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况有哪些?1、向对方主张权利。包括向用人单位或上级机关投诉,向对方发出律师函。举例来说,员工对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不服,向用人单位(或上级领导机关)提诉是正当理由。员工对用人单位(或上级领导机关)重新答复不服,申请仲裁的,重新答复的时间视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详见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关于临时工用工形式是否存在的请示》的批复)。2、已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如果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请求调解的,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三、对方同意履行义务。也就是说,如果对方承诺在某个时间履行义务,就要收集能够证明对方承诺的证据,比如录音取证。4、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仲裁时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经贸委、公安部、全国总工会《关于认真贯彻劳动法,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通知》)。比如投诉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没有法定代理人。五、撤诉案件时效起算时间。当事人撤销诉讼或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撤销诉讼处理的案件,当事人就同一仲裁请求再次申请仲裁的,只要符合受理条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再次立案审理,申请仲裁时效从撤销诉讼之日起重新开始计算(劳动部办公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撤销诉讼的批复》)。6、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未发出书面通知的期间。用人单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四项解除劳动合同,与劳动者发生争议的,劳动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期限应当自收到解除劳动合同书面通知之日起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期限应当如何计算的批复),自2004年7月29日起施行)。
劳动仲裁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1.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3.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协议无效:
(一)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三)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工伤劳动仲裁时效是多久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有什么
484人看过
-
劳动仲裁中断时间和中断几年的时效一样
241人看过
-
符合仲裁时效中断情形的有
57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区别有哪些,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
123人看过
-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有哪些中断情况
475人看过
-
欠条中断诉讼的情形有哪些
160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劳动仲裁要多长时间,劳动仲裁中断的情形有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18根据劳动争议仲裁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
-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中止怎么处理辽宁在线咨询 2022-02-2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二条“当事人能够证明在申请仲裁期间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客观原因无法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申请仲裁期间中止,从中止的原因消灭之次日起,申请仲裁期间连续计算。”第十三条“当事人能够证明在申请仲裁期间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申请仲裁期间中断:(一)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二)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三)对方当事人同
-
劳动争议反诉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25《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
-
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是多久,什么情况下劳动仲裁时效的中断和中断?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30一般情况下,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是一年,但有两种情形会导致仲裁时效的延长,即仲裁时效的中断和中止。 (一)仲裁时效中断 仲裁申请期间中断是指在仲裁时效期限内,因发生法定事由,而使已经经过的仲裁申请期间统归无效,待中断事由消除后,仲裁申请期间重新计算。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
-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中断情形有哪些,医疗事故诉讼时效中断有哪些情形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6医疗事故诉讼时效中断情形: (1)权利人起诉。向法院提起诉讼是权利人主张权利的最有效、最典型的方式,起诉是诉讼时效中断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向法院起诉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向卫生行政部门等医疗事故处理机关申请也能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断; (2)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提出请求,要求其履行义务,这也是实践中比较普遍的诉讼时效中断的原因之一; (3)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义务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权利人表示同意履行,也