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06 02:50:53 361 人看过

不当得利并非一种侵权行为

民事主体在法律框架内享有相应的债权权益。

按照相关规定,债权是由于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等多种原因引发,从而使得权利人有权向特定义务人提出要求其履行或不实施某种具体行为的权利。

由此可见,不当得利这一概念与侵权行为处于同等地位,而非一方包容另一方的情况。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八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第一百二十二条

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14: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的区别是什么?二者的构成要件
    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的区别在于二者的过错来源不同、针对对象不同、制度设立的目的不同三个方面。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各不相同,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是一方取得利益且没有法律上的根据,一方因对方取得利益而受损,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存在侵权行为并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结果,且侵权行为人有过错。一、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的区别是什么?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过错来源不同。不当得利事实的出现往往是受害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侵权行为法律事实的出现则是侵权人的过错造成的。2.对象不同。不当得利只针对财产性利益;侵权行为则包括侵犯财产权和人身权。3.制度设立的目的不同。返还不当得利的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平;而侵权行为的相应责任目的是补偿受害人因被侵权所遭受的损失。二、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都有四个方面,但仍有所区分:1.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1)一方取得财产利
    2023-07-11
    389人看过
  • 侵权行为与不当得利的利害关系比较
    不当得利与侵权的区别:1、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不当得利属于民事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2、侵权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因此侵权行为也可以称为一种侵害行为。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的区别主要有如下方面:1、侵犯的权利不同侵权行为所侵犯的是绝对权,其违法性体现在违反法律直接规定的、针对一般人的义务;违约行为所侵犯的是一种相对权,其违法性表现在当事人违反自已设立的、并针对特定当事人的义务。2、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侵权行为的侵害人和受害人之间并不存在民法典律关系,只是由于侵权行为的发生,才在当事人间产生侵权损害赔偿关系;违约责任是以合同的有效存在为前提的,只有当存在有效合同,且当事人违反合同规定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3、行为主体的不同侵权行为的主体在一般情况下是不特定的,行为人可以是
    2023-07-04
    147人看过
  • 数额多少可以构成不当得利行为
    一、数额多少可以构成不当得利行为在法律上并没有对不当得利的立案金额作出明确说明和规定,只要出现不当利益,都可以进行立案,和金额的大小无关。不当得利拒不返还构成刑法上的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二、构成不当得利条件构成不当得利条件如下:1.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2.一方发生了财产损失;3.得到利益与财产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损人所受损失间的因果关系
    2023-09-03
    254人看过
  • 此案是构成不当得利还是侵占罪
    若欲对不当得利与侵占罪的构成进行准确的区分和判断,则需深入剖析相关行为所特有的特性及核心要素。就不当得利而言,其本质上归因于行为人在未获得法律明确授权或依据的情况下,获取了不当的经济利益,同时给他人带来相应的财产损失。例如,当事人在操作过程中误将资金转至他人银行账户,收款方却以种种理由拒绝归还此款,若符合上述条件,那么便可被视为构成不当得利。另一方面来看,侵占罪则是指行为人擅自将原本由自己代为保管的他人财务、遗忘物或隐藏物非法据为己有,且以此非法占有数额达到一定标准,且在明知应予归还之时仍坚持不予退还的犯罪行为。从总体上看,不当得利主要强调的是由此引起的民事责任关系,而侵占罪则涉及更为严重的刑事责任范畴。要想做出准确判断,必须综合考虑取得财物的手段方式、行为人的主观预谋动机、财物本身的属性及其价值数额等诸多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
    2024-08-04
    470人看过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是否构成不当得利要从3个方面进行判定:(一)一方是否获得利益;(二)一方获益有无法律根据;(三)是否致使对方遭受损失,即获利与损失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受损人返还请求权的行使在司法实践中会涉及举证责任分配的问题。《民事诉讼法解释》第90条、第91条规定明确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不当得利纠纷中,存在给付型不当得利和非给付型不当得利两种类型。给付型不当得利是因受损人的给付行为引发的,因此,应由受损人负举证责任。非给付型不当得利的发生原因较复杂,包括因得利人行为或第三人行为引发的、因法律规定或其他事件引发的多种情形。其中,因得利人的行为引发不当得利纠纷,由得利人负举证责任更能体现公平原则。受损人的举证责任在于证明“无法律上的原因”消极事实,而得利人的举证责任在于证明“法律上的原因”积极事实。因此,在《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的规定中,若确实满足一方在无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获得利益,导致另一方遭
    2023-03-14
    113人看过
  •  盗版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以营利为目的并不是判断著作权侵权的唯一依据,判断著作权侵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需要确认是否存在侵权行为;其次,需要确定侵权事实;第三,需要明确侵权人;最后,需要确定侵权的程度。以营利为目的并不是判断著作权侵权的唯一依据,判断著作权侵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需要确认是否存在侵权行为;其次,需要确定侵权事实;第三,需要明确侵权人;最后,需要确定侵权的程度。即行为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按著作权法规定的使用条件,擅自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2、行为具有违法性。著作权是一种绝对权,任何人都负责有不能侵犯该项权利的不作为义务;3、行为人主观有过错。所谓过错,是指侵权人对其侵权行为及其后果所抱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 盗 版 侵 权 违 法 性 : 如 何 认 定 ?盗版是指在未经版权所有人同意或授权的情况下,对其复制的作品、出版物等进行由新
    2023-09-16
    229人看过
  • 怎样认定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在没有合法依据的情况下,取得利益,并且取得的利益他他人损失的,就会构成不当得利。一、不当得利公安局会立案吗不当得利属于民事纠纷,没有立案起点的说法,原则上只要属于不当得利,只有1分钱,只要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也得立案。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二、薅羊毛违法吗哪些行为会被抓薅羊毛可能会犯法而被判刑。薅羊毛本身不违法,但是一旦使用了非法手段,那么肯定是违法的。对于普通用户和“羊毛党”,其法律责任应根据获利程度的不同区别对待。情节轻微尚不构成刑事犯罪的,依据民法关于无效民事行为和不当得利的规定处理。专业“刷单”、虚假交易、骗取平台补贴等行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隐瞒真相获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则可能触犯刑法,构成诈骗罪。对于不当得利1、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
    2023-06-21
    250人看过
  • 侵权人多赔偿部分构成不当得利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当得利是指在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2024-04-14
    452人看过
  • 醉驾是否构成不当行为?
    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是过失犯罪。1、单就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本身而言,驾驶员主观上应属于故意。2、因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驾驶员构成交通肇事罪,但在其主观上没有致人死亡的故意,仍应该属于过失犯罪。另外,如果驾驶员以追求对方死亡为目的而驾车撞死对方的,则属于故意杀人罪而非交通肇事罪,但这与是否属于醉酒驾驶无关。醉酒驾车是当庭宣判吗法律对醉驾案件开庭是否应当当庭宣判没有规定,即可以是当庭宣判,也可是开庭后若干天后宣判。并且法官决定案件采用哪种宣判形式,取决于案件复杂程度和审理情况。如果法官不是当庭宣判,也会在法律规定的审理期限内宣判。第一、醉驾属于刑事案件,其开庭和宣判,适用《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第二、法律上规定了两种宣判形式,一是开庭后当庭宣判,一是开庭后若干天后再宣判。对于哪些案件应该选择哪种宣判方式,在法律中中并没有规定。一般说来,这是法官可以自由决定
    2023-07-04
    334人看过
  • 侵权与不当得利的区别,侵权与不当得利的竞合是什么
    侵权与不当得利的区别在于不当得利是没有合法依据使他人遭受损失,而侵权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违法行为。侵权与不当得利的竞合是存在无权处分、物权使用他人之物、侵害人身权等等。一、侵权与不当得利的区别侵权与不当得利的区别在于:1.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不当得利属于民事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2.侵权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因此侵权行为也可以称为一种侵害行为。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二、侵权与不当得利的竞合是什么侵权与不当得利的竞合是:1.无权处分无权处分是指在未经权利人同意的情况下,无标的物处分权的人擅自处分他人标的物的行
    2024-03-17
    349人看过
  • 不当得利是侵权还是债权呢
    一、不当得利是侵权还是债权呢不当得利属于债权。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或合同上的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损失的事实。不当得利是债的发生原因之一,不当得利是普通债权,不当得利之债是一种法定之债。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八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二、债权人还不起债担保人是否要还需要偿还债务的是债务人而不是债权人。在债务人无力还款的情况下,担保人是需要替其偿还债务的,担保人在还款之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不过如果保证人承担的是一般保证责任的,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替债务人还款。《民
    2024-01-14
    303人看过
  • 强迫得利构成不当得利吗
    1.根据民法原理,这种现象被称为不当得利。2.此等规则在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均有所明确体现与规定。3.所谓强迫得利即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受损方因自身行为导致他人获益,然而受益方对此并非出于本意且所得收益与其原本经济计划并不相符。4.在此种情形之下,应当参照受害方在经济层面上的整体规划来确定其偿还或返还的具体范畴。《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条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2024-08-12
    434人看过
  • 不当得利算不算侵权
    一、不当得利属于侵权行为吗不当得利事实上也是一种侵权行为,因其也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二、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1、一方受益。是指因一定事实,使一方的财产总额增加。财产的增加包括积极增加和消极增加。对利益的认定是整个不当得利制度的核心,利益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金钱,还有劳务及使用权等权益的增加,如财产利益上负担的消灭。2、他方受损。所谓受损,是指因一定的事实使财产利益的总额减少,既包括积极损失,也包括消极损失。即现有财产利益的减少和应得财产
    2023-04-12
    451人看过
  • 行政不作为是不是构成侵权
    第一,行政不作为违法。一般行政侵权行为既包括违法也包括不适当,而行政不作为不存在不适当的问题,只存在违法的问题。这是由行政不作为这种行为的特殊形式所决定的。由于行政不作为是消极不作出某一行为,是法律上所拟制的一种行为形态,不具有具体的可感性和具像性。所以,对于行政不作为只有法律上的价值判断,不存在客观形态的事实判断。因此,只有行政不作为的违法侵权,而不存在行政不作为的不当侵权。第二,行政不作为已经造成了对行政相对方的权益损害。这一损害只要是行政不作为引起的,即可要求行政赔偿,而不论这一损害是否可能获得其他方面救济。同行政作为一样,行政不作为的行政赔偿也不应采用损益相抵的原则。行政相对方权益的损害程度决定着行政赔偿的数额,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行政职责是否承担行政赔偿责任问题的批复》,在确定赔偿的数额时,应当考虑该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在损害发生的过程中和结果中所起的作用等因
    2023-08-06
    17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赠与行为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5-01-20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赠与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视为不当得利。然而,如果赠与行为无效,则受赠方将无法获得任何不当利益,赠与方也无法因此获得任何利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受赠方并没有受到任何损失,也没有不当得利的情况出现。
    • 不当得利构成不当得利构成代为保管是否属于行政处罚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09-03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是司法实务可供司法判案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也是不当得利制度走向完善的标志。不当得利构成要件主要有以下四点: 1、一方受有利益致他方受到损失受有利益与受损害之间须有因果联系无法律上的原因。一方获得利益是指因为产生一定的法律事实结果,使得当事人财产的增加或利益上的积累财产、权利都属于利益的范围,但精神利益除外。他方利益受到损失是指因有一定事实而使得财产总额减少。如果仅仅一方获
    • 未获得专利权的侵权行为表现如何是否构成侵害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14
      该研究院的主张得到法律支持,即便还未授予专利,但该技术属于技术秘密,该药厂不正当地使用研究院的技术秘密制造产品牟利,研究院可以提出警告,如果该药厂不听,继续使用的话,研究院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如果制药公司接到警告函后,应该立即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给研究院造成的损失
    • 如何确认专利侵权行为是否构成专利侵权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28
      构成专利权侵权行为的要件包括两个方面: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 形式要件指符合《专利法》第11条的组成要件: 1、实施行为所涉及的是一项有效的中国专利; 2、实施行为必须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或者授权的; 3、实施行为必须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4、实施了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侵犯涉案专利的侵权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故意并不是形式要件。但是,可以作为衡量其情节轻重并作出经济赔
    • 侵权行为和不当得利行为有什么区别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08
      “损人利己”应当是侵权行为,而不是不当得利。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四个: 1.一方获得利益 2.他方受有损失 3.获得利益与受到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原因。简而言之,就是行为人无缘无故取得了本属于别人的利益。比方说,去买菜,商家多找了两块钱。侵权行为则是指行为人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通俗的讲,二者的区别在于,不当得利的行为人未有主动摄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