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应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
建立独立的单位犯罪刑事责任体系
鉴于目前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所规定的,以两罚制为主,以单罚制为辅的刑罚制度所存在的严重缺陷与弊端,笔者认为,要适应打击单位犯罪的客观需要,真正彻底贯彻罪责自负、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就应当建立独立的单位犯罪刑罚体系。
1、改革目前的刑罚结构
刑罚结构主要有适用于自然人犯罪的刑罚和适用于单位犯罪的刑罚。目前我国的刑罚体系中,适用于自然人犯罪的刑罚制度比较完整。但适用于单位犯罪的刑罚制度尚欠独立与完整。面对复杂多样的单位犯罪,却没有完整的、与不同犯罪相适应的刑罚措施,这使我们现行刑罚结构显得有有失均衡、厚薄不平之感,也显得现行刑罚的不科学、不完整。所以,必需改革目前的刑罚结构,以使无论是自然人犯罪还是单位犯罪,均能按照犯罪程度的不同而承担不同刑事责任,从而受到不同程度的相应的刑罚措施的惩罚。这就要求建立独立的单位犯罪刑罚制度,要改变目前单位犯罪刑种单一、刑罚不力的局限。
首先,在刑罚制度上,对单位犯罪一律适用两罚制,取消单罚制。因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单位,其本身的无生命状态,决定了它必然是自然人组合而成。只有具备不同职能的自然人的集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组织体——单位。所以,单位犯罪,必然不能与其组成部分——自然人的犯罪意志与行为相脱离。但单位犯罪与单位成员的犯罪,并不是并行的,不应认作为实际上一个犯罪(法人犯罪)两个犯罪主体(法人和作为法人构成要素的自然人),两个刑罚主体(在两罚制的情况下),或者一个刑罚主体(在单罚制的情况下)。就如同一个完整的人的躯体不可能与其手臂平行构成两个主体,手臂只是躯体的组成部分,归属于躯体。而单罚制下的单位犯罪,对犯罪主体的单位不加以处罚,却对单位的主要责任人员或直接负责的责任人员加以处罚,犹如不施于人的躯体却断其手臂一样的不合逻辑。刑法中可以将适用单罚制的几类单位犯罪改为自然人犯罪加以处罚。
其次,针对单位犯罪的谋利特点,对单位犯罪处以剥夺利益为主要惩罚的财产刑——罚金刑为主是正确的。但鉴于目前罚金刑的种种缺陷,应对罚金刑进行改革,如:(1)将罚金刑从附加刑种移入对单位犯罪的主刑。单位犯罪作为一类重要的犯罪,只使用一附加刑,罪与刑严重不相符,明显显得刑罚不力,威慑不够。(2)加大单位犯罪罚金刑的数额。对一般的单位犯罪,罚金刑应数倍于犯罪所得,如可达五倍;对于严重的单位犯罪,罚金刑可罚至犯罪单位倾家荡产,使其再无犯罪能力,也显示出罚金刑的震慑力。(3)对罚金刑的数额要具体化并趋向稳定。在刑法中要规定罚金刑的上限、下限,在具体单位犯罪中也要规定一个裁量幅度或具体数额。
再次,应在刑法总则中建立单位累犯制度以及自首、立功、数罪并罚等规定。单位作为一个人格化的社会系统,它有意识和意志,对屡犯之罪的(只能是故意),应适用有关累犯的规定。同样,单位犯罪后,也完全有可能因其认识的提高,而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交代自己的全部罪刑并接受司法审判,并以数倍之多挽回损失或揭发、检举其他单位和合作单位或个人。当然这必须是以单位的名义,体现真正的单位意志下的行为。对于单位犯数罪的情况下,也应对单位适用数罪并罚,对单位在罚金总额以下,数刑中最高金额以上,决定执行罚金数额。对于直接责任人员参与其中数罪的,在总和刑期以下,数罪中最高刑期以上,决定执行刑期。对于单位犯数罪,但单位直接责任人员未参与数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不得数罪并罚。
最后,应对单位犯罪的追诉时效加以确定,不能因单位犯罪主要被判罚金刑而对单位犯罪进行无限期追诉。单位犯罪的追诉时效,可以根据犯罪单位中直接责任人员可能被判处的最高刑期来确定。这样,即使单位被依法破产解散、关闭或转制,只要在追诉时效内,仍应对其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2、增设和完善单位犯罪的刑种
法国1992年7月22日通过,1993年9月1日生效的刑法典中,除了在一般条款中规定了法人犯罪双罚制外,还专节规定了适用法人的刑罚,除了对法人判处罚金刑外,还创造性地规定了(1)解散;(2)永远禁止或5年内禁止从事某一项或者若干职业的或社会的活动;(3)5年之内置于司法部门监视下;(4)彻底关闭或5年之内关闭企业或企业内部的部门;(5)永远或5年之内不得进入公共市场;(6)永远或5年之内禁止公开募集资金;(7)5年之内禁止签发支票或使用银行信用卡;(8)没收用于或者准备用于实施犯罪行为的物品及非法所得物品;(9)通过新闻媒介公布判决。这些规定的优点是(1)彻底贯彻了法人犯罪双罚制原则;(2)立法缜密,惩治措施齐备;(3)将一般认为是非刑罚的处罚方式作为法人犯罪的刑罚,有利于实现刑法的威慑与制裁目的;(4)不同情况不同处理,既考虑到对犯罪法人的追究,又考虑到某些特定法有公务活动的继续进行。
借鉴于《法国刑法典》对法人犯罪详备的规定,不妨对我国单位犯罪的特点设置以下刑种:
(1)刑事破产。针对情节特别严重的单位犯罪,按刑法规定,强制将犯罪单位解散或关闭,剥夺其全部权利,没收其全部资产。理由是:第一、当自然人犯罪情节或危害达到法定程度时,刑法可以对其判处死刑,剥夺其生命。那么,对于单位这样一个具有生命的人格化的社会系统来说,在犯罪造成的危害程度达到与自然人应判死刑的程度相对等时,对单位犯罪同样可以判处其死刑,剥夺其生存的资格。这也是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需要。第二、对于主观恶性深,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单位,只有将其强制解散,才能达到惩治犯罪并警示其他单位。因此,对单位(法人)犯罪,有必要使用生命刑,利用生命刑最强烈的威慑效果,可以对法人犯罪达到最有效的一般预防目的。第三、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体现。对于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极大的单位,只有取消其生存的资格,才能足以弥补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同时,也防止其再次犯罪,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刑事破产对于单位犯罪来讲,就象是死刑对于自然人,是最严厉的刑罚,它不仅涉及到单位的消亡,而且直接关系到单位内部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并可能导致大量工人因单位的解散而失业,此外,单位的债权、债务、对外的各种业务关系及下属组织等,都是相当复杂的问题。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对单位刑事破产一定要从严掌握:第一,该刑罚只能针对罪大恶极,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单位适用;第二,对多次犯罪、经刑事处罚仍不思悔改,其他刑罚措施不足以防止再犯可能的犯罪单位;第三,单位成员有一半以上积极参与犯罪活动,是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并且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且无法弥补、无法挽回;第四,对罪该刑事破产的单位犯罪案件,应适用自然人犯罪被判死刑的审级程序审理。
(2)罚金。在对单位犯罪的刑罚体系中,罚金刑应作为主要刑种,而不能象自然人刑罚体系中那样居于附加刑的位置。在就罚金的规定中,刑法各地执行的标准各异,甚至出现同样罪行会判出相去甚远的罚金数额。无限额的罚金若超出受刑单位的承受能力,也会使得判决无法执行而成为一纸空文。
(3)资格刑。资格刑是指根据单位所犯罪行,依法永远或在一定期限内剥夺单位从事某项或某几项业务活动的权利。法人犯罪作为法人的一种活动,无疑都借助了法人的资格和权利。如果在法人犯罪之后,剥夺其与犯罪有联系的那部分法人资格的法人权利,法人就无法再运用这些资格和权利进行犯罪,从而根除了法人再犯罪的可能性。所以当在单位屡屡凭借某项职权或业务进行犯罪后,将该项与犯罪活动始终有密切联系的职权或业务依法予以剥夺,不仅作为惩罚会给犯罪单位留下刑罚的痛苦,且断绝其再犯的可能,起到特殊预防的作用,同时也会因此而震慑其他单位,防患于未然,起到较为积极的一般预防的作用。
资格刑作为一种较为严厉的刑罚,在实践中要慎重运用。一是剥夺某项资格或权利的内容应根据单位犯罪的特点、性质来定,不能不加分析任意剥夺。二是剥夺资格与权利的严厉程度应根据单位犯罪的情节而定,一般宜在短期如三年内剥夺从事某项业务活动。如不是情节恶劣、多次利用同一权利进行犯罪,经追究刑事责任仍不思悔改,一般不宜适用永久剥夺单位的某项权利。三是剥夺权利范围应有限制。只能对单位犯罪中经常起主要作用的某项权利进行剥夺,不可剥夺企业的全部权利,否则,就等于判处单位死刑。剥夺权利也应包括单位的部分财产权,没收单位用于犯罪的资金、工具等。
3、建立单位犯罪的非刑罚体系
刑事责任除了以刑罚为主要表现形式外,还应包括非刑罚措施作为刑罚的补充。完善单位犯罪的非刑罚体系,是针对那些虽应认定有罪,但犯罪情节轻微,无需加以刑罚处罚即能惩治犯罪,弥补其所造成的社会危害的单位犯罪。也是当代刑法改革严格收缩法定刑罚圈的反映。
严格收缩法定刑罚圈,是指尽管行为构成了犯罪,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决定对犯罪行为的反应方式时,严格控制对犯罪行为适用刑罚的条件,在能不适用刑罚,采用其他非刑罚处理手段也能达到预防和控制犯罪的目的时,即排除刑罚的适用,改用非刑罚处理手段。在当前单位犯罪日趋严重的现实情况下,既要预防和惩治单位犯罪,又要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单位犯罪仅有刑罚手段是不能满足上述目的之需要的,还应该建立单位犯罪的非刑罚体系,这样,才能根据单位犯罪的不同类型、不同情节、不同的社会危害程度,让犯罪单位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建立非刑罚体系的主要途径:
(1)规定单位犯罪的免刑制度
免刑制度可以作为有罪必罚的刑法原则的例外。行为人只要具备法定的免除处罚的情节,尽管其行为仍然构成犯罪,法院只能定其有罪而宣告免除刑罚处罚。如《法国刑法典》第132-58条规定:在轻罪方面,或者除第132-63条及第132-65条规定之场合外,在违警罪方面,法院在宣告被告有罪并在必要时作出没收有害物或危险物的判决后,得免除被告其他任何刑罚。关于免除刑罚制度,《法国刑法典》中第60条、第23条、第24条也均有规定。
我国刑法第32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分,但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分。
笔者认为,对于单位犯中,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单位,采取免予刑事处分附加措施是必要而可行的。对于一些轻微的单位犯罪,虽可不判处刑罚,但对其的犯罪行为,仍必须由法律给予否定的评价,即必须认定为犯罪。免刑措施正是能发挥该功能的一种方法,同样也能对犯罪单位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
(2)规定单位犯罪的非刑罚措施
我国刑法第32条是指对依法被确定有罪的罪犯不适用刑罚,而采用刑罚以外的不具有刑事制裁性质的手段予以处分。它可适用于免除刑罚的情节的罪犯、罪行轻微的罪犯等。如美国的审前考察监督和缓刑监督即法官对被告的犯罪行为作有罪宣告,但不判处刑罚,规定考察期,在此期限内受有罪宣告人必须在缓刑监督官的监督下遵守特别义务,如表现良好,期满后则不对其适用刑罚。目前,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均实行了这种缓刑监督制。这对于我国建立单位犯罪非刑罚体系也是可以借鉴的。
我国刑法第32条中,规定的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几种方法作为对免除刑罚的犯罪单位的处理措施,同样可以用来达到教育和预防单位再犯罪目的,对单位的约束作用也是巨大的。
此外还可以将停业整顿列入对单位犯罪的非刑罚措施之中。停业整顿是指人民法院对于犯罪情节比较轻微,造成损失不大,且属于初犯的犯罪单位所作出的在一定期限内停止业务活动,内部进行整顿的处罚。
停业整顿本属于一种行政处罚措施,将其提升为非刑罚措施,可以一方面对犯罪单位宣布有罪,另一方面又给予较宽缓的处罚,这样即达到教育单位的目的,又可通过整顿,使犯罪单位尽快走上正常的生产经营轨道,不致因犯罪受罚而影响企业发展。
非刑罚化对传统的报应性刑罚提出了根本挑战,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固守的有罪必罚的报应观念,推动社会对于犯罪和罪犯的态度的改变,同时也节约了国家刑罚资源的投入,使现代社会对付犯罪的反应方式趋向多样化的同时更趋向人道、文明、经济的选择。
我国刑法虽规定了一些非刑罚处罚制度,但在立法上,未能就此形成系统,单位犯罪中更未能涉及。非刑罚处理方法,虽不具有刑罚性质和作用,但它对伸张正义,保护合法权益,教育犯罪单位,衔接、协调各部门法,妥善处理问题都有重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非刑罚的处理方法是刑罚的必要补充。在查处单位犯罪的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非刑罚处理方法,避免和克服两种倾向:一是对于犯罪情节的轻微,本可以使用非刑罚处理方法,作了无罪处理;二是对于罪该处刑的单位犯罪,以非刑罚的处理方法代替刑罚处罚。
正如边沁所言,刑罚既是一种必要之恶,又是一种强制之恶,一种恐惧之恶,一种有意施加的痛苦。刑罚也是刑法规定的对犯罪人所适用的以最为严厉的强制性方法限制或剥夺其一定权益,以教育改造犯罪人,预防其重新犯罪的一种社会自卫手段。针对单位犯罪覆盖率广,社会危害大,犯罪类型多等特点,为有效遏制单位犯罪,对于单位犯罪在刑法中增设解散单位、停止营业,禁止从事某一种或同种职业或社会性活动等刑事责任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笔者认为,对于单位犯罪,我们也应转换刑法思想,革新刑事政策,调整社会对单位犯罪反应方式的结构,无疑是一次重要选择。应对不同侵害性质和危害程度的单位犯罪,实行区别对待,该重则重,该轻则轻,对于性质、情节和后果都比较轻微的犯罪则尽量不用刑罚手段予以调整。这样,我们才能以最少的刑罚投入达到最大的控制和预防单位犯罪的效果,从而完善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制度,真正体现罪——责相符的刑法原则,并使之真正起到遏制单位犯罪、惩罚单位犯罪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人民法院)
来源:中国法院网
《刑法》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三十一条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单位行贿罪应该怎么追究刑事责任
82人看过
-
单位犯罪应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346人看过
-
单位犯罪怎样追究刑事责任
321人看过
-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追究
149人看过
-
单位犯罪追究刑事责任方式是什么?
250人看过
-
单位犯罪或累犯,能否追究刑事责任
333人看过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或多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且刑法明文规定单位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 更多>
-
单位犯罪应该如何追究刑事责任天津在线咨询 2023-02-03单位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应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
-
单位犯罪应怎样追究刑事责任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4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侵占罪(即刑法中的职务侵占罪)数额较大标准,以5000元-20000元为起点。侵占公司、企业财物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侵占公司、企业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刑法》第二
-
单位犯罪应如何追究刑事责任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201、单位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应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
-
单位犯罪犯罪应如何追究刑事责任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14详见刑法关于职务侵占罪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
单位犯罪应如何追究刑事责任?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031、单位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应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