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违法犯罪,众所周知,但怎样认定非法集资,是很多人都不清楚的事情。公司因经营发展需要、资金周转困难等原因,时常会向职工借钱募集资金,这是不是非法集资呢?倘若没有弄清楚,不但公司不敢向职工借钱,而且职工也不敢借钱给公司了。
实际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对此问题早已经有了明确规定:
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不属于非法集资。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借贷合同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借贷合同无效:
(1)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
(2)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
(3)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
(4)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因此,通常情况下,公司向职工借钱融资的,属于民间借贷行为,不是非法集资。
按规定,判断公司融资是否属于非法融资的,应该根据其是否满足以下情形: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如不是公司内部特定的职工。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公司向职工融资存在以下情形的,应该向认定为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涉嫌非法集资罪:
(1)在向亲友或者单位内部人员吸收资金的过程中,明知亲友或者单位内部人员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而予以放任的;
(2)以吸收资金为目的,将社会人员吸收为单位内部人员,并向其吸收资金的。
在实践中,尽管公司向职工融资,一般都不会涉嫌非法融资、违法集资问题,但是要是融资数额大、涉及人数多的,最好委托经济纠纷律师协助处理,合理合法进行,以免涉嫌非法融资。
-
公司非法融资,员工要担责吗?
412人看过
-
代币发行融资是非法公开融资行为吗
440人看过
-
内部职工融资的企业融资违法吗?
261人看过
-
股权质押融资是向银行融资吗
267人看过
-
金融平台非法融资吗?
294人看过
-
怎样向证券公司融资
134人看过
融资从广义上讲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 融资方式分别是基金组织、银行承兑、直存款、银行信用证、委托贷款、直通款、对冲资金。... 更多>
-
什么是非法融资,公司融资的特点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26公司融资,如若不办手续算是非法融资。非法融资是指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并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非法融资的特点: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二、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三、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
-
公司向员工融资可靠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1-12-16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融资 通常情况下,公司向职工借钱融资的,属于民间借贷行为,不是非法融资。 民间融资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在不违反法律规定前提下发生的借贷行为,是为了生产经营需要,解决资金短缺的合法民事行为;非法集资犯罪则是破坏金融秩序或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刑事犯罪行为,两种行为性质截然不同,决不能混为一谈。
-
融资公司融资放贷违法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28公司融资有以下几种方式: 1银行贷款。银行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按资金性质,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专项贷款三类。专项贷款通常有特定的用途,其贷款利率一般比较优惠,贷款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 2.股票筹资。股票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等特点,因而筹资风险较小。股票市场可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
-
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的条件是什么,证券公司可以向该公司融资或融券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15根据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管理办法》,对于不满足证券公司征信要求、在该公司从事证券交易不足半年、交易结算资金未纳入第三方存管、证券投资经验不足、缺乏风险承担能力或者有重大违约记录的投资者,以及证券公司的股东、关联人,证券公司不得向其融资、融券。同时,只有取得证监会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许可的证券公司,才能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投资者需要按规定与券商签订融资融券合同以及交易风险揭示书,并委托券商
-
公司向银行融资有哪些风险?公司向银行融资会犯罪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15骗取贷款罪的法律渊源来自《刑法》第175条之一,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简言之,就是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且情节严重的行为。从文义解释的角度,法条并列放置“重大损失”与“其他严重情节”,意味着将“重大损失”作为“严重情节”的表现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