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次挪用公款罪数额认定条件有哪些
在数次挪用公款罪的数额认定过程中,通常需要综合评估多种因素,例如:挪用的次数、每次挪用的金额、挪用行为持续的时间段及是否存在返还情况等等。比如,虽然仅仅是小额的挪用行为,但若其累积数额达到一定程度,或者涉及到较为严重的情节,例如将挪用款项用于非法活动或盈利目的等,那么即便每次挪用的金额相对较少,也有可能被判定为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二、多次挪用公款是否属于情节严重
对于累次实施挪用公款犯罪行为的犯罪金额的确认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种情况下,若该款项被私自挪作他用并且最终超过了三个自然月并尚未归还,或是被用于商业牟利等盈利性活动,那么涉嫌的犯罪金额必须要达到人民币10,000元至30,000元之间才可以予以定罪处罚;而如果该款项是被用来从事非法活动,例如洗钱、赌博等,那么其涉案额则需要最少高达人民币5,000元到10,000元之间方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以挪用公款1万元至3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用公款15万元至20万元为数额巨大的起点。挪用公款情节严重,是指挪用公款数额巨大,或者数额虽未达到巨大,但挪用公款手段恶劣;多次挪用公款;因挪用公款严重影响生产、经营,造成严重损失等情形。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以挪用公款5000元至1万元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数额起点。挪用公款5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情节严重的其他情形,按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执行。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多次挪用公款罪数额认定条件有哪些”,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
挪用公款偿还后再次挪用数额认定
324人看过
-
挪用公款以后次还前次数额应以首次挪用来认定
129人看过
-
挪用公款数额与非罪区别有哪些
389人看过
-
挪用公款罪数额认定的具体流程
283人看过
-
多少数额为挪用公款
314人看过
-
挪用公款罪的数额要求,挪用公款转化为贪污怎样认定
166人看过
-
多次挪用公款已还怎么认定数额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02多次挪用公款既用于个人使用,又用于营利活动、非法活动时,确定犯罪数额十分复杂。 第一,当多次挪用公款中,既有用于营利活动又有用于非法活动时,如果每次挪用公款后均未归还的,此时可以累计计算,但追诉标准应当按照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标准,即挪用公款用于营利活动的标准。如甲挪用公款2万元进行赌博,不久又挪用公款4万元进行营利,就可以认定其挪用公款6万元进行定罪处罚。因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情节比挪用公款进
-
现在用多次挪用公款,后一次挪用公款归还前一次挪用的公款数额如何认定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09首先,从多次挪用公款与多次连续挪用公款并用后一次挪用公款归还前一次挪用公款的量刑应有所区别。行为人多次挪用公款都未还,应按多次挪用公款数额累计确定量刑,对此认识较一致。但行为人在一定时间内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这种情形,根据1998年4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
-
怎样认定挪用公款罪与挪用公款数额巨大罪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061、正确认识行为人是否具备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资格 挪用公款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的犯罪,如果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就不能构成挪用公款罪。 2、要正确判定行为人的主观故意 挪用公款罪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违反财经纪律而挪用,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对公款的使用权。 3、要正确判断行为人挪用公款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 如果行为人不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获得公款归个人使用,不能以挪用公
-
挪用公款数额与非罪区别有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1-11-08挪用公款罪与非罪的界限取决于挪用公款罪是否属于法定挪用公款罪的范围。比如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
-
挪用公款未达到犯罪数额,是否可以认定为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8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5月9日施行)的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以五千元至一万元为起点;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或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一万元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