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为了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制止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省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应当依照本规定,给予责任人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条无权批准、越权批准、划整为零或采取其他形式非法批准占用土地、出让土地的,分别按以下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一)耕地3亩以下,其他土地10亩以下的,给予警告至行政记大过处分;
(二)耕地3亩以上、20亩以下,其他土地10亩以上、30亩以下的,给予记大过或降级处分;
(三)耕地20亩以上、30亩以下,其他土地30亩以上、50亩以下的,给予降级或撤职处分。
第五条单位未经批准、骗取批准或者采取其他形式非法占用土地的,按照第四条的规定,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六条未经依法批准,擅自转让、出租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按以下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一)土地面积1亩以下或转让、出租金额在30万元以下的,给予警告至记过处分;
(二)土地面积3亩以下或转让、出租金额在50万元以下的,给予记过或记大过处分。
(三)土地面积在3亩以上或转让、出租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给予降级至开除处分。
第七条以牟利为目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的,给予责任人记大过至开除处分。
第八条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造成耕地毁坏的,给予记大过至开除处分。
第九条擅自突破用地计划指标,擅自下放土地审批权限,不建立、不执行土地审批备案制度的,给予记过至撤职处分。
第十条非法批准宅基地1户的,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2户的给予记过或记大过处分;3户以上的,给予降级至开除处分。
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给予记过至撤职处分。
第十一条上级单位或者其他单位非法占用被征单位的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给予有关责任人记过至撤职处分;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二条虚报、瞒报、拒报、屡次迟报,伪造、篡改土地统计资料,或未经批准擅自公布地籍资料,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第十三条市地以下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集体作出的决定或实施的行为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对负有直接责任、主要领导责任或重要领导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至降级处分;已造成危害后果,致使国家或集体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给予撤职处分。
第十四条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违法行为不制止、不报告,或对土地违法案件不查处的,对其主要领导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至降级处分;致使国家或集体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给予撤职处分。
第十五条干扰、阻挠土地执法人员依法查处土地违法案件,或者对其谩骂、围攻、殴打的,给予记过至撤职处分。
第十六条土地管理人员在执行土地管理公务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或加重处分:
(一)非法占用土地或者非法批准用地,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
(二)非法占用或者非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
(三)非法批地、占地、出让或转让土地2次以上的;
(四)拒不履行土地管理部门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处罚、处理决定的;
(五)拒不提供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材料或出具伪证的;
(六)其他依法应当从重或加重处分的。
第十八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一)在规定的期限内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或主动交出全部违法所得的;
(二)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文件被宣布无效后,主动采取纠正措施,避免和减少损失的;
(三)在规定的期限内主动退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
(四)其他依法可以从轻或减轻处分的。
第十九条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危害后果,经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可免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条土地管理部门依法查处的土地违法案件,依照本规定应当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的,可以向行政监察机关或其他有权处理的机关提出建议。
第二十一条重大的土地违法案件,由土地管理部门、行政监察部门共同查处,并依法作出处理。
第二十二条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可以建议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处理。
第二十三条本规定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河南省监察厅、河南省土地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安徽省关于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的通知
332人看过
-
安徽省关于违反建筑市场管理法律法规行政处分规定(试行)
405人看过
-
国家土地管理局转发《吉林省监察厅、土地管理局关于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行政纪律处分的规定》的通知
199人看过
-
违法实施行政处罚行为的理解
179人看过
-
违反环境保护法规行为行政处分办法
60人看过
-
违反土地使用权规定的行为与法律后果
344人看过
土地管理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关于土地权属、利用、保护、开发、利用的监督等的一系列措施、办法的总称。土地管理包括土地登记工作,如土地总登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及注销登记;土地调查和统计工作;地籍档案管理;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和土地利用规划... 更多>
-
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何规定?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012001年3月2日,监察部、国土资源XX联合发布了《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办法》。以上规定和办法规定,对单位和个人有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的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对应给予行政处分的应给予行政处分。对行政处分的规定,一是对土地使用者、管理者的不同主体及其不同类型的违法行为,设定了从警告直至开除的不同处分档次;二是针对不同违法行为,分别不同类型设定行政处分;三是对各级政府负责人、土地行政主
-
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法规、行政法规、规章制度的行为,应当如何作出处理?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5-06可通过土地管理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第六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土地权利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查阅或者予以复制 (二)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就有关土地权利的问题作出说明 (三)进入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非
-
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有哪些行为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12根据新《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主要有10种: 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违法行为; ②、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 ③、非法占用土地的违法行为; ④、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违法行为; ⑤、非法批准用地的违法行为; ⑥、非法侵占挪用征地补偿费的违法行为; ⑦、拒不交还土地的违法行为; ⑧、擅自将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违法行为; ⑨、不办理土地变
-
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规定对违法建设用地的处理办法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28《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第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员和其他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土地管理秩序混乱,致使一年度内本行政区域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或者虽然未达到15%,但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二)发生土地违法案件造成严重
-
河南省行政处罚法实施细则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下简称《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以下简称《代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