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外学生打架学校用管吗
校外学生打架学校一般要管但是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二、如何处理学生打架问题
1.学生受伤需住院治疗的需通知学生家长。若事态严重的,可由学生工作处、总务处协调处理。
2.处理该事件产生的相关费用及赔偿,可由公安机关、学生工作处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告知当事人通过法律诉讼进行解决。
3.学校内发生的此类事件,由学生工作部依据调查结果,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规定的处分等级、程序进行处理。
4.校卫队配合公安机关调查的案件,公安机关处理后,应由校卫队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处理结论或材料复印件,并提出处理意见报学生工作部。
如果涉嫌违法的,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1.结伙斗殴的;
2.追逐、拦截他人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4.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三、学生打架受伤请求赔偿时效是多久
打架请求民事赔偿诉讼时效为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 第一千二百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学生在校外打架归谁管
221人看过
-
学校是否监管校外打架事件?
489人看过
-
学生暑假期间在校外打架学校担责吗
114人看过
-
学校如何应对在校学生在校外打架事件
200人看过
-
学校打架受伤报警有用吗,学生打架受伤学校赔偿吗
422人看过
-
校外学生打架算不算校园暴力
225人看过
-
在校生在校打架报警, 学生在学校里打架, 对方负责任吗? 学校怎么管福建在线咨询 2022-01-181,首先报警,然后向警方申请伤情鉴定,根据伤情鉴定结论确定对方的责任。 如果经过鉴定构成轻伤或以上,那么对方涉嫌刑事犯罪,可以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 学校以及学生投保的保险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2,可以要求对方进行民事赔偿,要求赔偿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护理费、财产损失等,如果构成伤残,还可以要求对方赔偿伤残赔偿金。费用金额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1),医药费。 医药费是根据医院诊断证明、正规医疗发票
-
学生在学校打架,校方可以拒绝该学生住校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9-18【第十条】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一)学生违反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二)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三)学生或者其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四)未成年学生
-
律师先生学生在学校打了架学校能开出学生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1高中生如果在学校期间发现未经同意外出,在外住宿、旷课、煽动和带头挑起事端,严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道德败坏,打架闹事,偷盗他人东西,吸烟、喝酒、赌博,造成不良影响的,学校可以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如果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根据《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
学生在学校打架学校罚款5000元合理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9-11未成年学生在校打架,构成住院,校方置之不理,可以向当地局反映。《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四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