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纠纷保全拆迁怎么办?
法院会对拆迁补偿款采取保全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
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灭失或者毁损的,查封、扣押、冻结的效力及于该财产的替代物、赔偿款。人民法院应当及时作出查封、扣押、冻结该替代物、赔偿款的裁定。
二、经济纠纷申请财产保全的条件是什么?
(1)必须是情况紧急,不采取财产保全将会使申请人的合法财产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
(2)必须由利害关系人向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不依职权主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3)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否则法院将驳回申请;
(4)案件必须有给付内容,属给付之诉。
三、经济纠纷财产保全流程有哪些?
1、申请。
诉前财产保全,由利害关系人在起诉之前向受诉法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并裁定保全的,申请人在15日以内不起诉的即解除裁定保全。诉讼财产保全可以在起诉同时申请也可以在起诉以后申请。
2、担保。
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3、裁定。
当事人申请诉前保全的,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一旦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服不得上诉,可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对裁定的执行。
四、经济纠纷向法院起诉需准备哪些材料?
(1)起诉状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
(2)主要证据材料,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复印件;
(3)原、被告的身份证明;
(4)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5)如委托律师诉讼的,则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律师事务所接收委托的证明、函件和律师证复印件。
五、经济纠纷的诉讼流程有哪些?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
-
拆迁经济纠纷怎么收诉讼费
236人看过
-
经济纠纷怎样保全房产
319人看过
-
房屋拆迁中的经济纠纷如何办?
273人看过
-
拆迁和邻居有经济纠纷怎么解决
432人看过
-
拆迁与经济纠纷有关系吗?
349人看过
-
经济纠纷的一种:拆迁问题
159人看过
-
经济纠纷会引起拆迁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29看具体情况,如果是因不满拆迁的赔偿而产生的纠纷就有关系,如果是因拆迁的被拆迁方与他人之间产生纠纷的,那么与拆迁就没有任何的关系,即使产生经济纠纷,只要拆迁合法都是可以实施拆迁行为的。
-
邻居房屋拆迁怎么解决经济纠纷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20可以和邻居自行协商解决经济纠纷,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请律师,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有关部门调解处理,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经济纠纷的,应该做好向法院起诉的准备,起诉之前要注意收集和经济纠纷相关的证据。
-
拆迁和邻居有经济纠纷怎么解决青海在线咨询 2023-02-10可以和邻居自行协商解决经济纠纷,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请律师,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有关部门调解处理,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经济纠纷的,应该做好向法院起诉的准备,起诉之前要注意收集和经济纠纷相关的证据。
-
民事经济纠纷,如果经济纠纷败诉怎么办,民事经济纠纷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19一般不会坐牢。单纯的经济纠纷属于民事案件的范畴,不存在犯罪问题,因此,也就不存在坐牢之说。如果经济纠纷中夹杂有其他违法事实,触犯刑法的,如合同诈骗等,就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能会坐牢。《公安部关于严禁公安机关插手经济纠纷违法抓人的通知》(1992年4月25日)中对公安不能插手合同、债务等经济纠纷案件有详细规定。《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
-
已经财产保全房屋,要拆迁,拆迁款怎么办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2-17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灭失或者毁损的,查封、扣押、冻结的效力及于该财产的替代物、赔偿款。人民法院应当及时作出查封、扣押、冻结该替代物、赔偿款的裁定。此规定对查封效力是否具有追及效力采纳了肯定说,即法院查封财产的效力及于该标的物的替代物或者赔偿金。应当注意的是,条文规定的“赔偿款”,一般包括依法取得或依合同约定取得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