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诉讼赔偿范围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5 14:01:50 225 人看过

一、专利侵权诉讼赔偿范围有哪些?

专利侵权诉讼赔偿范围并无明确规定,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方式做了明确规定,分成了四个层次:

第一按照专利权人因为侵权所受到的损失确定。

第二若损失无法确定,则按照侵权人因为侵权所获得的利益。

第三损失和利益均无法确定,则按照该专利的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第四若损失、利益、使用费均难以确定,则根据专利类型、侵权行为性质和情节,赔偿1万到100万元。

二、专利权侵权民事赔偿纠纷的起诉流程是什么?

1、递交诉讼状

2、法院经审查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

三、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62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专利权侵权的赔偿问题,最好能够向人民法院提供侵权行为给自身造成的实际损失的相关证据材料,因为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只能由人民法院根据专利权的类型和专利侵权行为的情节,裁定赔偿标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5日 10: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专利侵权相关文章
  • 共同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诉讼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一、共同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诉讼的适用范围有哪些共同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诉讼的适用范围如下:1.共同侵权行为包括共同加害行为和共同危险行为,共同侵权行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2.共同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诉讼属于必要共同诉讼,全体共同侵权行为人为连带共同被告:(1)赔偿权利人起诉部分共同侵权人的,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共同侵权人作为共同被告;(2)赔偿权利人在诉讼中放弃对部分共同侵权人的诉讼请求,对被放弃诉讼请求的被告应当承担的赔偿份额(责任范围难以确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权人承担同等责任)其他共同侵权人免责(不再承担连带责任);同时,法院有释明义务,应当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法律后果告知赔偿权利人,并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情况在法律文书中叙明。对于共同侵权行为的被告必须一并起诉;放弃某一个被告即放弃了相应赔偿份额。二、共同侵权行为诉讼时效是多久共同侵权行为诉讼时效是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
    2023-11-01
    170人看过
  • 专利侵权赔偿的规则是什么?专利侵权赔偿标准有哪些?
    专利侵权赔偿规则是什么?一、全部赔偿原则全部赔偿原则,也称全面赔偿原则,是指侵权行为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大小,应当以其行为造成的财产的实际损失和精神利益的实际损害大小为依据,全部予以赔偿。全部赔偿原则要求民事主体的利益受到损害,致害方应当给予相当于损害价值的赔偿使之恢复到未受损益的情况下所应具有的状况。应用全部赔偿原则应当注意以下问题:1.要区分全部赔偿和全额赔偿的不同点。前者包含了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范围及数额,后者则只包括对财产损失的赔偿数额。也就是说全额赔偿包含于全部赔偿之中。对财产损失进行赔偿时,一般不考虑加害人的过错程度,而对精神损害进行赔偿时,则需考虑加害人的过错程度,即加害人故意或重大过失,是其承担较重的赔偿责任的重要依据。2.全部赔偿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行为人的行为所直接造成的受害人的财产减少;间接损失是可得利益的丧失。不论直接损失还是间接损失,都应给
    2023-04-29
    278人看过
  • 专利权的侵权责任范围
    专利侵权责任保险,是为被保险人(潜在的侵权人)所设计的一种责任保险,其保险标的主要是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我国《保险法》第50条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保险人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可以依照法专利侵权责任保险,是为被保险人(潜在的侵权人)所设计的一种责任保险,其保险标的主要是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我国《保险法》第50条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保险人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因此,在我国,专利侵权责任完全可以作为责任保险的一种标的予以投保或承保。依据包括我国专利法在内的各国法律,未经专利权人的同意侵犯了他人的专利权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也是专利侵权责任保险中,保险人所承担的保险责任。但由于各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有所差异,因
    2023-06-08
    92人看过
  • 专利侵权行为有哪些类型,侵犯专利权怎么赔偿
    一、专利侵权行为有哪些类型专利侵权行为,也称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是指在专利权的有效期限内,任何他人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也没有其他法定事由的情况下,擅自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专利的行为。专利侵权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3、许诺销售、销售专利产品的行为;4、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5、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专利方法直接得的产品的行为;6、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7、冒充专利的行为。二、侵犯专利权怎么赔偿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
    2023-04-18
    393人看过
  • 专利侵权的民事责任和赔偿范围探讨
    关于专利侵权如何赔偿的问题,专利法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按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可看出,确定专利赔偿数额的方式是有顺序的,应先以专利权人实际损失为标准,难以确定时,再考虑侵权人的获利,都难以确认时,最后采用法定赔偿标准。如果有证据证明权利人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利高于法定赔偿标准的,一般依据原告的证据来确定赔偿数额。专利侵权会败诉吗1、专利侵权是否会败诉,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主要看原告能否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被告是
    2023-07-05
    289人看过
  • 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有哪些
    《商标法》第五十六条,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1)注册商标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为限。即注册人使用的商标应当与核准注册的商标在文字、图形、组合或其他构成要素上相一致,不得自行改变其注册商标。如果使用的商标与核准注册的商标不一致,会导致两个法律后果:一是不受商标法保护;二是有可能侵犯他人的商标权。(2)注册商标专用权,以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商标权人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应当和国家商标局核定使用的商品相一致,否则有可能造成和上述同样的法律后果。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是指商标权人有权禁止他人在与其核定使用的相同商品或者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其核准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标。简而言之,商标权的保护范围就是商标权人行使禁止权的范围,它不同于商标权人的权利范围。为有效保护商标权,各国商标法通常都规定,注册商标的保护范围要大于注册商标的权利范围。商标权的
    2023-06-23
    194人看过
  • 专利诉讼的受理范围
    一、专利诉讼的受理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人民法院受理下列专利纠纷案件:1、专利申请权纠纷案件;2、专利权权属纠纷案件;3、专利权、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件;4、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5、假冒他人专利纠纷案件;6、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费纠纷案件;7、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奖励、报酬纠纷案件;8、诉前申请停止侵权、财产保全案件;9、发明人、设计人资格纠纷案件;10、不服专利复审委员会维持驳回申请复审决定案件;11、不服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决定案件;12、不服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实施强制许可决定案件;13、不服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实施强制许可使用费裁决案件;14、不服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行政复议决定案件;15、不服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行政决定案件;16、其他专利纠纷案件。二、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1、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
    2023-04-14
    264人看过
  • 专利侵权怎么赔偿,有哪些赔偿方式?
    1、根据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计算。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2、根据被侵权人因为侵权而受到的损失计算。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可以根据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因侵权所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3、根据专利许可费的倍数确定赔偿数额。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1至3倍合理确定赔偿数额。4、法定赔偿。没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明显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一般在人民币5000元以上30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最多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侵权类型有哪些?1、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直接侵权。直接侵权是指行为人直接
    2023-05-07
    73人看过
  • 专利权保护范围与间接侵害专利权
    ——北京英特莱特种纺织有限公司诉北京新辰陶瓷纤维制品公司案案例简介判决书字号一审判决书: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2)一中民初字第3258号二审判决书: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3)高民终字第503号案由概述北京英特莱特种纺织有限公司(下称英特莱公司)是ZL00234256.I号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权人。2001年9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该专利出具的《实用新型检索报告》初步结论为:全部权利要求1-10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有关新颖性、创造性的规定。英特莱公司2001年9月6日申请北京市昌平区公证处公证取得北京新辰陶瓷纤维制品公司(以下简称新辰公司)制造的防火卷帘产品样品。英特莱公司认为被告产品侵害其专利权,诉至法院。一审案件事实及证据刘学锋于2000年4月28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名称为全耐火纤维复合防火隔热卷帘实用新型专利。2001年3月1日获得授权。2001年5月28日,经国家知识产
    2023-06-07
    431人看过
  • 专利侵权范围包括什么
    法律综合知识
    专利侵权包括发明、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根据《专利法》第五十九条,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
    2024-04-24
    375人看过
  • 专利侵权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怎么规定的
    一、专利侵权行为的侵权特征1、侵害的对象是有效的专利。专利侵权必须以存在有效的专利为前提,实施专利授权以前的技术、已经被宣告无效、被专利权人放弃的专利或者专利权期限届满的技术,不构成侵权行为。专利法规定了临时保护制度,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的应支付适当的使用费。对于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使用发明而未支付适当费用的纠纷,专利权人应当在专利权被授予之后,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2、必须有侵害行为,即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侵害他人专利的行为。3、以生产经营为目的。非生产经营目的的实施,不构成侵权。4、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即行为人实施专利的行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又无法律依据。二、专利侵权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专利行政诉讼案件系指不服专利行政管理机构所作决定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包括:当事人因不服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维持驳回专利申请的复审
    2023-03-02
    490人看过
  • 商标侵权损失的赔偿范围,侵权行为有哪些
    一、商标侵权损失的赔偿范围商标侵权损失的赔偿范围如下:1.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2.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3.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4.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损失难以确定,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二、商标侵权行为有哪些商标侵权行为如下: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4
    2023-06-25
    163人看过
  • 专利侵权纠纷的途径及与专利侵权诉讼有关的问题有哪些
    专利权的保护是整个专利制度的核心和目标,专利一经授权就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他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制造、使用、销售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专利方法,或者为制造、使用和销售的目的进口专利产品或者依专利方法所直接获得的产品否则将构成专利侵权。解决专利俊权纠纷的途径专利权人发现侵权行为后,就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制止侵权行为,并就所受损害的程度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制止侵权行为和要求赔偿的途径大致有三种形式可供选择:一是协商解决即专利权人与侵权行为人之问通过协商的办法解决协商解决是在侵权行为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专利权人已经掌握了一定证据如在市场上买到侵权产品或者得到侵权产品的销售广告和说明等,初步认定侵权行为成立,侵权行为人和专利权人都同意协商解决为前提而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协商解决的办法解决专利纠纷最后所实现的结果大致有三种情况①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并赔偿专利权人的损失②双方签订许可协议,使侵权使用转为合
    2023-05-05
    351人看过
  • 侵权专利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和职责有哪些
    一、侵权专利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和职责有哪些侵权专利诉讼代理人的权利是:在法定或是委托的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诉讼行使代理权,享受被代理人在诉讼中的权利。侵权专利诉讼代理人的职责有:1.为被代理人的利益实施代理行为;2.必须在代理权限内实施诉讼行为;3.亲自代理的义务,除非经被代理人同意或有不得已的事发生,不得将代理事物转托他人代理;4.报告事务,代理人应将处理诉讼事物的一切重要情况告知被代理人;5.保密义务。二、侵权专利诉讼代理人起诉的有效期侵权专利诉讼代理人起诉的有效期是3年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
    2023-11-19
    139人看过
换一批
#专利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专利侵权是指行为人没有经过专利权人的许可,以生产经营或者谋取一定的利益为目的,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他人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 1、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 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销售、许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的... 更多>

    #专利侵权
    相关咨询
    • 专利侵权诉讼时效是多久, 怎么计算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如何认定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08
      专利纠纷时效: 根据《专利管理机关处理专利纠纷办法》中规定,请求专利管理机关处理专利纠纷的时效为2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之日起计算。所谓“得知”,是指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确切发现和知道其权益受到侵害。 所谓“应当得知”,是指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确实不知道其权益已经受到侵害,但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可以推定其应该知道的情况。如侵权产品的公开销售和使用;专利公报已将他人申请专利
    • 专利诉讼赔偿金额确定标准专利诉讼专利侵权赔偿标准
      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13
      专利侵权诉讼的赔偿金额一般根据侵权人的利润确定。但侵权人的利润不能确定,双方可以协商赔偿金额,协商不一致,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专利权具有哪些保护范围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0-14
      专利法规定,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其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按照专利法规定,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应当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清楚、简要地表述请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包括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其中独立权利要求应当从整体上反映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其技
    • 侵犯专利权如何诉讼赔偿?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18
      专利权人在发现侵权人侵犯其专利权后,先收集证据,包括专利权属证据、存在证据、额证据等,然后向侵权行为地、被告所在地等相关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十条、第六十五条规定:
    • 专利侵权行为中的过错责任有哪些范围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04
      依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销售或使用者只有符合“不知道”且“来源合法”时,才可以免除赔偿责任,但仍然构成侵权,应承担停止侵害和消除影响的责任。也就是对善意的销售或使用者来说,停止侵害和消除影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赔偿则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但这种混合原则的使用范围不能延及制造或进口专利产品的行为。过错不是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在确定行为人的侵权责任时,对停止侵权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而赔偿损失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