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犯罪嫌疑人有自愿认罪认罚的情节,在法律上是可以适用从宽处理制度,即在原有惩罚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也要根据犯罪情节性质判断,对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考虑。
《刑事诉讼法》第15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第81条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情况;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二、从宽制度的适用范围是怎样的?
(一)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处理犯罪后自首的一般规定,是处罚总原则。
首先,对于犯罪后自首的犯罪分子,无论罪行轻重都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为自首从宽政策可以瓦解犯罪分子,打击犯罪活动,但是并都要一律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极少数罪行特别恶劣的犯罪分子,也可以不从轻或减轻处罚。
其次对自首的犯罪分子是从轻还是减轻要综合案件的各方面,全面考虑。
在下列情况下,对自首的犯罪分子一般应考虑从轻或减轻处罚:
1、犯罪不是特别严重或情节不是特别恶劣,从全案分析不存在法定或酌定的加重情节;
2、犯罪人主观恶性不深,比较容易改造;
3、犯罪人自首比较主动、悔罪比较明显,交待罪行属实,反之,不能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对于犯罪较轻的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免除处罚
所谓犯罪较轻,就是暂且不考虑犯罪人的情况和他犯罪以后认罪态度、是否自首等情况,只根据其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及其对会的危害程度,应当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犯罪较轻的“可以”而不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能否免除处罚,除了看自首的犯罪分子所自首的犯罪是否较轻外,还要看自首的犯罪分子是否悔罪。犯罪人自首后,要免除处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所自首的犯罪必须具备较轻的客观条件;二是自首的犯罪分子必须具备悔罪的主观条件。如不具备主、客观条件的可以减轻处罚。
对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自首又立功的,依法“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应当”表明只能无条件的遵照执行,没有灵活性,审判机关必须对他减轻或免除处罚。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如果犯罪嫌疑人有自愿认罪认罚的情节,在法律上是可以适用从宽处理制度,从而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给予了误入歧途的罪犯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适用此制度的人,可以减轻处罚,提前和家人共同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侦查 第十一节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 第一百六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符合本法第八十一条、第八十二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形,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
认罪认罚从宽的实践与效果
475人看过
-
关于认罪认罚从宽的大致内容有什么?
70人看过
-
认罪认罚的量刑建议从宽是什么
376人看过
-
“认罪”、“认罚”和“从宽”的含义
448人看过
-
最高检认罪认罚从宽相关内容标准是什么?
467人看过
-
认罪认罚从宽反悔可否上诉?
368人看过
-
认罪认罚的量刑建议从宽是什么?辽宁在线咨询 2023-11-27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
最高检认罪认罚从宽相关内容标准是什么?宁夏在线咨询 2023-11-29国家对犯罪分子在相关的刑法处理上规定也比较多,那么今天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就是对于最高法律来讲,选择自愿认罪的从宽处理规定是什么呢?根据有关说法,如果选择认罪认罚的,在法律上应该可以选择从轻处罚的办法。详情来看下文。
-
检察院认罪认罚从宽处罚的效果是什么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07认罪认罚从宽处罚制度的效果是让刑事诉讼效率明显提升,对于打击犯罪更加有力,另外这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充分体现,涉法涉诉的矛盾得以有效的避免,还有就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范的不断强化,使得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能够得到有力的彰显,所以整体效果还是积极的。
-
认罪认罚从宽怎么体现?台湾在线咨询 2023-03-08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
-
新刑诉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陕西在线咨询 2021-12-28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