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约定保证方式计算保证期间的方法由双方当事人约定。如果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法律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保证合同中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担保人承担责任期限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
未约定保证方式,保证人要还钱吗?
一般地,双方约定担保合同的,需要说明约定的保证方式,但实践中有些人因为担保双方的关系密切,在确定担保合同时往往不说明担保方式,等到负担债务的被担保人还不起钱了,双方才意识到保证人该不该还这笔钱的问题。
法律上明确规定了,被担保人和保证人未约定保证方式的,将会被推定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所以这个时候被担保人,即所谓的债务人债务到期了,但是已经无力还款等的,那么债权人找到保证人还款的,保证人即需要积极履行还款义务。
事实上许多人在做保证人时并不清楚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的区别,其实这两者有相当大的区别,不过尤其注意以下两个不同:
一、先诉抗辩权
1、一般保证:有先诉抗辩权
具体而言,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可拒绝承担保证责任。即还款期限届至后,债权人如果没找债务人先行主张还款的,并且还没有经过诉讼程序追讨债款的,那么就不能直接找保证人主张还款。
注意以下几个不得行使的情形:
(1)债务人住所已经变更,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债务人下落不明、移居境外,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2)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的破产案件,在中止执行程序;
(3)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了先诉抗辩权。
2、连带保证:无先诉抗辩权
保证人承担连带保证义务时,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也就是说,债权人主张还款时,债务人和保证人谁都可以找,没有先后之分。
二、诉讼地位
1、一般保证
债权到期债务人不履行还款义务的,债权人将债务人和保证人一并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将债务人和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2、连带保证
在债务到期时,债权人可将债务人或保证人作为被告提起诉讼,也可将债务人或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并且没有先后之分。
最后,事实上有些人以为未约定保证方式,保证人即可以免除保证义务,其实这种想法完全不正确。如果被担保人和保证人未约定保证方式,而保证人又拒绝还款的,债权人可以积极将双方或是只找还有还款能力的一方去法院起诉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
两个保证人未约定保证方式怎么办
378人看过
-
双方未约定一般保证期间的怎样确定保证期间
424人看过
-
没有约定保证期间怎么算保证期间?保证期间的特点
330人看过
-
未约定保证方式保证人要还钱吗?
394人看过
-
担保未约定保证方式法院会怎么判
120人看过
-
未约定保证方式,保证人能免除保证义务吗
141人看过
保证方式是保证人在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时所采取的一种保障行为。根据不同的标准,保证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根据保证人的责任范围,保证方式可以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此外,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 更多>
-
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方式有哪几种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17未约定保证方式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规定,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
-
-
-
担保未约定保证方式法院会怎么判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25一般按照以下原则: 1、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人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承担保证责任的,视为一般保证。 2、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承担保证责任,且根据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本意推定不出一般保证责任的,视为连带保证责任。 担保是指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双方约定,为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实现债权人的权利的法律制度。担保通常由当事人双方订立担保合同。担保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