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若犯罪分子在犯下诈骗罪后拒绝偿还债务,被害人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虽然刑事责任的承担并不能代替民事责任,但诈骗犯判刑后仍需还钱。
若犯罪分子在犯下诈骗罪后拒绝偿还债务,被害人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刑事责任的承担并不能代替民事责任,即使诈骗犯判刑后还是需要还钱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民 事 责 任 与 刑 事 责 任 的 关 系
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概念,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民事责任是指在民事关系中,违反合同、侵权或者不当得利等民事法律行为所应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而刑事责任则是指在犯罪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种。
虽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性质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点。首先,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都是法律对公民行为的规范,都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其次,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都具有救济性,即它们都可以为受害人或权利人提供一定程度的赔偿或救济。
在实际操作中,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之间也存在一些区别。民事责任主要针对民事纠纷,而刑事责任则主要针对犯罪行为。民事责任的形式也更为多样化,包括赔偿损失、停止侵害、恢复名誉等;而刑事责任则以刑罚为主,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
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概念,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救济方式,以维护公平、正义和秩序。
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概念,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救济方式,以维护公平、正义和秩序。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工伤怎么解决赔偿问题?
220人看过
-
短信诈骗赔偿问题
144人看过
-
诈骗罪的退赃问题与解决方案
302人看过
-
诈骗受害者该如何解决诈骗问题?
189人看过
-
网络金融诈骗罪的量刑问题怎样解决?
374人看过
-
赔偿问题在诈骗案中的判决方式
57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视频诈骗问题解决方案江西在线咨询 2024-11-14遇到诈骗行为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报警!如果在微信上遇到了诈骗,应尽可能地保存聊天记录和与诈骗者相关的所有信息,尽快赶到当地公安局报案。 2. 如果已经掌握了诈骗者的详细信息,比如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可以考虑去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但在起诉前,需要确保所掌握的信息准确无误。对于个人来说,这些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和家庭住址;而对于公司或企业来说,则需要提供企业名称
-
保险诈骗罪的问题要如何解决呢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8保险诈骗罪:(刑法第198条)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虚构保险标的”,是指投保人违背《保险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虚构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保险标的或者将不合格的标的伪称为合格的标的,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行为。
-
能否解决境外电信诈骗问题?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27在打击跨境电信诈骗案件中,虽然我们已成功破案,但仍然存在一些难题。如果当事人仅具有诈骗意图和行动,但未达到将大量财物据为己有的目的,那么他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反之,如果当事人有明确的诈骗企图并目标明确,即以涉及大量财物为第一要务,那么他也应该被判定有罪。 此外,在实施诈骗时,如果当事人使用了一系列非常规的手段,这些手段可能对社会公共秩序带来极大的破坏,就需要将其视为严重恶劣的犯罪行为。在这种
-
怎么解决社保被骗问题?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4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我国《关于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解释》的公告,明确了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