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与他人有打架行为后,对派出所的调解结果不服进行起诉的法律规定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如果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仍有争议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一、解决民事纠纷需要先报警吗一般是诉讼。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以上规定,在情节较轻的情况下,是可以调解处理的,但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应当先调解。如果是纯粹的民事纠纷,派出所是无权进行调解的。民事纠纷一般采取民间调解、行政调解、行政仲裁和司法调解或裁定的四种形式。公安派出所也可以介入民事纠纷的调解,属于行政调解的范畴,能调和就更好,不能调和的,只能向法院起诉了。调解形式一般是纠纷双方要达成一致的意见后,由行政部门作为调解机构在调解协议书上签注情况,作为凭据;司法调解是在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后进行庭外和解的一种调解方式,如果不能和解,法院会进行裁定。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如果是发生了民事方面的一些纠纷的话,首先双方当事人是可以协商的,实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之下也是可以报警处理,只不过是当地的派出所,可能对此事没有相关的强制管辖的权力的,最多就是在其中调解,如果调解不成的话还是需要到人民法院起诉。
二、聚众斗殴积极参与者一定会受到处罚吗
1、聚众斗殴积极参与者通常会受到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1)结伙斗殴的;
(2)追逐、拦截他人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4)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2、非聚众斗殴案件中,参与打架者不一定会受到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九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打架先动手责任怎么分
不论谁先动手,只要有殴打他人的行为并造成一定危害,就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进行处罚。如果是因为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进行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
如果伤情鉴定一方为轻伤及以上,那么得立刑事案件,不可调解,由检察院起诉。不过对于这类轻伤害案件,法院基本以调解为主,最多判个拘役吧。
大体上处理打架问题基本就是这样,但是没有一模一样的案例,所以也没有绝对一样的处理方法和结果,同样的因纠纷引起的打架,有的可能几句话就调解掉了,有的会相当麻烦,最后变成所谓的上访人员。
最简单的打架尚不构成犯罪的,以批评教育,调解为主,或者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话,同样是打架,根据具体案情不同,可能会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重伤或者死亡)、寻衅滋事罪(比如无事生非、争强好胜把人揍一顿,致人轻伤以上是从重情节但不是必要条件)等。
-
起诉派出所怎么起诉
463人看过
-
退保证金后又回派出所怎么回事
239人看过
-
派出所让我撤回行政复议
87人看过
-
当事人到派出所报案,派出所不给立案回执怎么办?
456人看过
-
偷渡回来派出所打电话让当事人过去怎么做
356人看过
-
起诉离婚派出所怎么出具证明
270人看过
行政仲裁指的是纠纷双方当事人按事先或事后达成的协议,自愿将有关争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争议的事实和权利义务作出判断和裁决,以解决争议,维护正当权益,当事人有义务履行裁决的一种制度。... 更多>
-
打伤人派出所让回去怎么办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17分伤情以及情节而定,轻微伤不构成犯罪,是违法行为;轻伤及以上则构成故意伤害罪。 一、根据第《治安管理处罚法》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
-
起诉去法院还是派出所的么,是怎样回事的呢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01首先你得有争议的内容吧,写成诉状后交到法院立案庭,立案后,法院会给通知,交换证据,发传票,开庭,宣判。查不多一审就是这个流程吧。
-
打架进派出所怎样让派出所保释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24打架进派出所,怎么保释?首先,我国《刑法》及《刑诉法》均未出现保释这一名词,该名词在其他国家比较常见。在我国类似于保释制度的是取保候审制度。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诉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的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
-
-
赔了10万赔回派出所会起诉我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17依据《刑法》相关规定,故意伤害致人轻伤以上的,涉嫌故意伤害罪。即便已经取保候审,涉案人不被羁押,但不意味着不被追责,换句话说,定罪是肯定的,但还诉讼程序还要继续走完,只是最后法院审判有很大可能判处缓刑,不用在监狱服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