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者离职的,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如果劳动者在职则不受此时间限制。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企业选择人力资源公司代缴社保可靠吗
企业通过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代缴社保,取决于与劳务公司之间的信任。所以,我们在选择人力资源公司代缴社保的可靠性,从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的:
(一)代缴社保的人力资源公司是否正规合法。这您可以在工商局网站上查询代缴公司的信息;善世服务外包在全国300多个城市有业务地点,更有相关认证的合法资质。
(二)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专业度。如对社保业务的熟练、对相关政策的了解等等;我们时刻关注国家发布的相关政策,定期培训员工的业务技能,保证为客户提供最专业的可靠的服务。
(三)人力资源公司的口碑如何,一个公司是否具备好的口碑,是能否长期发展的关键。善世服务外包注重品牌的口碑打造,同时我们也服务过各类大型企业。
单位社保外包的优势是减轻公司人事的负担,为了给公司节省成本、降低企业用工的风险。随着社会的经济不断地发展,我们选择工作时也会对公司代缴的社会保险会非常地重视。所以,出现了社保代办这种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遇到公司不给发工资的辞职情况,该如何处理?
435人看过
-
人力资源公司代发工资是否合法
498人看过
-
小型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97人看过
-
职工保险托管给人力资源公司法律依据
260人看过
-
公司人力资源部职责
243人看过
-
如何投诉被人力资源公司骗的事情
235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一般情况下人力资源公司加班时薪不低于平时工资的几倍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03加班时工资不应低于平时的1、5倍。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加班,不能安排补休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报酬。
-
人力资源不给工资有什么影响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31公司存在法定过错,可依法委托律师指导下提起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要求公司支付工资、业务提成、加班工资、奖金津贴和年终奖金、每工作一年按照之前十二个月的实际应发工资为基数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其他损失等。
-
被人力资源公司辞退了人力资源公司会辞退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29果是公司方面提出的,应当是要提早30天,如果当即要求离职的,要赔偿一个月工资的,也都是要给出合理理由的,大部分理想的情况下是这样实际情况是如果公司无赖你会一分钱也拿不到,人事的话听过算过,所有人事都是帮公司的如果之前的工资社保等都到位了,你心里也不是太堵的情况下,建议你采取第一种方案,早点了结对你只有好处,当然我觉得第二种方案中如果他们给你写辞退是完全不合理的,当然无赖是什么都做得出的多数情况下公
-
老板拖欠工资说不给都不给,人力资源公司也说拒绝拖欠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07一、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
-
人力资源主要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6人力资源控制。保险公司应当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范岗位职责及岗位价值设定、招聘、薪酬、绩效考核、培训、晋级晋职、奖惩、劳动保护、辞退与辞职等控制事项,为公司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保险公司应当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合理设定工作岗位及人员编制,制定清晰的岗位职责及报告路线,明确不同岗位的适任条件,适时进行岗位价值评估。保险公司应当明确员工招聘、薪酬管理、轮岗晋级、辞职辞退等工作的标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