当他欲去杀害樊焦锁时,又怕睡在其家中防止他自杀的胞兄樊国喜醒来阻挡,便操起锅盖将樊国喜砸昏。然后,他从家中拿上斧头窜至樊焦锁家,砸坏樊焦锁住的西窑窗户,并持砖头与樊焦锁互相对砸。当樊焦锁出窑门时,他用斧头朝樊焦锁的头部、身上乱砍数下。樊焦锁挣扎着跑到樊国兴母亲住的东窑门前,樊国兴上前又朝樊焦锁的左腿上猛砍一斧,将樊焦锁砍死。作案后,樊国兴又去跳沟自杀,没死成,摔伤了脚,
    2023-06-11
    197人看过
  • 以精神分裂症骗婚只能定罪吗?
    被精神分裂症骗婚不是一定能得到赔偿的。若当事人据此提出离婚的,则不存在赔偿。若该精神病依法仍定为重大疾病的,无过错方可在申请撤销婚姻的同时,请求损害赔偿。一、夫妻二人离婚后房产如何分割夫妻二人离婚后房产的分割方式:1、若该房产依法或依双方约定,认定为一方的个人财产的,则不应当予以分割,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2、若该房产依法或依双方约定,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的,应当由双方协商分割,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二、患麻风病到底能不能结婚?患有麻风病仍可以结婚。但患有麻风病的一方需在婚前如实告知另一方自己的病情,否则另一方有权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规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
    2023-03-08
    119人看过
  • 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开车吗?
    精神病患者是否可以开车需要根据个人的病情轻重程度和病情控制的情况决定,不能一概而论。精神病患者自身的病情控制在稳定状态和半年以上并没有复发情况下,通常患者的行为认知和精神已经恢复到了良好状态,大多数可以开车。个人的精神病在发病期间和病情并没有控制稳定情况下通常并不可以开车。律师补充:我国机动车驾驶证管理相关法律规范规定,精神疾病患者不得获得和持有有效驾驶证,申请人在申领、换领机动车驾驶证时应当如实申报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眩晕症、精神病、痴呆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如果是领证在前、患病在后的,患者的监护人应尽早到车辆管理部门注销驾驶证,并看管好患者,别让他们驾车行驶。通常说的“精神病“,指的是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病等,不包括抑郁症、疑病症、神经衰弱、失眠症等。《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所说的“精神
    2023-05-07
    86人看过
  • 精神分裂症杀人会判刑吗
    一、精神分裂症杀人会判刑吗对待精神病患犯罪行为,需根据其有无刑事责任能力而定,若构成无罪者,司法部门将依法免除其刑责。值得关注的是,此类案件中原告方可向司法机关提出精神病鉴定请求或复核申请,最终决定权在司法机关手中。《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杀人是判死刑吗犯罪行为严重程度决定刑罚,以下为详细解释:故意杀人者,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
    2024-07-22
    66人看过
  • 精神分裂症盗窃怎样判刑?
    一、精神分裂症盗窃怎样判刑?处于精神病发作期间偷盗,不负刑事责任。精神正常时偷盗的,犯盗窃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盗窃立案后多久能抓到人盗窃立案后多久能抓到人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一般要在七在内作出否立案的决定,而什么时候能抓到嫌疑人是不确定的。盗窃罪立案后
    2024-01-13
    63人看过
  • 精神分裂症司法鉴定是否有效
    第七条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应当进行鉴定:(一)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二)民事案件的当事人;(三)行政案件的原告人(自然人);(四)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拘留处罚的人员;(五)劳动改造的罪犯;(六)劳动教养人员;(七)收容审查人员;(八)与案件有关需要鉴定的其他人员。第八条鉴定委员会根据情况可以接受被鉴定人补充鉴定、重新鉴定、复核鉴定的要求。第九条刑事案件中,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包括:(一)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种精神疾病,实施危害行为时的精神状态,精神疾病和所实施的危害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有无刑事责任能力。(二)确定被鉴定人在诉讼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诉讼能力。(三)确定被鉴定人在服刑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对应当采取的法律措施的建议。第十条民事案件中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任务如下:(一)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种精神疾病,在进行民事活动时的精神状态,精神疾病对其意思表达
    2023-03-17
    264人看过
  • 精神分裂症什么情形会判刑
    精神分裂症判刑,具体如下:1、精神病人的行为能力减弱,严重的完全无行为能力,犯罪后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2、如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时好时坏,有间歇期,间歇期时患者精神活动,在这个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4、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检察院或者法院要求更高权威的鉴定部门重新鉴定。精神分裂症评几级残疾般来说,精神分裂症是几等残疾也有一定的评定标准。精神健康网心理专家指出,对于患有持续一年以上而未痊愈的精神疾病患者,应用精神残疾分级的操作性评估标准来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残疾等级。精神分裂症是几等残疾的诊断标准:、重度(一级):五项评分中有三项或多于三项评为2分。、中度(二级):五项评分中有一项或两项评为2分。、轻度(三级):五项评分中有两项或多于两项评为1分。采用精神残疾分级的操作性评估
    2023-08-14
    337人看过
  • 精神疾病与民事责任的关系
    精神病有没有民事能力,要按照实际法人情况来决定。精神病人是医学概念,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法律概念,在诉讼中,不能以医学概念替代法律概念。从法律的规定上来看,精神病人可能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能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精神病人民事行为能力宣告怎么规定的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被人民法院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根据他健康恢复的状况,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宣告他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四条【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和恢复】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
    2023-07-10
    241人看过
  •  2019年精神病人刑事责任法律制度概述
    这个段落讲述了一个被鉴定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被认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但是如果该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具有精神疾病的既往史,但实施危害行为时并无精神异常,或者精神疾病的间歇期,精神症状已经完全消失,那么该人就有责任能力。在被鉴定人实施危害行为时,经鉴定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由于精神活动障碍导致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因此被认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被鉴定人实施危害行为时,经鉴定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为具有责任能力:1、具有精神疾病的既往史,但实施危害行为时并无精神异常;2、精神疾病的间歇期,精神症状已经完全消失。 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范围:哪些情况不具有责任能力?标题:['1. 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范围:哪些情况不具有责任能力?']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九条规定,又称为不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包括: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而根据第二十一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
    2023-08-25
    287人看过
  • 患有精神分裂还要负刑事责任吗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犯罪的,如果是在发病期间,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时犯罪的,经鉴定属实不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一、精神病人犯罪怎么确定刑事责任1、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这是指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这种精神病人是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对其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要确认他是完全无刑事贸任的精神病人.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标准:医学标准。即他在实施危害社会的行
    2023-02-19
    293人看过
  • 精神分裂症患者杀人犯法吗
    一、精神病患者杀人犯法吗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的危害后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
    2023-04-06
    399人看过
  • 精神病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精神病人责任能力的认定
    一、精神病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精神病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要看具体的情况: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二、精神病人责任能力的认定精神病人责任能力的认定需要遵循如下规则:1.对刑事案件被鉴定人责任能力的评定被鉴定人实施危害行为时,经鉴定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为具有责任能力:(1)具有精神疾病的既往史,但实施危害行为时并无精神异常;(2)精神疾病的间歇期,精神症状已经完全消失。2.对刑事案件被鉴定人行为能力的评定(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经鉴定患有精神疾病,致使不能行使诉讼权利的,为无诉讼能力。(2)被鉴定人是女性,经鉴定患有精神疾病,在她的性不可侵犯权遭到侵害
    2022-06-27
    435人看过
  • 精神分裂症吊销执照吗?
    首先成功通过驾照考试的当事人可能会因患上精神疾病而无法满足驾驶要求,在此种情况下,其所持有的驾照将有可能被有关部门依法注销。另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于那些尚未获取机动车驾驶证却擅自驾驶机动车且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员,他们在规定期限内同样无法获得新的机动车驾驶证申请资格。《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七十七条机动车驾驶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车辆管理所应当注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一)死亡的;(二)提出注销申请的;(三)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提出注销申请的;(四)身体条件不适合驾驶机动车的;(五)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痴呆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六)被查获有吸食、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行为,正在执行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措施,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七)超过机动车驾驶证有效期一年以上未换证
    2024-08-05
    457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精神分裂症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是怎么样的
      香港在线咨询 2023-10-13
      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员若作出犯罪行为,是可以不负刑事责任的,其在犯罪时应当对自身的行为不能辨认。《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 精神分裂症法律上是不是不能的?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31
      是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精神分裂症属于不得结婚的情形。
    • 精神分裂症的夫妻离婚如何承担法律责任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8-15
      离婚抚养权精神分裂症代理词中,是需要举证一方的条件更有利于孩子的。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是夫妻离婚纠纷中很是常见的一个纠纷,在孩子抚养权无法协商处理的情况下,男女双方办理离婚时,是需要及时的举证的。
    • 精神分裂症犯罪后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8
      我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 不是精神分裂症把人打伤付刑事责任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08
      根据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建议您尽快联系律师,展开和对方调解工作,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