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诽谤他人可能触犯哪些罪名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7 10:33:28 82 人看过

利用网络诽谤他人可能触犯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侮辱罪和诽谤罪能不能同时起诉

侮辱罪和诽谤罪是能同时起诉的,自诉人是需要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的,在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诽谤罪如何判

诽谤罪判决由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通过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实施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从而构成的犯罪。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相关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三、该怎样才构成造谣诽谤罪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诽谤罪的首要条件是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以及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而且行为人必须具备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的条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2日 18: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触犯诽谤罪可告多个人吗
    可以。(1)应当收集掌握当事人诽谤的证据,向法院直接起诉。(2)具体起诉做法:准备以下材料:①起诉状,弄清楚对方的基本登记信息(对方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电话等),可以自己写也可以找律师代写;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复印副本;②准备证据,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和对方发生纠纷的所有有利证据及复印件、及其他可能有帮助的证据及证人名单等③带上诉讼费;到法院立案庭立案。一、诽谤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于诽谤犯罪行为以及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而且还具有以下不同:(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
    2023-04-04
    116人看过
  • 非法利用网络诽谤他人如何治安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非法诽谤他人会被处于行政拘留或罚款的行政处罚,根据情节的考量,行政拘留和罚款的幅度也是不一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种类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分为警告、罚款、拘留三种。1、警告。警告是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以书面方式作出的谴责和告诫
    2023-02-17
    409人看过
  • 触犯诽谤罪自诉可以吗?
    一、触犯诽谤罪自诉可以吗?诽谤罪属于自诉的刑事案件,法院一般不告不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所以,如果认为自己遭受了他人的恶意诽谤,且情节严重、已经造成了一定危害,则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诽谤罪的对象可以是单位吗?
    2023-06-16
    118人看过
  • 哪些行为可能触犯信息网络犯罪?
    可能构成信息网络犯罪的行为有: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犯罪主要有哪些行为从近年来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情况来看,以政治为目的在网上实施危害国家、社会的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案件并不多见,而更多的是以经济为目的,在网上实施犯罪手段而非法牟利。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犯罪行为:第一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网上诈骗交易的犯罪。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传统买卖双方见面的市场交易已有相当部分转移到了网上交易。在这种虚拟的网上交易中,消费者通常只能是借助网上广告了解商品信息,通过网络远距离订货,通过电子银行进行结算。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网络诈骗犯罪。第二、利用计算机网络盗窃、侵占他人财
    2023-08-13
    321人看过
  • 用他人名义造网络招嫖信息一干部被判诽谤罪
    上海一名机关干部竞聘单位领导岗位时落选,竟然以上网诽谤的方式泄愤报复竞聘对手。日前,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毛某的行为构成诽谤罪,并依法判处其拘役3个月。今年5月,毛某竞聘单位的领导岗位时落选,由此对竞聘成功的杨某怀恨在心。6月22日上午,毛某利用工作电脑上网,以杨某的名义在上海热线聊天室情人花园和寂寞单身中,搞网上招嫖,又以杨的用户名在博客网上注册博客空间,以其他青年女子淫荡图片作为形象贴图,发布类似色情信息。自网上招嫖信息发布后,杨某多次受到不明来电和要求提供色情服务等内容的手机短信的骚扰。杨某及所在单位当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当日下午,毛某在领导找其谈话时,主动交代了自己捏造信息并在互联网上进行散布的事实,并表示真心悔过,愿意赔偿被害人的精神损失。公安机关当时以有诽谤行为为由对毛某处以行政拘留10天。嗣后,杨某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精神紧张,易暴易怒,严重影响了正常的
    2023-06-11
    58人看过
  • 触犯诽谤罪怎么判?
    依法律规定和具体犯罪情形,触犯诽谤罪的判处是:情节严重的,判处坐三年以下牢、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通过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犯了诽谤罪既遂一般怎么判1、犯了诽谤罪既遂的处罚:犯本罪既遂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
    2023-08-14
    121人看过
  • 在网络上诽谤他人违法吗
    按实际情况,在网上诽谤别人不一定会构成诽谤罪,按具体情况在网上诽谤他人的行为有可能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也有可能涉嫌诽谤刑事犯罪行为。一、诽谤他人名誉如何追究刑事责任诽谤他人名誉,需要通过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的方式来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按照规定,诽谤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由于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2023-02-19
    163人看过
  • 什么是网络造谣诽谤和网络诽谤罪
    网络造谣诽谤是指借助网络等现代传播信息手段,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网络造谣诽谤与传统诽谤相比,有其更为鲜明的特性,因为对网络诽谤的管制更容易产生公民言论自由和公民名誉权的价值冲突。网络造谣诽谤造成严重后果的会构成网络诽谤罪。网络诽谤罪是指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并且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诽谤事件日益增多,因此网络诽谤罪也因此孕育而生。网络诽谤严重扰乱了正常网络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网民的思维习惯。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明确网络诽谤入罪标准,即谣言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明知诽谤仍提供帮助以共同犯罪论处。一、网络诽谤罪的主体认定1、网络诽谤与传统的诽谤罪主体一样,凡是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2023-04-03
    322人看过
  • 网络诽谤公司名誉
    采用各种方式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给他人造成一定的后果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追究其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能构成诽谤罪。根据法律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一、恶意造谣属什么罪名恶意造谣属侮辱罪、诽谤罪。通过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1、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2、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二、毁谤罪到底是什么意思毁谤罪即诽谤罪,指
    2023-03-13
    233人看过
  • 诽谤侵犯他人名誉权可判刑吗
    一、诽谤侵犯他人名誉权可判刑吗可以。侮辱诽谤,是散播自己捏造的事实,是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诽谤罪。我国法律对诽谤罪的判定有着明确的规定,对诽谤罪犯罪嫌疑人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剥夺其政治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二、侵犯名誉权可以报警吗是可以的。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公民的名誉权受到非法侵犯的,受害人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涉及相关法律条文如下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根据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行为人用以下的方式来侵犯公民权利的,情节较轻的会被拘留五日以下,或者会被罚款五百元以下;对于情节较为严重的,会被拘留五日到十日,还可能被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具体情形有:1、行为人用写恐吓信或者是用其他的一些方法来
    2023-05-03
    394人看过
  • 在我国背后诽谤他人犯法吗,诽谤侵犯了公民哪些权利
    一、在我国背后诽谤他人犯法吗在我国背后诽谤他人是不是犯法,要看具体情节,不一定承担刑事责任,也可能被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二、诽谤侵犯了公民哪些权利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情节严重的涉嫌构成诽谤罪,应当判处相应的刑罚。侮辱诽谤的行为是指行为人通过捏造、夸大、扭曲事实的方法对他人实施言辞上的人身攻击的行为,要注意保存好证据,如果
    2023-05-06
    382人看过
  • 网上造谣诽谤他人是违法还是犯罪,网上造谣诽谤他人适用的法律
    一、网上造谣诽谤他人是违法还是犯罪网上造谣诽谤他人是违法的,也有可能是犯罪。一般情况下的网上造谣诽谤只是普通的违法行为,具有下列情况的,构成《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诽谤罪: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二、网上造谣诽谤他人适用的法律网上造谣诽谤他人适用的法律如下:1.不构成犯罪的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2.构成犯罪的,适用《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
    2023-06-22
    76人看过
  • 侮辱诽谤罪:用文字语言侵犯他人名誉
    用文字语言辱骂构成诽谤罪如果采取的是文字语言侮辱,达到情节严重地步会构成诽谤罪。诽谤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包括言语和文字的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什么情况构成诽谤罪诽谤罪的构成要件:1、诽谤罪客体要件诽谤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诽谤罪客观要件诽谤罪在
    2023-07-15
    66人看过
  • 在网络上诽谤算犯罪吗
    依据《刑法》的规定,在网络上实施诽谤行为的,如果情节严重的,是会构成诽谤罪的,要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3-06-03
    34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利用网络诬告诬告他人被判诽谤罪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5
      根据《刑法》,诽谤罪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
    • 侵犯他人名誉的可以是网络诽谤证据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10
      完全可以做证据。并可以去法院告另一方,这样做是违法行为。
    • 利用信息网络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犯法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11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根据该解释,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或者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为“情节严重”。
    • 利用信息网络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是否会构成诽谤罪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14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根据该解释,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或者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为“情节严重”。
    • 侮辱诽谤他人触犯哪条法律?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12
      侮辱谩骂他人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如果构成犯罪,则触犯《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具体 法律依据 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